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一周,俄烏衝突將迎來整整兩年。 在此期間,烏克蘭得到了包括美國在內的北約成員國的大力支援,各種**不斷交付給基輔。 另一方面,俄羅斯依靠其作為“軍事強國”的力量來支援自己的戰爭。 儘管如此,俄羅斯還是在不訴諸所謂的“大規模殺手”的情況下成功壓制了烏克蘭。 這清楚地表明,軍事實力不是口號可以吹噓的,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表達的。
近日,烏克蘭總司令下令從雙方戰區撤離,以防止被俄軍包圍。 烏克蘭**澤連斯基與德國總理奧拉夫·朔爾茨和法國**馬克龍簽署了一項為期 10 年的安全協議,德國和法國承諾長期支援烏克蘭,並確保建立一支能夠保衛烏克蘭的可持續軍事力量。 此前,澤連斯基還與英國首相裡希·蘇納克簽署了類似性質的安全協議。 德國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11億歐元的全方位軍事援助,而法國今年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價值30億歐元的全方位軍事援助。 這標誌著美國逐步準備“撤軍”,歐洲開始接管。
美國援助烏克蘭的道路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一方面,美國內部存在阻力。 共和黨控制眾議院後,拜登幾乎不可能再通過一項援助烏克蘭的法案。 上一次提交相關一攬子計畫時,對烏克蘭的援助、對以色列的援助和美國邊境安全的問題“放在一起,迫使立法者採取立場,但即便如此,對烏克蘭的援助仍然被擱置。 川普甚至明確表示,烏克蘭不應該指望美國再給一分錢。 連續贏得初選的川普極有可能成為共和黨候選人,他在民調中一直與拜登保持領先地位。 在這種背景下,美國援助烏克蘭的前景似乎並不樂觀。
或許,美國已經看到了“好的時候吃”的好處。 通過點燃俄烏衝突,拜登成功地削弱了俄羅斯的國家實力,並將更加敵對的國際環境留給了莫斯科。 通過將安全問題移交給歐洲盟國,美國也成功地將歐盟束縛在自己一邊。 而美國提供的**,也讓美國**工業集團賺了不少錢。 更重要的是,美國通過這場衝突打破了歐俄之間的經貿聯絡,將原本屬於俄羅斯的能源市場份額轉移到自己手中,進一步鞏固了自己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 現在,拜登可能準備“一看就拿”,把烏克蘭的安全留給歐洲。 對於歐洲來說,這無疑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他們將面臨美國已經受益的停滯不前。
以上內容資訊為**上網,如有侵權等問題,請與作者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