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文化為民,村主體,村民主角,全民參與,全民創新 《鄉村之夜》正在成為農村最輝煌的舞台(老百姓眼,新年去基層)——山東三村, 湖南、貴州等地已查訊。
湖南長沙瀏陽市大威山鎮白沙村過渡期間,村里的舞龍隊在萬福古橋上跳起了舞龍。 拍攝者: Li Jian
表演團隊在貴州省畢節市前溪市新仁苗鄉“鄉村晚會”現場表演。 拍攝者: Shi Xingxing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道大河東村村民在“鄉村晚會”現場直播。 王海斌 攝
白沙村“鄉村晚會”現場。 彭紅霞攝 新年將至,新年氣息濃郁。
連日來,在許多村莊的田野、文化廣場、農舍庭院裡,一場場精彩的演出,村民們都為之著迷。 新年的氣息、文化脈搏、中國鄉村的活力,都隱藏在這個接地氣、人氣十足的“鄉村之夜”裡。
幾首歌、幾首鄉村音樂、幾支舞蹈、乙個“草根節目”,由村民們自編自導演、排練、表演; 演戲身邊的人,聊著身邊的事,唱著新的生活,俚語方言充滿了田園風情、懷舊和懷舊,幸福的笑臉傳達著新時代農村全面振興的蓬勃氣息。
** 總統在224的新年賀詞中指出,“'鄉村之夜'充滿活力”。 在去年12月新聞辦舉辦的“權威部門談開端”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文化和旅遊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將舉辦2萬餘場全國性“鄉村晚會”示範展示活動,參加人數約1人3億。
為什麼“鄉村之夜”越來越受歡迎? 村民們“一年一年做,一年追,一年看”靠什麼? 幕後有什麼故事? 春節前夕,記者深入山東、湖南、貴州三個村進行調研和採訪,與村民們一起觀看“鄉村晚會”,領略新年風情,迎接新年。
群眾自發地
展現民俗和地域特色,節目散發著地方風情和煙火氣息
房屋建在河邊,清澈的河水蕩漾......
這裡是貴州省畢節市前溪市新人苗鄉村,乙個位於烏蒙山脈深處的傳統苗族村落。 農曆正月二十四日下午,家家戶門前掛紅燈籠,村里文化廣場上人頭攢動。
一家人吃完午飯就早早來了,不早點趕緊搶不到好位置。 村民楊龍提前在民宿安排好工作,只為腳踏實地觀看一場“村晚會”,“這種聚會,我們村已經連續舉辦3年了,一年比今天熱鬧。 ”
現在是表演的時候了! 悠揚的蘆葦聲與歡快的鼓點交織在一起,響徹整個舞台。 苗家姑娘們表演的舞蹈《月亮掛在中間的懸崖上》在一開始就掀起了高潮,引來掌聲和歡呼聲。
華武村所在的新人苗鄉,2021年被文化和旅遊部評為“中華民俗文化藝術之鄉”。
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讓我們的“鄉村晚會”輕鬆辦,好看。 38歲的楊龍是《鄉村晚會》的熱情觀眾,“近年來,我們村發展了鄉村旅遊,很多村民和我一樣,以前都是在外面打工,現在都回到家鄉創業,一邊做民宿等生意,一邊向遊客宣傳和展示我們的民族文化。 ”
近年來,隨著鄉村全面振興的深入推進,四面環山、依江傍水的花屋村推出了豐富多彩的旅遊專案和文化體驗活動,聚集了村里的人氣,拉動了村民的腰包。
越來越富裕的村民也越來越強大,組織民族特色活動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2022年春節前,為響應村民需求,我們舉辦了第一屆“村晚會”,不少村民扛著小板凳觀看。 新人苗鄉人大常委會主任、華武村黨支部書記徐磊介紹。
為什麼這麼熱? 火是村民的主角,火是群眾對當地文化的熱愛。 《月亮掛在半山崖上》節目主創、華武村村民楊燁說:“以我們的節目為例,它結合了苗族傳統歌舞和苗族青年男女談戀愛的場景, 並融合了現代舞等元素。完全由村民排練和表演,展現了民俗文化的活力。 ”
村民是主角,演繹著村里的人和周圍的事物。 當天,在湖南長沙瀏陽市大威山鎮白沙村,“村晚會”如期上演,“導演”和“演員”都是村里的村民。 舞台上,一幅名為《磨豆腐》的小品讓村民們津津有味。
農曆二十五,推磨豆腐。 豆腐之所以成為許多白沙村民的“最愛”,不僅是因為“豆腐”的發音與當地方言中的“多福”相似,還因為經過多年的發展,白沙村豆腐產業的年產值現已達到8000萬元,讓村民們“大富”足。
