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新規控制晶元市場,效仿美國? 中國公司可能會受到限制!
通過電子郵件將技術人員傳送至 Dog Talk。
為促進本土晶元產業發展,歐盟及時推出價值430億歐元的晶元補貼,積極吸引外資企業在歐洲地區設立晶元工廠。 其中,台積電和英特爾已獲得超過150億歐元的晶元補貼,並希望在德國設廠。
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和英特爾在這些補貼問題上一直存在分歧。 在那些接近這些補貼的國家被取消之前,德國堅持要求後者維持其原來的晶元補貼承諾。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歐洲打算發展晶元的本地生產。
然而,事情似乎並沒有那麼簡單。 畢竟,歐盟已經正式宣布了另一項新法規,作為一項單獨的晶元補貼法律的一部分。
歐盟委員會表示,將呼籲歐盟成員國對其經濟敏感行業的外國直接投資實施更嚴格的控制。 簡而言之,不是任何一家公司都可以來歐洲開工廠並獲得補貼。 相反,有嚴格的驗收條件,不符合相關標準的公司不能在歐洲開廠。
這些過度的保護主義措施已經從汽車市場蔓延到晶元市場也就不足為奇了。
ASML明確表示,新規定只是試圖操縱晶元市場,使歐盟公司能夠更快地形成自給自足的半導體產業鏈。 然而,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不僅因為它具有挑戰性,還因為未來還有更多的困難。
然而,對我們來說,歐洲晶元市場如何發展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項新的歐盟法規是否非常有針對性。
這是因為許多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新規定是針對中國公司的。仔細觀察,他們做出這樣的分析和**也就不足為奇了。 一方面,許多中國企業已經明確表示,無論如何都不太可能放棄歐洲市場。 另一方面,在汽車市場崛起之前,歐盟對中國企業並不是很友好。 今天,歐盟的投資審查程式與美國相似。
與此同時,美國審查了中國公司的投資,不允許他們開工廠。
那麼問題來了:歐盟是否會效仿美國,試圖阻止中國企業的投資?
如果是這樣的話,歐盟可能會面臨更多的困境。 首先,歐盟無法迴避我們的立場:在《歐盟賠償調查法》中,我們已經明確表示,對等的反制措施是最後的手段。 如果這次中國企業再次明確豁免,對於許多出口到中國大陸市場的歐洲企業來說,可能是乙個突破。
此外,半導體產業的結構是全球性的,以至於美國通過了很多法律來補貼晶元,事實上,美國晶元產業結構中的很多東西都沒有被淘汰。 例如,他們聲稱已經減少了對台積電本地**的依賴,但台積電在美國建廠後,又回到了組裝的關鍵部分,這是他們從未解決過的偏差。
目前,晶元生產本身的領先優勢並不大,因此需要找到不同的策略才能在短時間內實現自給自足。 此外,晶元生產規模無法應對短缺。 歐盟無法從這個問題中受益,因為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是目標。 這是因為該法規本身並不適合歐盟晶元的當前發展狀況。
你覺得怎麼樣? 評論,喜歡! 請隨時將您的想法傳送給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