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於去年9月全網掀起的“國產熱潮”,2023年成為眾多國產品牌的關鍵轉折點。
大家都在移動網際網絡時代加快步伐,品牌前景越來越好。
不過,也有這樣乙個擁有37年歷史的老牌國產品牌,在這一年裡經歷了一段艱難的時光。
去年1月,江蘇隆力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遭遇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當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關注財經時事的讀者朋友想必記憶猶新。
據當時報道,由於涉嫌非法集資,該公司董事長徐志偉被蘇州**取保候審,超過15億元股權被凍結半年。
此後的一年裡,關於隆力奇的新聞不時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但都是負面的。
比如去年2月,位於廣州的隆力奇亞洲運營中心空無一人,數百家分店和門店紛紛停業,因此該公司的經營情況顯然不容樂觀。
而就在今年春節前一周,隆力奇又來了。
其占股比例超過65%的化妝品子公司被迫支付9740萬元,公司董事長為許誌偉之子許小平。
如果你屬於80後或90後群體,那麼相信你對“隆力奇”這個名字一定很熟悉。
即使你沒有親身使用過相關產品,你也一定還記得20年前央視上鋪天蓋地的隆力奇廣告。
在隆力奇近40年的品牌歷史中,“蛇油護膚品”一直是公司當之無愧的搖錢樹。
巔峰時期,為隆力奇創造了78億元的年收入。
作為“選秀之始”青年歌曲大賽的獨家冠名贊助商,隆力奇在央視享受了兩個月的直播**,燒了巨資獲得人氣,可見富豪。
隆力奇這個有著悠久品牌歷史、深受大眾歡迎的日化行業巨頭,為什麼會走到涉嫌違法犯罪的地步?
在踏入雞毛的尷尬境地之前,隆力奇也寄予厚望。
一度成為在日化領域突破國外企業圍剿的最具前途的國產品牌。
這樣的地位可不是憑空而來的,徐志偉剛開始創業的時候,一雙肉手彷彿真的有魔力。
劉宗元在唐代的《捕蛇人說》,耗盡了捕蛇團的苦澀和無奈。
為了賺更多的錢謀生,窮家子弟不得不冒險抓蛇,弄膽子。
一家三代人都因為乙個失誤而喪生,令人尷尬。
而年輕時的許誌偉,和劉宗元的捕蛇人江一樣。
80年代初,為了盡快改善家庭條件,出身木匠的徐志偉決定轉行,成為一名捕蛇人。
每天凌晨四點,我就要出去抓蛇,回到家後,我就把蛇膽乙個乙個地拿來,把蛇剝皮,賣給來村里收貨的中藥商換錢。
不過,比起老祖宗只懂得單打獨鬥的捕蛇人,許誌偉顯然要聰明得多,也更善於利用資源。
手裡有了些積蓄後,許誌偉在附近的村鎮組織了一支“捕蛇隊”。
村民抓蛇技能培訓迅速擴大規模,蛇膽、蛇皮、蛇肉等系列產品的產量也大幅增加。
產量得到保證後,徐志偉不再像以前那樣等待中間商收貨。
相反,他們開始主動進城,與產業鏈下游的精細加工商進行推廣和建立合作關係。
1986年,徐志偉的“蛇業公司”在江蘇常熟成立。
這家當時只有40名員工的小公司,就是日化巨頭隆力奇的前身。
在傳統的捕蛇行業中,最賺錢的行業不超過兩個。
首先是賣蛇膽。
涼蛇膽作為中藥中極為珍貴的藥材,具有驅風除濕、清涼提亮的作用,天然蛇膽一直很有價值。
二是蛇皮的銷售。
蛇皮除了加工成中藥材外,還可用於製作樂器的振膜,如二胡、精胡、蛇皮鼓等。
但除此之外,蛇肉在蛇體中佔比最大,並沒有產生太多的經濟效益。
事實上,除了少數幾種毒蛇外,大多數蛇肉都是可以食用的。
比如今年的《鹽胡椒王蛇》,以《花》聞名,據說味道不錯。
但事實上,在80年代,即使吃蛇肉不違法,人們也無法忍受對蛇的“厭惡”。
敢咬舌頭的人還是少數,常熟出產的蛇肉,大部分最終都成了農民堆肥的原料。
還有一小部分蛇肉漂洋過海來到日本,被加工成一種叫做“蛇粉”的護膚品,賣得很貴,但也賣得很好。
當時因為日本人願意花**買蛇肉,所以大部分中國蛇企都願意出口,但徐志偉的腦子轉得很快:
我們也可以嘗試生產這種蛇粉嗎? ”
正是這個理念,幫助徐志偉實現了產業公升級,乙個在江蘇土生土長的日化巨頭即將嶄露頭角。
1995年,徐志偉的蛇公司終於突破了研發的瓶頸。
推出自己的蛇油系列保健品,蛇油護手霜、蛇粉、蛇油軟膏一應俱全。
當時,中國市場上從未有過蛇類衍生的保健品。
徐志偉的蛇油系列一經推出,立即引起了消費者的極大興趣。
僅在1995年,徐志偉公司年利潤就接近1200元,徐老闆當之無愧地被譽為“中國蛇王”。
也是在這一年,蛇公司完成了股權改制,“隆力奇”生物科技正式成立。
英文名隆力奇也清楚地表明了許誌偉的野心:
變得富有,並保持富有。 ”
從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年是電視廣告效率最高的時期。
由於人們獲取資訊的渠道仍然相對有限,因此該頻道的收視率極高。
而這也意味著,只要品牌願意在電視廣告和營銷上投入大量資金,就一定能夠獲得知名度,而徐志偉對此深諳此道。
自2004年以來,隆力奇連續三年獲得中央電視台廣告部稱號。
牢牢“占領”央視**時期日化產品的廣告空間,為品牌做**。
僅僅搶占廣告空間是不夠的,要想提高廣告片的效率,就要選擇合適的品牌形象代言人。
千禧年後誰最受歡迎?
