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瑞典爭奪霸權,奧斯曼帝國干預,沙皇絕望地退位
彼得一世的雄心壯志推動了**的崛起。 為了國家的實力,他親自以普通軍人的身份前往歐洲學習和旅行。 在歐洲的歲月裡,他不僅學習了先進的科學技術,還與歐洲國家建立了聯絡。
當時,它受到北歐霸主瑞典的威脅,缺乏出海口,無法正常發展。
當彼得一世從學校回來時,他決心建立一支強大的火炮和海軍。 他與瑞典隊競爭,但充滿了挑戰和障礙。 彼得甚至為了自己的國家**而著火,差點落入奧斯曼帝國的控制之下。
然而,正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彼得的妻子以金錢為代價,挽救了國家的命運。 這整個過程值得細細品味和反思。
在 1700-1721 年的俄瑞爭奪霸權的鬥爭中,第一次會議以慘敗告終。 彼得一世,乙個從歐洲留學回來的人,突然變得自信,他將向西推進,奪回1616年被瑞典強行占領的幾個地區。
彼得堅信,在學習了西方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技術後,他可以輕鬆擊敗瑞典,然後在波羅的海開闢乙個永久的出海口。
然而,這個訊息傳到了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耳朵裡,他並沒有驚慌失措。 他知道俄國一直有這樣的想法,他也知道彼得去過歐洲兩次,不僅是為了學習科學技術,也是為了說服一些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反對瑞典。
查理十二世已經準備好了。
三十年戰爭後,瑞典統治了北歐,控制了利沃尼亞和歐洲大陸的其他領土,並占領了波羅的海。 俄羅斯、丹麥和波蘭組成了反瑞典聯盟,以抵抗瑞典的霸權。
與此同時,彼得一世也想抓住乙個出海口,解決所有的世仇。 查理十二世聽說三國同盟將要進攻瑞典的訊息後,提前行動。
8月,當彼得一世集結軍隊時,查理十二世已經擊敗了丹麥,丹麥國王腓特烈四世為了防止首都淪陷,向瑞典送去了20萬銀幣,以平息瑞典國王的憤怒。
在北線,75歲的瑞典老將軍埃里克在利沃尼亞裡加附近擊敗了波蘭的奧古斯塔二世。 彼得去營救奧古斯都二世,但被查理十二世包圍。
當年5月,彼得一世第一次嘗到了失敗的滋味,面對側翼的攻擊,他選擇化妝逃跑,留下乙個王子獨自一人。 最終,在 1700 年 11 月 20 日,40,000 名俄羅斯軍隊被 8,000 名精銳的瑞典軍隊擊敗,撤退到莫斯科的彼得一世蒙羞。
查理十二世面臨兩難境地:進軍莫斯科,那裡的供應可能會受到影響,風險也會增加; 首先進攻波蘭華沙,可以迅速收復領土並扶植新國王。
最終,查理十二世選擇了後者,在短短六個月內征服了華沙,支援了新的波蘭國王,並於 1704 年成為歐洲最偉大的國王之一。 然而,倔強的**人不會輕易屈服,彼得一世正在積蓄力量準備**。
從1698年起,彼得一世繼續訓練新兵、造船、購買**,甚至下令解散以貴族為首的禁軍,重組常備軍。
多虧了蒙古人留下的戶籍制度和人口普查技術,士兵們很快就集結起來了。 彼得一世認為俄羅斯的大炮太弱,並下令收集所有教堂和修道院的鐘聲並鑄造成大炮。
半年後,300門大炮成功交付,炮兵學校還培養了善於利用新技術訓練炮兵的炮兵。 彼得一世本人是一名優秀的槍手。
1703 年秋天,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進攻波蘭,而俄羅斯的彼得大帝正在向西進軍。 利用最新的陸軍和炮兵部隊,他取得了幾次勝利,甚至將俄羅斯軍隊帶到了波羅的海口。
然而,彼得大帝並不打算讓彼得堡成為俄羅斯的新首都,而只是想用它來牽制瑞典,以獲得乙個方便的出海口。 他命令士兵在海岸上建立彼得堡,並以此為基地建立一條長長的補給線。
次年秋天,彼得大帝命令他的軍隊渡過涅瓦河,成功占領了一座瑞典城市。 他知道這些新兵充滿了憤怒,所以他允許他們釋放這種情緒。
結果,士兵們在鎮上瘋狂殺戮,直到彼得大帝親自射殺了自己的 12 名士兵,這場**才被制止。 在此期間,查理十二世在波蘭處理內政。
