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坐著,數以百萬計的默哀。
1976年9月18日,追悼會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100多萬代表和北京市民參加了追悼會。
追悼會持續了幾個小時,場面肅穆,大家默默地站著,包括***將軍,雖然腿殘了,坐輪椅,但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他仍然拄著拐杖站著。
然而,宋慶齡女士是唯一乙個坐在椅子上的人,成為觀眾中唯一的人。
1893年1月27日和1893年12月26日,宋慶齡和***同時出生在中國歷史的舞台上,年齡相差只有11個月。
作為孫中山的妻子,宋慶齡一生都堅持和踐行孫中山先生“同俄聯合、同共產黨、扶農工”的革命方針,因此她對中國共產黨持積極態度,視共產黨為己任。
同樣,主席也非常尊重宋慶齡,曾多次派人或寫信向她表示哀悼,並擔心她的安危。 然而,儘管他們相互尊重,但他們從未見過面。
直到1945年8月30日,在重慶談判期間,他才第一次拜訪宋慶齡,標誌著兩國友誼合作關係正式確立。
在重慶期間,他會見了許多各界知名人士,與他們談笑風生,並發表了詼諧的言論。 然而,在宋慶齡面前,他總是表現出最高水平的尊重和禮節。
宋慶齡後來回憶說:“國民黨和共產黨談判期間,我在重慶第一次見到他時,就覺得他不僅是國家的領導人,更是全國人民的導師。 ”
宋慶齡對***的敬意溢於言表,對他評價為“全國人民的導師”。
1949年,新中國即將成立,宋慶齡兩次應邀北上參加新政協,共同建設新中國。 第一次邀請是在1949年1月19日,**和***聯名給上海的宋慶齡發了一封電報,說革命勝利的形勢已經把反動派帶到了世界的盡頭,華北將召開新的政治協商會議,中山先生的意志即將實現, 他希望她能來參加這一偉大事業,為建設新中國提供指導。
關於如何安全北上,我已經讓孟興和韓念、中華商量好了。 始終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並期待響應。 不過,當時上海局勢緊張,宋慶齡出於安全考慮沒有離開,並回信感謝主席和全體黨的同志關心,認為“靜著總比靜著好”,她將在上海與大家見面,迎接解放, 而且預計蔣介石也幫不了她,所以請不要擔心。
1949年6月19日,**給宋慶齡寫了一封信,他在信中寫道:“慶齡先生,四年過去了,我真心思念你的感情與日俱增。
現在民族革命即將取得勝利,建設和發展計畫急需商議,我派鄧英超同志前來拜見,誠邀您北上。 我們希望您能盡快來,以便您可以在附近尋求建議。
請不要拒絕,期待您的回音。 讚美大安! **1949 年 6 月 19 日。 這一次,宋慶齡不再猶豫,接受了鄧英超的邀請,一起北上。
宋慶齡到達北京時,帶領北京所有領導到車站迎接,並親自走進馬車接走宋慶齡,這在他一生中是獨一無二的。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際,宋慶齡榮幸地被任命為人民副主席。 她深情地回憶說:“人民的誕生是中國和世界歷史上的乙個重要里程碑,能成為這個偉大民族的一員,是我一生的無上榮幸。 ”
在接下來的20年裡,**主席**和宋慶齡一直保持著相互尊重的關係。 每當***聽說宋慶齡身體不好,就派醫療隊去探望; 宋慶齡得知***營養不良後,也會送補品過來補充他身體所需的營養。
**的攝影師侯波說:“主席一直對宋慶齡保持著特別的尊重,甚至可以說對其他人都毫無尊重。 ”
**的夫人王光梅也說:“宋慶齡同志一向尊敬主席,她在北京和上海的客廳裡擺滿了孫中山和她親自挑選的主席**。
而董事長的照片都是他一生的照片,看起來很近。 ”
1976年9月9日,**不幸去世的訊息傳來,宋慶齡悲痛欲絕。雖然身患重病,但她立即從上海趕到北京送行***,並親自守夜。
在9月18日的追悼會上,宋慶齡提前到了,但由於極度虛弱,她無法支撐自己長時間站立。 最終,她只能坐在椅子上。
不過,儘管如此,觀眾席上依舊只有宋慶齡乙個人。 然而,沒有人因此而對她發表任何評論。 宋慶齡對***的堅韌和深情,令人深深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