男明星不是別人,正是飾演《金粉家族》的陳坤,最有潛力的女演員是因為《永遠幸福》而走紅的唐燦。
被隆力奇打包拉扯做代言,借用藝人影響力刷自己的存在感。
依靠高效的營銷組合,截至2008年,隆力奇的產品銷售額已達到驚人的78億元。
它有實力與寶潔和聯合利華等海外巨頭搏鬥。
無論是為了表演,還是真正重視員工。
隆力奇每年都會給銷量冠軍頒獎,梅赫西迪-賓士和寶馬將隨意選擇,彰顯他們的自豪感。
先出圈後賣貨,這是新世紀初新銳品牌的共同經營邏輯,隆力奇也不例外。
可惜的是,隨著人氣的逐漸提公升,隆力奇的營銷路徑也變得越來越離經叛道。
在電視廣告的影響力逐漸下降,廣告和營銷的投資回報不再可觀之後,徐志偉想到了一條新的營銷路徑:向直銷轉型。
然而,正是因為這個致命的轉變,讓一向精神抖擻的隆力奇開始走下坡路。
直銷,顧名思義就是“點對點直銷”,依靠人對人傳輸等小規模直銷模式,實現產品交易。
顯然,這樣的發行模式不會太有效率,效果肯定不如廣告。
但在商家眼中,直銷最大的優勢就是比廣告便宜很多。
根據隆力奇內部的計算,即使銷售額減少到過去的50%以下,在過渡到直銷後,淨利潤仍將增加。
但是你有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對勁? 直銷和傳銷似乎沒有明顯的障礙。
許誌偉公開宣傳隆力奇的直銷模式,將熟人介紹進直銷系統後,可以得到2000元的“上線”獎勵。
直銷模式的重點應該是通過銷售商品來獲得佣金,而不是給人獎金,這顯然是傳銷的典型特徵。
而且,據記者報道,隆力奇直銷團隊的新成員要接受大量的會議培訓。
可惡的“**式”課程比比皆是,甚至在翻盤後被央視公開報道。
除了線下直銷團隊培訓外,隆力奇還開發了名為“巨豪**”的線上直銷系統。
同樣的玩法,花錢加入俱樂部後,可以通過拉新來獲得獎勵。
可以說,自2009年隆力奇獲得安利、瑪麗卡琳等品牌的直銷牌照以來,隆力奇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一年來,隆力奇埋下十幾年的巨雷,開始一道爆裂。
去年初,隆力奇董事長許誌偉因涉嫌非法集資被蘇州**取保候審;
乙個月後,廣州1700平方公尺的運營中心被曝空;
過去一年,公司股價漲破95%,幾乎斷了腳踝,年輕老闆的分行被執行,執行目標接近億......
種種說明,這個“老字型大小國產品牌”已經陷入了泥潭,實在令人尷尬。
在歷史上,乙個民族品牌的建立往往需要幾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金牌的衰落要快得多。
畢竟,決策中的任何疏忽,任何朝著錯誤方向邁出的一步,都可能導致災難。
隆力奇以光速隕落,也給眾多國產品牌敲響了警鐘
儘管與海外巨頭競爭壓力巨大,但這條路總是可以慢慢走的,不要落入資本的陷阱。
一旦資本博弈擺在桌面上,就意味著有成為輸家的概率。
做實業,做好產品才是王道。
-end-
作者:陸堯。
編輯:Ichiyi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