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團隊來到福建省廈門市,在前往火焦嶼中華白海豚救助繁殖基地的途中,意外地遇到了幾隻中華白海豚。
這是世界上唯一以“中國”命名的海豚,被譽為“海大熊貓”,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等地,但廈門卻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在城市水域能看到中華白海豚的地方之一。
中華白海豚在火角島水域游泳。 (來源:福建**)。
為什麼中華白海豚偏愛廈門? 隨船出行的專家表示,海洋生態環境良好,中華白海豚是指示物種之一。 中華白海豚在廈門的出現,表明當地海洋生態保護與恢復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資料顯示,廈門海域的中華白海豚數量已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60只增加到今天的80多隻。
這群人與中華白海豚的“偶遇”,是白鷺島生態蝴蝶變化的縮影。 再往前追溯,這種變化的開始可以從乙個湖開始。
雲當湖(人民日報記者陳波攝)。
“雲當漁火”曾經是廈門的一幕。 上世紀70年代,廈門想陸入海,修築堤防圍湖,雲當港成為雲當湖。 堤防的建設阻斷了水的流動,沿湖各種工廠的出現將汙水排入湖中,生態環境急轉直下。
雲當湖怎麼可能不再黑臭? 1988年3月,時任廈門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主持召開特別會議,確定治湖戰略。 他創造性地提出了“依法治湖、截止治理汙染、疏浚建堤、活化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治理方針。
雲蕩湖的綜合治理是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30年來,在二十字政策的指引下,雲當湖經歷了5**規模的改造,從人人都捂鼻涕的“臭水湖”到清水綠岸的“城市客廳”,入選全國第二批美麗江湖優秀案例。
現在,雲蕩湖也有了一位“市民湖長”。 60多歲的陳亞金是土生土長的廈門人,從教職退休後,他穿上志願服務隊的“藍背心”,一有時間就來湖邊巡邏。
以雲當湖為起點,廈門的生態修復已逐步從江湖向海洋延伸。
城在海,海在城“,廈門是典型的海灣型城市。 白鷺島之行,一行人走遍了當地幾乎所有的海灣,感受了“高價值生態花園城市”的魅力。
漫步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藍色的海浪蕩漾著,白鷺一起飛翔。 過去,馬鑾灣的水質被老百姓稱為“可樂”。 經過多年的處理,水的顏色從發黑的“可樂”變成了半透明的“雪碧”。 現在,東方白鸛和黑臉琵鷺等珍稀鳥類正在爭相飛往馬鑾灣過冬。
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人民日報記者陳波攝)。
俯瞰杏林灣,全長2一條6公里長的自行車道橫跨海灣。 在陽光下,大海被車道分成兩面,一面是深藍色,另一面是明亮的。 集美區自行車協會會長陳明福是這裡的常客,他形容自己的騎行經歷“很愉快”:“杏林灣的空氣很好,每天都有騎手來。 ”
杏林灣水上自行車道(人民日報記者陳波攝)。
站在五源灣濕地公園的觀鳥台上,只見鸕鶿在水中的木樁上排成一排,或低著頭休息,或伸展翅膀。 它曾經被稱為“腐爛的潮灘”,現在吸引了90多種野生鳥類。 婺源灣的變化讓居民黃小紅讚嘆不已:“每天來公園散步,都滿心歡喜。 ”
五源灣濕地公園(人民日報記者陳波攝)。
為了清理海洋汙染物,廈門交出了一張智慧型答題卡。 在廈門海洋環境衛生管理站排程中心,大螢幕上的動畫模擬了當天垃圾在海中漂流的軌跡。 借助這套智慧型海洋環衛系統,排程中心可以每天預測廈門灣漂浮垃圾的規模和分布情況,並給出準確的攔截和收集建議。
為了保護“海岸衛士”紅樹林,科研人員投入了大量精力。 在下灘尾紅樹林公園,紅樹林生機勃勃。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教授盧昌毅深耕紅樹林研究與保護40餘年,發明的“筷子苗”專利技術,使苗木成活率提高到90%以上。 在幾乎消失了20多年之後,85公頃的紅樹林在這裡重生。
下檀尾紅樹林公園(人民日報記者陳波攝)。
海洋生態環境的問題表現在海洋上,根在陸地上。 從外面看,廈門南湖公園西園沒什麼特別的,但有2個乙個50,000立方公尺的儲罐相當於挖出10個標準游泳池。 該水庫可收集雲當湖區內截留的汙水和初期雨水,保護城市水環境。
從湖泊到海灣,從海灣到海洋,從海洋到流域,從流域到全球......廈門市每乙個生態保護修復成功案例,都有“綜合”、“協同”、“協調”、“整體”等關鍵詞。 正如總書記去年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的那樣,“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
廈門是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孕育地和先行者地。 今天的廈門,“抬頭望去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宜人的綠”。 靚麗的城市風光和蓬勃的發展前景匯聚在中國的灣形城市中。
責任編輯:陳海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