今年1月中旬,村民們萌生了編排小品《磨豆腐》的想法。 他們自發組織了創作團隊,走訪了幾位在白沙村開豆腐作坊的村民,挖掘整理了他們的奮鬥故事,還聯絡了鎮文化活動中心的負責人,幫他們一起提煉打磨劇本。
白砂豆腐很好吃,關鍵是水。 大豆完全浸泡在我們的大圍山泉水中。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村的豆腐產業,清水青山永遠是我們白沙人的金山銀山!” ”…小品表演現場,掌聲此起彼伏。
村里一家豆腐作坊的負責人廖素平參與了創作和表演。 演出最後,當她走下舞台時,感慨道:“演真面目,講述身邊的故事,訴說大家的心聲,很過癮! ”
有的人用快板講村規,有的人唱山歌歡迎遊客......群眾演員乙個接乙個地上台,一堆農活和日常生活都上了臺。 “因為表演是真實的,村民們喜歡表演和觀看,今年是我們舉辦'鄉村之夜'的第七年。 白沙村黨總支書記、村委主任吳勇說。
年復一年,年復一年,為什麼每年都還很熱? “因為'鄉村晚會'具有地方風味,展現了民俗風情、地域特色、煙火氣爆棚,是村民幸福生活的直觀寫照。 在他看來,“鄉村晚會”是一場晚會,更是鄉村文化藝術的“百寶箱”,是民俗文化的“攤位”,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集市”。 ”
設定舞台
完善場地、服務保障、專業指導、文化效益
外面寒風陣陣,“鄉村之夜”的場面溫馨。 這裡是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沙子口街大河東村,“鄉村晚會”正在新紀元文明實踐站舉行。 演出變幻,快板表演者退出舞台,舞者踏上紅毯,大螢幕切換畫面,環繞聲響起,光影交織,舞者輕盈起舞。
好的視聽效果離不開好的裝置。 大河東村黨委書記、村委主任朱崇波在帶記者參觀時說:“我們的'鄉村晚會'表演室有空調、大螢幕、專業音響......”
走出表演室,來到一旁寬敞明亮的排練室,大河東村舞蹈隊的村民、編舞員段志妍正帶著同村的姐妹們熟悉動作,準備上台。 “以前是戶外演出,是簡單的搭台拉幕的舞台,但我最怕的是颳風下雨的天氣。 排練也很苦,夏天很熱,要帶上扇子; 冬天很冷,所以你應該裹一件大棉夾克。 段芷妍說。
2021年6月,沙子口街在大河洞村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專門設定排練室和表演室,“鄉村晚會”舞台也從露天搬到了室內。 “從搖風扇到吹空調,從小幕布到大螢幕,我們的演出條件越來越好,熱情也越來越高。 段芷妍說。
配套服務和財務擔保也同步跟進。 沙子口街道黨工委宣傳委員會委員韓陽介紹,近年來,青島市、嶗山區鼓勵各村開展基層文化活動,培育和發展一批民間藝術隊伍,還出台了相關激勵措施,積極為在街道各大節日中表現突出的村集體和文藝團隊舉辦“村晚會”。 區和市級。
“鄉村晚會”已連續舉辦9年,去年大河洞村成功按政策申請獎勵和補貼,用於購買麥克風、音響等裝置,還為村里的幾支文藝團隊購買了服裝和道具。 不久前,段志妍帶領舞蹈隊參加區賽並獲獎,並申請了獎勵基金,“我們要買一批新衣服、新道具,請專業老師幫我們編排新的舞蹈節目。 段芷妍說。
在周古健看來,各地“鄉村晚會”越來越受歡迎,離不開地方黨委和一期的指導,“不僅要讓群眾文化活動有平台和保障,更要有引導和改進,辦好有質量、有特色的節目。 ”
在白沙村的“鄉村晚會”“煙雨歌唱白沙”人體舞蹈表演現場,伴隨著悠揚婉轉的旋律,10多位身著表演服飾的農村婦女開啟油紙傘,漫步......在“朦朧的煙雨”中。
村民劉家文舉起手機,錄下了妻子表演時的婀娜多姿。 他的妻子名叫胡秀蘭,大半輩子都在家做家務。 劉家文的印象是,老婆是圍著圍裙做飯,扛著鋤頭往地上走,“這幾年經常看到她練舞,沒想到跳得這麼專業。 ”
專業地跳舞需要專業人士來教。 演出結束後的胡秀蘭來到丈夫身邊,笑著告訴記者,“我們舞蹈隊選好節目後,村里聯絡了市文化中心,給我們派了一位舞蹈老師,幫我們一點一點地調整手勢和姿勢。 ”
胡秀蘭也是村里老年大學的學生。 2018年10月,在瀏陽市和大威山鎮的支援下,白沙村開設了一所老年大學,開設了舞蹈、聲樂、樂器、書法等課程,不少村民爭先恐後報名。
村民們很感興趣,光是舞蹈課就來了100多人。 吳勇表示,白沙村地理面積較大,為方便開展活動,村里按照就近原則,引導熱愛舞蹈的村民組成四支舞蹈隊,並有專業教師定期現場指導和授課。
