陳國良是中國當代傳奇紫砂壺製作大師,1972年18歲入宜興紫砂工藝廠工作,在紫砂行業耕耘了50多年。 過去的50年,可以說是陳國良分享紫莎命運的半個世紀,他始終保持著對紫莎生產的熱情和執著,以及不斷探索和創新的精神。
陳國良1954年出生於中國“紫沙之鄉”江蘇宜興。 十幾歲時,陳國良在東坡文化的影響下長大,經常聽古龍窯旁的習傳說,這為他日後從紫沙創作中汲取靈感奠定了基礎。 1972年,陳國良進入紫沙工藝廠,首先從事花盆等簡易器皿的生產。 20世紀80年代,陳國良開始轉型為更複雜的紫砂盆創作。 這期間,他選擇跟隨紫沙大師何道鴻學習,受益匪淺。 後來,他回到紫砂工藝廠,擔任年輕一代的導師,將自己豐富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一代。 在教學的過程中,陳國良也在不斷總結和昇華自己的製壺技藝。
陳國良是乙個勤奮好學的人,他不僅掌握了紫砂製作技藝,還通過學習古典文學、書法、繪畫等方式提高了修養水平,這為他的紫砂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 陳國良的作品不僅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而且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創新。 他善於從大自然和生活中的小事中汲取靈感,並將它們轉化為獨特的作品。 比如,他曾經以《金錢之歌》的形象,創作了一部極具挑戰性的同名作品。 在創作過程中,陳國良表現出了非凡的毅力,歷經三個月的時間,終於將這個想法完美地呈現在心中。
成功後,陳國良並沒有固步自封,而是保持謙虛謹慎,繼續前行。 他把自己比作“過客”,一直致力於為紫沙藝術開闢一條新路。 熟悉陳國良的朋友都知道,他每天經常坐在泥凳前,以青春的心態和創作熱情投身紫砂世界。 他一生所追求的不僅僅是名利,更是如何讓自己的紫砂作品更加精緻賞心悅目。這種對名利漠不關心、對藝術執著的精神,令人肅然起敬。
陳國良一生屢獲殊榮,曾獲得“中國紫砂藝術名人”、“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等榮譽稱號。 但更讓他引以為傲的是,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他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陳國良帝”薄胎紫砂,被譽為“薄胎第一人”,將薄胎紫砂推向了乙個新的高度。 陳國良用自己的一生,完美地詮釋了乙個工匠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和不懈探索的精神。 他在當代中國紫沙藝術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他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追隨者在傳統與創新之間尋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