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2月19日電(記者 王磊)王萬才三次訪問。
新華社記者韓朝陽。
春節期間,再見王萬才,他忙著籌備王莊村的“農村榮譽榜”表彰大會,給村里有錢的專家、好媳婦、好嬪妃等先進模範頒獎,然後為80歲以上老人準備新年紅包和公尺麵肉油等日用品。 雖然過年不閒,但王萬才和村幹部們比誰都高興。
沿著河南省塘河縣王莊村走走停停,王萬才自豪地“炫耀”了村里的集體經濟發展。 只見村道旁整齊排列著70多個溫室,轉入企業和大戶後,發展了甘薯苗和蔬菜種植; 距離甘薯產業科技創新園不遠處,與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合作的甘薯苗苗研發進展順利; 村里的電商基地每年銷售幾百萬斤的特色農產品。
該村還推進土地流轉,成立勞務合作社,2023年集體收入近100萬元。 從乙個貧困村,到乙個扶貧村,再到乙個鄉村振興示範村,想著村落發展的良好勢頭,再回想過去十年的變化,王萬才感慨萬千,他個人的命運與這片黃土地息息相關。
今年60歲的王萬才,原本是王莊村的乙個貧民窟。 由於兒子出生後智力障礙,加上工作生活不盡如人意,中年的王萬才情緒低落。 喝酒貪酒,成了家喻戶曉的“酒暈”; 互相朗誦詩歌,成了不盡職盡責的“詩歌狂人”。
當年,除了去老榆樹上看樹上的螞蟻,王萬才還在網路上“成對吟詩”,寫對聯“到春天趁今天酒,愁眉苦臉,說未來長”,橫向批評是“得過且過”。
四年前,我第一次見到王萬才時,還是乙個剛剛脫貧的“扶貧戶”,而王莊村是剛剛脫貧的“扶貧村”。 精神抖擻的王萬才告訴記者,種西瓜、紅薯、花生、磨豆腐......在大家的鼓勵下,生活逐漸好轉。 當年春節期間,王萬才家貼了一對春聯“和諧普世東風雨、精準扶貧春老樹”,橫向批評“漸漸好轉”。
這是王萬才在當地一家養老院參加慰問演出的志願者活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一年前,王萬才再次見面,他已經當上了黨員,當了村幹部。 曾經的“酒光環”徹底扔掉了酒瓶,又挑起了新的包袱。 搞文化宣傳,謀求產業發展,只要能,王萬才就趕緊去做。 “三產業融合,凝聚力,發展力強; 五星閃耀,告別舊迎新,煥發活力“,這是王萬才當年寫給村委會的春聯。
春節期間,他三次拜訪王萬才,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神清氣爽,更加務實,聊著自己生活的變化,聊著村里的發展變化。 記者從他口中得知,40歲的村支書翟春燕放棄了公司高管的工作,回到家鄉帶領村民突破振興之路,促進土地流轉,調整種植模式,建設產業園區; 45歲的村民李樹強回老家創業,成立了甘薯種植合作社,帶動周邊村民種植甘薯2000多畝,年銷售額300萬斤。
這裡是位於唐河縣旺莊村的甘薯產業科技創新園。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鄉村振興要辦實事、辦好事,沒有集體經濟就困難重重。 王萬才說,三年前,村集體還欠著30多萬元的外債,村幹部無力為村民謀福利。 現在村里有個好團隊,闖出一條新路,越努力越精力充沛,“以前是為自己家辛苦拼,現在卻是為大家拼,口味不一樣了。 ”
今年春節期間,王萬才再也沒有寫春聯,他和鄉親們已經在黃土上寫了“春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