波蘭的權力移交進展順利,新國王列什琴斯基向查理十二世屈服,並承諾退出三國同盟。 因此,彼得大帝獨自對抗查理十二世。
彼得面臨著一項艱鉅的任務,他向英國求助,希望英國進行干預和調解,但他的請求被英國人拒絕了***。 隨後,**大使繼續在英國遊說,希望得到英國的幫助。
然而,英國人提出了**無法接受的條件,他們只想要基輔,弗拉基公尺爾和西伯利亞之一。 彼得拒絕了這個條件,決定獨自與瑞典作戰。
1707年,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在歐洲肆虐,前線局勢緊張,誰也忍不住害怕彼得。 與80年前的盟友瑞典相比,歐洲不願與俄羅斯走得太近。
在第二次遭遇戰中,俄軍使用了一座空城,瑞典軍隊遭遇了嚴寒。 1708 年 1 月,查理十二世再次率領 450,000 名士兵越過波蘭,直接襲擊了莫斯科。
彼得經過深思熟慮,決定不與瑞典軍隊正面交鋒,而是採用“逃跑藏糧”的撤退戰術。 1月26日,在俄羅斯北部的格羅德諾,瑞典軍隊剛剛抵達,看到城市的新腳印,就斷定彼得剛剛離開,這一招效果很好,查爾斯撲了好幾次。
然而,在南部的烏克蘭,彼得任命的一位哥薩克酋長表面上同意彼得,但在查理的要求下秘密與瑞典合作包圍莫斯科。
從年初到今年冬天,哥薩克酋長沒有等待查理的訊息。 查爾斯在俄羅斯北部搜尋了很長時間,但找不到彼得一世的軍隊,並進行了決戰。
相反,瑞典的 4五萬大軍正一步步陷入泥潭。 由於深入俄羅斯領土,瑞典軍隊失去了補給。 查理也沒想過讓瑞典的後勤軍送物資,但當物資送到裡加港時,卻被俄軍攔截了。
查理皺了一會兒眉頭。 更讓查爾斯擔心的是,彼得一世在年中得知哥薩克酋長叛逃的訊息,於是派出一支精銳軍隊進攻哥薩克部落的巢穴。
酋長匆匆逃走,提前與查理十二世會合。 酋長帶著他的軍隊逃跑了,只帶了不到兩千名騎兵。 留在原地的哥薩克人一致認為最好屈服於俄羅斯,因此其餘的哥薩克軍隊前往莫斯科與彼得一起抵抗瑞典。
查理沒有等到大批援軍,決定冒險,說服俄羅斯南部的奧斯曼帝國一起包抄俄羅斯。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瑞典和奧斯曼帝國可以很容易地征服和分裂俄羅斯。
但奧斯曼蘇丹不為所動,沒有回答。
瑞典士兵在寒冷的冬天在俄羅斯領土上遭受飢餓和嚴寒,但倖免於難 240,000 名士兵非常勇敢,他們沿途嚇壞了俄羅斯守軍。
在第聶伯河上的波爾塔瓦,瑞典軍隊在春天遇到了俄羅斯主力部隊,但在6月25的戰鬥中,查理十二世被一名俄羅斯偵察兵擊中腿部,但在腿部中彈後,他仍然決定第二天進攻。
雖然他只睡了四個小時,但他還是下令把自己抬出帳篷,躺在擔架上指揮戰鬥。 儘管瑞典軍隊自進入俄羅斯領土以來沒有遭受過失敗,但查理十二世決心親眼目睹瑞典軍隊的滅亡。
雖然身體被炮彈震得渾身發抖,但他還是繼續坐在擔架上分析戰勢。
堅定的信念,無所畏懼的命令。
在這場決定俄羅斯命運的戰鬥中,彼得一世親自上戰場,偽裝成中尉,混在士兵中,指揮了對瑞典軍隊的炮擊。
儘管 18 世紀的戰鬥已經變成了炮火,但彼得的個人指揮讓俄羅斯炮兵在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射擊效率遠高於瑞典,最終俄羅斯佔了上風。
在這場戰鬥中,彼得一世的決策和勇氣不僅體現在他個人的指揮上,還體現在他敢於冒險、親自學習先進科學技術的決心上。
最終,在瑞典炮彈完成後,查理十二世率領的騎士們決定投降,以保護全軍的生命。 這場戰鬥不僅決定了俄羅斯的命運,而且讓彼得一世的決策和勇氣得以展示。
下午,瑞典軍隊中只有步兵和少數哥薩克騎兵在奮力抵抗,但戰鬥只持續了一兩個小時,失敗的氣息就已經瀰漫在瑞典軍隊中。
最後,查爾斯的步兵也投降了,查爾斯和哥薩克酋長渡過第聶伯河,叛逃到土耳其。 傍晚時分,彼得清點了一下戰場,瑞典人的人數接近4000人,歐洲軍隊的人數也差不多,但被俘的瑞典士兵卻有近2萬人,其中包括一些高階士兵和三名主將。
彼得把俘虜趕進了莫斯科,全城都歡呼雀躍。 戰鬥結束後,俄羅斯解除了對入侵的恐懼,新建的北部城市彼得堡變得更加安全。
