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古代知識分子面臨著兩難境地,是忠於皇帝還是忠於國家。
在隋唐時期之前,沒有科舉考試。 百姓知識分子精英要當官,就要當權貴家的門衛,權貴有事就出面。 文士們提出建議,武士們率軍出擊,保護主人。 他們只有在做出立功貢獻的情況下才能獲得獎勵。 然而,很多時候,門衛並不能立功,而只是被權貴撫養長大。 他們的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忠於他們的主人。 哪怕他知道師傅要造反,搞一些暗殺活動,也要養活自己,甚至直接參與一些活動。 這樣一來,他們就成了權貴的家臣,而不是具有獨立個性的知識分子。 當時,他們成功的標準是給自己的主人出謀劃策,讓他們的主人成功上位,或者讓他們的主人逃過一劫。 當他們接受獎勵時,他們就被認為是成功的。 《戰國策》整篇文章就是這種成功的學習,對戰國戰略家的言行做了一些記錄,使人充分看到了什麼是“三寸不爛的舌頭”和“王朝的黃昏”。 他們沒有獨立的人格,眼裡只有利益。
有獨立個性的知識分子為國家和人民著憂,也要寫書寫理論,達到聖三境,就是“立德立業”、“立功立業”、“言傳”。 大部分弟子都想立功立業,但不能有德行,也不能無言以對。 孔子、孟、老莊都在造詞成聖。 屈原擔心的是國家,卻不是為皇帝擔心。 皇帝雖然可以代表乙個國家,但皇帝顯然貶低了屈原,流放了他。 那麼,屈原應該恨皇帝了。 但屈原並不討厭皇帝,而是討厭皇帝身邊的“小團體”。 屈原不得不擔心楚國的命運,他不得不將自己的命運與楚國的命運聯絡起來。 當他聽說楚國陷落時,他投身於汨羅河。 如果他提出的美國政治理想不能實現,沒有人會聽他的建議,就會失去政治意義。 但他有意識地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絡在一起,哪怕是知識分子高貴而傲慢的人格的體現。
歷史上的知識分子當官後,有很多規矩是無法適應官場的。 不管是屈原、韓羽、劉宗元、袁真、白居易,還是歐陽秀、蘇軾、黃廷劍、範忠顏等人,都不適應官場,屢屢被貶低。 他們的性格有問題嗎? 與黑暗的官場相比,他們的性格是有問題的。 如果相對於他們的性格,官場就有問題。 事實上,是官場出了問題。 陶遠明辭職躲藏起來,因為官場太陰暗,被排擠,就掛了封印,跑去耕種農村。 知識分子注重高貴傲貴人格的培養,忠於國家,不忠於皇帝。 他們雖然忠於君主,但在他們的意識中,國家比君主更重要,更值得尊重。 雖然名義上君主代表國家,但君主需要才能治理國家。 結果,知識分子們自以為有用之地,想給皇帝出謀劃策,也直接出謀劃策甚至死亡勸告,讓皇帝不悅。
皇帝通過官僚制度的運作,而不是靠自己的力量,在各個層面上統治世界。 知識分子進入官場後,既要忠於君主,又要愛民。 他們認為工作是為了國家,為了人民,而不僅僅是為了皇帝。 但皇帝認為,只要他是**,就必須忠於君主,聽皇帝的話,否則就會被控為不服從。 進入官場的知識分子會很快適應官場制度,遵守官場的潛規則,私下裡加稅、行賄、賣官、吃原告、吃被告,拼命尋找銀子後,就可以用銀子鋪路,以期成功登上皇位。 否則,僅僅憑藉一些政治成就,基本上就沒有晉公升的可能。 西湖有白居易修建的白色堤道,還有蘇軾修的蘇堤道,算是造福百姓的工程,但都退化了,最後沒有翻身。 系統有問題嗎?
當然可以。 封建制度要求先適應官場的運作,不能保持高貴傲慢的性格。 保持高貴和驕傲個性的知識分子認為自己忠於國家,而不一定忠於皇帝。 因為皇帝可能是乙個微弱的國王,但國家永遠不會改變,它是由人民組成的統一體。 忠於國家就是忠於人民,忠於皇帝不一定是忠於人民。 對懦弱的國王的忠誠,哪怕是在助長人民的虐待和殘忍,**仍然意味著對國家的忠誠? 屈原忠於國家,投水自殺。 南宋的呂秀夫忠國,背著小皇帝投海自殺,導致南宋諸君大臣都投海自殺。 有人感嘆:讀書的種子沒了。
忠於國家的知識分子可能過著悲慘的生活,因為他們擁有比忠誠更高的價值觀。 曹操脅迫天子令諸侯時,許多大謀士臣服於曹操,就像關羽“臣服漢不臣服曹”一樣,但他們忠於漢政權,卻不臣服曹操。 許多臣服於漢朝的謀士都被曹操殺死,但他們並不後悔。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忠於漢朝政權,而不是曹操。 有的謀士在曹操想當皇帝的時候罵曹丕,在曹丕當皇帝的時候罵曹丕,都處死了。 他們忠於國家,而不是皇帝,最終與漢朝的命運一起走向衰落。
知識分子的正直是可貴的,將自己的命運與國家命運聯絡起來的精神也是可貴的。 只是他們不懂得靈活變通,不會給自己留有轉身的餘地,以至於要麼被降職,要麼被殺,要麼自殺,也算是殉道了。 這樣的正直實在不多,也正是因為這種對國家的忠誠,才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號,展現了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