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出去買節日物資的時候,在超市和菜地裡,看到大部分50、60後的老人都在逛街。 可以說,現在的春節,得益於我們這群50後、60後,最後一批認真過年的人。
50後、60後的父母大多都走了,就算還活著,也是十歲的人,大半輩子都照顧不了自己,怎麼可能還有精力忙著假日購物。
70後、80後出生的人,大多忙於過節,基本不用擔心材料的採購,也不用考慮做什麼菜。
90後、00後對慶祝春節更不感興趣。 在他們眼裡,春節只是乙個小小的長假,與五一、國慶假期沒什麼區別,只是多了乙個吃喝玩樂的理由。
而這群年輕人正面臨著談戀愛結婚的時代,這一代人大多是想要不戀愛、不結婚、不買房、不消費的新型“四不”人群。
而且,這些年輕人大多是獨生子女,過年時上門拜訪的人大多是父母那一代的親戚,或者是下一代的表兄弟和表兄弟,因為他們平時接觸很少,幾乎處於脫節狀態,幾乎就像陌生人一樣, 所以他們之間沒有親情。
再說了,現在家裡基本上都是小家庭,平時大家都忙著工作,親戚之間幾乎不走動,已經習慣了這種樸素的生活方式。 因此,即使在節假日,他們也不願意四處走動,難得的休息時間就是每天上門探親,年輕人感到身心疲憊,太累了,不得不多花錢。
現在過節的氣氛不如以前好了,家裡人很少,今天在你家吃飯,明天去他家吃飯,大人和男女共桌,小孩子乙個人在一張桌子上,聚在一起,熱鬧,談笑風生,要吃到正月十五, 這種習俗在農村仍然保留,現在在城市幾乎不存在。
隨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育,生育人數逐年減少,家庭數量在減少,估計未來很難看到乙個大家庭慶祝春節的場景, 它可能永遠不會再來了。
50、60後,他們現在是支撐春節氣氛的主力軍,因為他們是最忙碌的人,他們要忙著買年貨,打掃衛生,蒸,炒,炸,在他們的傳統思維中,希望家人在過年時能吃到更多品種,更豐富,更美味, 貼上春聯,讓外面的家人回家時有節日的氣氛,天下煙火氣濃郁,這就是過年的味道。
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物料豐富了,平時的生活和過年的吃喝幾乎都差不多了,想吃什麼就買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衣服。可惜過年不准放鞭炮,人家也不喜歡去親戚家。 生活是美好的,但人情味淡,過年的味道沒有那麼濃。
朋友們,你們認為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