瑞典士氣低落,而**獲得了對波羅的海和整個烏克蘭的宗主權。 這意味著**終於有了絕佳的出海口。
查理十二世在奧斯曼帝國的支援下,不願意接受俄羅斯的撤退,決定在這裡恢復力量。 在奧斯曼蘇丹的宮殿裡,蘇丹給了他一座城市和 8,000 名士兵在那裡重建他的軍隊。
蘇丹艾哈邁德三世很清楚土耳其和俄羅斯之間的爭端,他決定暫時保留查爾斯以觀察他的忠誠。 為了捲土重來,查爾斯為了獲得蘇丹的信任,皈依了伊斯蘭教。
他不斷遊說艾哈邁德三世進攻俄羅斯,警告他,如果他不採取主動,俄羅斯訓練新部隊奪取黑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為時已晚。
雖然查爾斯是新教徒,但他必須皈依伊斯蘭教才能獲得伊斯蘭國家的支援。
1710年,查爾斯和奧斯曼蘇丹之間的戰爭發生了巨大變化。 奧斯曼蘇丹原本決定徵召20萬軍隊前往**,但在查理的勸說下改變了主意,接到俄軍已經解散的情報,於是迅速決定進攻。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彼得一世剛剛取得了勝利,他的軍隊正處於休養階段,勉強湊齊了3人一支80,000人的軍隊。
這讓俄羅斯面對奧斯曼軍隊,面臨著用雞蛋打石頭的局面。 如果正面交鋒,剛剛贏得的勝利可能黯淡無光; 如果城門直接開啟並投降,俄羅斯的統治權將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彼得一世痛苦不堪,他琢磨了一整夜,終於在清晨給妻子嘉芙蓮寄了一封簽名的和平信。 嘉芙蓮沒有放棄,她賣掉了所有的嫁妝,向一些王子借了一大筆錢,籌集了23萬盧布,一位副總督擔任了和平大使。
蘇丹收到了金錢和珠寶,心滿意足地撤軍了。 但在離開之前,他要求彼得自毀黑海最強大的俄羅斯堡壘亞速。
雖然彼得一世非常痛苦,但他還是服從了。
蘇丹對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的狂妄行為感到不滿,並提出了附加條件:查理十二世倖免於難,並為他開闢一條安全通道,俄羅斯不能干涉波蘭的內政。
彼得一世照辦了,但查理十二世不高興。 他要求蘇丹再次向北進攻,但蘇丹對他的話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因為奧斯曼帝國無意在歐洲引發另一場戰爭。
查理十二世最終在與蘇丹 20,000 名士兵的戰鬥中投降,並移交給俄羅斯大使。 說了各種好話,查理終於認清了現實,決定與俄羅斯和解。
他被派去一些警衛和錢,在少數士兵的護送下返回瑞典。 瑞典陷入混亂,在英國聯合丹麥和普魯士組織結盟對抗瑞典後,查理重組了他的軍隊,但最終在 1717 年 12 月的一場戰鬥中陣亡,享年 36 歲。
瑞典的抵抗有些被動,很難抵抗歐洲國家的敵意。 1719年11月,瑞典議會簽署了《斯德哥爾摩條約》。
隨後,**多次進攻瑞典,摧毀了瑞典的幾個港口,最終迫使瑞典在1721年8月簽署了《尼施塔特條約》。 從那時起,**已經占領了利沃尼亞、愛沙尼亞、英格里亞和芬蘭的部分地區,其西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721 年 10 月,當彼得一世從前線返回並進入莫斯科時,道路兩旁的人群都歡呼著迎接他。 彼得聽到他成為“國父”、全俄羅斯皇帝和備受尊敬的“彼得大帝”時非常興奮。
在尾聲中,查理十二世是一位雄心勃勃的皇帝,他和晚年的拿破崙一樣,屈服於俄羅斯的嚴寒。 對於俄羅斯來說,如果不是彼得一世在 18 世紀初的不懈努力,為俄羅斯爭取出海口並帶領俄羅斯人對抗瑞典的進攻,俄羅斯將在 18 世紀末歐洲大陸出現時不復存在。
然而,我們不應忘記,在許多關鍵時刻,有許多長期被忽視的人物值得銘記。 例如,嘉芙蓮賣掉了她所有的財產,用她的金錢力量拯救了俄羅斯。
當然,俄羅斯人也應該慶幸蘇丹艾哈邁德三世是一位愛錢的皇帝,他信守諾言,不為財富而攻擊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