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有些人跟不上節奏,有些動作不協調,連簡單的廣場舞都跳不出來。 現在,我們還可以跳更難的舞蹈,比如身體舞。 現在,胡秀蘭和村里的姐妹們成立了快樂姐妹舞蹈隊,每天晚上都聚集在村里的小廣場上唱歌跳舞。
有場地,有導遊,還有“送戲下鄉”。 今年的華屋村“鄉村晚會”不僅有專業老師全程指導,還有畢節市文化中心、千禧市文化中心也派人到現場支援。 就連距離村子100多公里的河章縣也來了乙個表演隊,送來了當地傳統舞蹈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專案《彝鈴舞》。 12位表演者手持鈴鐺,輕盈地跳舞,讓觀眾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鼓掌。
近年來,黔西市深入開展文化工程造福人民,鼓勵有資質的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文藝團隊走進農村,將專業的文藝節目送到人民家門口。 千溪文化中心主任何星介紹,目前,潛西市擁有社會文藝隊伍49個,鄉鎮文藝宣傳隊伍60個,每年開展200多場文化演出,造福農村人民。
乘著文化東風造福人民,我們跟著學習、整理挖掘苗族多聲部民歌、口弦歌、蘆葦笙歌等,還創作了蘆葦笙舞、板凳拳舞、打鼓等民族舞蹈節目10餘項。這個“鄉村之夜”,許多節目都是村民們新改編的。 徐磊說。
文旅融合
旅遊業的發展為“鄉村晚會”帶來交通,而“鄉村晚會”賦能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跟我來吧,夥計們,最好的還在後頭! ”
在白沙村“鄉村晚會”現場,一場舞會結束後,吳勇拿起話筒,充當“導遊”,帶領村民和遊客深入萬福老街。 在這條名為“年三石”的街道上的老店裡,有乙個精心設計的白沙村“鄉村晚會”非遺市場,陳列著瀏陽的夏布工藝品、油紙傘和木版年畫。
移動現場舞台的開放是我們今年“鄉村之夜”的一大創新。 吳勇介紹,“今年的'鄉村晚會'在劉家祠堂和一座小農舍四合院設定了兩個會場,由萬福老街和萬福古橋隔開。 我們借鑑了眾多旅遊景點的時尚遊行活動,帶領村民和遊客在兩個舞台場地之間的老街上遊行,為您帶來身臨其境的表演體驗。 ”
在巡遊現場,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者展示了他們的傳統技藝和手工藝品,一些豆腐作坊老闆向遊客介紹了他們製作的各種豆製品。 在萬福橋頭堡,一群身穿藍布的哥哥嫂子用客家話唱著山歌,歡迎遠道而來的遊客......“這種'鄉村之夜'太有趣了,我們不僅觀看了節目,還參與了體驗非遺專案的全過程。 來自長沙市的遊客周珂說。
春節前夕,我們裝飾特色古街,豐富非遺活動,將文旅專案經驗融入“鄉村之夜”演出中,讓舞台在山河之間流淌,唱響“鄉村之夜”品牌。 吳勇說。
文旅體驗唱響“鄉村晚會”品牌,“鄉村晚會”活動助推鄉村旅遊。 楊龍介紹,旅遊旺季,華屋村遊客絡繹不絕,他家的10多個房間經常爆滿。 有的遊客想吃地道的農家菜,有的遊客想看傳統的苗族歌舞,於是他經常邀請《鄉村晚會》的演員到他的民宿,為遊客表演一些特色節目,“節目有意思,演員有利潤,也帶動了我們的生意。 ”
臨近春節,山東省濰坊市民李永堯一家人想來嶗山風景區爬山觀光,剛到景區門口收穫“意外之喜”:景區入口廣場上,鑼鼓隊, 舞蹈隊、楊歌隊一一登場,全都拿出了家政本領,贏得了遊客的掌聲。
原來,這是大河洞村村民從“鄉村晚會”節目中挑選出來的,帶到景區與遊客一起迎接新年的民俗表演。 “村里離景區很近,村里的鑼鼓隊、楊歌隊經常來這裡表演。 朱崇波說。
在表演之間,穿插著“廣告”。 工作人員拿出乙個盤子,裡面裝滿了當地特色小吃金鉤海飯,供遊客免費品嚐。 “除了欣賞自然風光,還可以觀看'鄉村之夜',品嚐美食,這次旅行是值得的! 李永瑤笑著說。
近年來,我們推動群眾喜歡看的文化藝術活動與景區旅遊發展相結合,通過第一階段,文化歌唱,旅遊為“鄉村晚會”帶來了客流量,而“鄉村晚會”也以其獨特的地方文化內涵賦予了旅遊業發展以力量。 嶗山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胡生瑞說。
1月18日,山東省正式啟動“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旅節”,發布重點活動安排和鄉村文旅精品路線,嶗山區也有新規劃。 “我們將乘勢春節前後的勢頭,豐富和拓展'鄉村晚會'活動形式,開展'鄉村晚會+農產品'和'鄉村晚會+露營'等特色活動,推動文旅融合。 胡生瑞介紹道。
數字通訊
插上網際網絡的翅膀,線上直播、創意策劃豐富多彩,《鄉村之夜》被更多人看到
舞台上,村民們彈奏、唱歌、唱歌、跳舞。 台下,村民們舉起手機拍照留念。 “鄉村晚會”節目短**,通過社交平台上傳到網際網絡,飛入千家萬戶。
華武村的原名是“花霧集”,在苗語中意為“懸崖下的村莊”。 華屋村一度被群山擋住,“通訊靠吼,出行靠走”。 如今,村里已經建起了一條蜿蜒曲折的山路,這條路通向村民群,“網”連線著每家每戶。 2020年,前西市(後錢西縣)被列為首批國家數字村試點地區之一,華屋村隨後成為前西市首個5G訊號覆蓋的村莊。 “數字村的建設,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華武的美麗山水和民俗文化,也讓我們的'鄉村晚會'在網路上走紅。 徐磊說。
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刺繡,都在我們的“鄉村之夜”節目中展示,而且是手工製作的! 華屋村95後刺繡女楊文麗在直播《鄉村晚會》時帶貨,“網路連線讓我們的'鄉村晚會'走紅了,生意火了。 ”
著火的不僅僅是住宅區。 “這裡可是我們村的'鄉村晚會'場景,有民歌民舞,還有非遺展示,你不想來玩嗎? 在白沙村的“鄉村晚會”演唱會上,村民李麗自告奮勇地演唱了一首流行歌曲,然後第一時間將相關**發到了微信朋友圈和短**平台,還推薦了自己的寄宿家庭,“我們民宿的造型設計來源於白嫩的水豆腐, 線條簡潔方正,顏色也是白色的。我們的民宿還開設了白沙豆腐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歡迎帶小朋友前來體驗! ”
在白沙村遊客服務中心,店員李星北也拿起手機播放了《村晚》節目,順便向網友推薦了豆腐、辣椒粉、蜂蜜等特色農產品:“我們村山水好,土特產更鮮美,歡迎家人下單品嚐.......””
當天,白沙村的“鄉村之夜”也通過瀏陽融**中心的“柳視”號進行了直播,吸引了超過5萬人次和近萬名網友。 “'鄉村之夜'越來越受歡迎,這要歸功於網際網絡的翅膀,讓它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目光,成為村莊的一張美麗名片。 周古健說。
在嶗山區,“鄉村晚會”的影響力已經走出了大山,不僅是因為村民們自發地在網上宣傳,更是因為他們趁勢策劃了一系列的線上活動。 “依託'嶗山融傳媒'客戶,我們多年來一直開展'鄉村晚會'節目的線上投票和評選,鼓勵村民推薦'鄉村之夜'節目,並在平台上發布投票鏈結和參與節目**。 不僅吸引了網友參與,還推廣了“鄉村之夜”品牌。 嶗山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彭魯明說。
大河洞村三面環山,位於兩條河流的交匯處。 “獨特的地理環境是村落的特色,我們以這個為主題創作了舞蹈節目《水龍吟》,通過服裝、道具、動作等方式充分展現了山水元素。 去年,在學區組織的線上投票活動中,該計畫獲得了學區第三名。 段志妍說,“今年,我們會再接再厲,爭取更好的排名。 ”
在大河洞村的“鄉村晚會”現場,《歲月與好歲月》的音樂響起,眾多遊客也加入了表演團隊,揮舞著手臂,轉身,踢腿,隨著節拍跳舞......
“鄉村之夜”的遊客來自哪裡? “我在這裡。 山東聊城女生張雨涵說,“去年在投票活動中看到了這個村的節目,前段時間在短**台上刷了村里的元旦'村晚會',感覺很好,這次專程去看了。 ”
仔細觀看《鄉村晚會》,感受濃郁的新年氣息,體驗原汁原味的鄉村文化生活,張宇涵臉上露出笑容,開啟了話匣子:“我把好看的節目和趣味活動放到社交平台上,不僅傳遞了歡樂,也讓更多的人了解了《鄉村之夜》,體驗了幸福的生活......農村的村民。”
**:人**
程序編輯:u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