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翔老師曾經說過:其實,人很難擺脫自己的偏見,有時候偏見比無知更可怕,因為無知的人承認自己的無知,所以他們不會輕易做出判斷。 但是有偏見的人是自以為是和自以為是的,所以很容易做出判斷
我曾經覺得這句話很透徹,但我無法真正理解它。 直到我最近讀了福斯特的《印度之旅》,我才意識到,我們每個人都帶著偏見與世界互動,但有些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有些人卻沒有意識到。
多年前,於秋雨出版了一本名為《文化之旅》的書,其中有一節“印度,我拒絕說它很美”,這一段網路上充斥著很多說法,讓我們有一種民族自豪感,這個國家的人不如我們,骯髒、凌亂, 窮人是印度的代名詞(如果你有興趣,可以自己搜尋一下,網際網絡上有很多)。
我這麼想了很久,但讀完《印度之旅》後,我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膚淺和狹隘。 其實,世界上沒有一件事可以用標籤來形容,即使有,也只是道聽途說。
我第一次知道福斯特,是在歐麗娟先生講紅樓夢的時候,推薦了《**面看》,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印度之旅》。 我心裡還在嘀咕,福斯特怎麼能像毛姆一樣大膽,一開始就說一堆廢話,不怕讀者跑路呢?
當我看到第七章和第八章時,我意識到主線是什麼,其實故事並不複雜,但通過福斯特的描述,昌迪拉普爾市的風景展現在我的眼前。 同時,作者也向讀者展示了當時印第安人生活的現狀。
優質作者名單 當我再次回頭看時,我發現作者一開始並沒有胡說八道,他說的每一句話對後續的內容都非常有用,比如開頭一段的第一句話:昌迪拉普爾除了位於 20 英里外的馬拉巴爾洞穴外,沒有什麼可誇耀的。故事的高潮發生在這裡,乙個年輕的印度男人阿齊茲帶著兩個正在印度探親的英國女人,乙個是摩爾夫人,另乙個是奎斯特小姐,去參觀馬拉巴爾洞穴。 摩爾太太選擇在山腳下休息,因為她要爬山,而奎斯特小姐很困惑,因為她剛剛和乙個從英國來到印度當地方官的男人訂婚,雖然她和阿齊茲一起爬山,但她一直在想著自己的婚姻。
奎斯特小姐心不在焉,於是她問阿齊茲關於婚姻的事情,她問阿齊茲是否愛她的妻子,她娶了幾個妻子這些問題顯然太私密了,而且由於當時一夫多妻制在印度不再流行,阿齊茲作為一名大學生感到被冒犯了。
匍匐到中間,阿齊茲走到一邊抽了一根煙,以緩解他的鬱悶,留下嚮導和奎斯特小姐分開等待。 當他回來時,他發現奎斯特小姐不見了,因為那裡有很多洞穴,他焦急地到處張望。 但是當他從乙個洞穴裡出來時,他發現奎斯特小姐在另一位英國女士的車裡走了。
當阿齊茲回到城裡時,他因涉嫌侵犯奎斯特小姐而被捕。
當時,印度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人在印度享有許多特權,印度人尊重英國人,他們渴望英國人尊重他們,但他們覺得沒有這種可能。
而英國人對印度人充滿了各種刻板印象。 在當時的印度人眼中,乙個英國男人來印度兩年,對印度人充滿了偏見,而乙個英國女人只需要半年時間。
但是這群英國人也有例外,其中一位就是菲爾丁先生,他是學校的校長,他長期沒有對印第安人抱有偏見,他願意與印第安人保持良好的關係,他願意相信事實,而不是認為印第安人天生有罪。
庭審的最終結果是什麼,在整個案件的發展和推進過程中,人性的善惡、從眾心理都展現得淋漓盡致,在閱讀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別人,也看到了自己。 作為讀者,我是乙個局外人,但我不是用偏見來評判這個世界。
另外,我覺得這本書除了寫人性和種族之外,還有一大亮點就是講的是奎斯特小姐和羅尼先生的婚姻,對於婚姻戀愛時期的女性來說,是很好的指導和參考。
奎斯特小姐來到印度,想看看羅尼在工作時是什麼樣子的,以及他是如何與印度人打交道的。 當她到達印度時,她發現羅尼先生對印度人很粗魯,並且有各種負面評論。 她說她想體驗真正的印度,羅尼認為沒有必要找麻煩。 奎斯特小姐知道她不太喜歡羅尼,但她在與羅尼分手後不久就與羅尼先生訂婚了。
奎斯特小姐非常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辦。
摩爾夫人作為羅尼的母親,奎斯特小姐未來的婆婆,對感情婚姻有著豐富的經驗,她理解奎斯特小姐的困惑,她選擇保留自己的意見,並且有很強的邊界感。
奎斯特小姐和羅尼的關係也是乙個很有意思的線索,所以這裡就不多劇透了。
此外,書中還有很多金句,非常發人深省,僅舉幾例:
當我們認為合適時,生活永遠不會給我們所需要的一切。 冒險確實會發生,但它們永遠不會如承諾的那樣到來。 ”
生活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如此無聊,根本不值得談論。 ”
在工作或社會義務的繭中休眠,人類的靈魂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休眠狀態,雖然它可以記錄快樂和痛苦的區別,但它不可能像我們假裝的那樣活躍和警覺。 ”
福斯特非常善於寫作,將小事融入到殖民與殖民的矛盾中,跳出***向我們展示英印互動的各種真實細節。 有人說這本書也有偏頗,我不否認,但除了百科全書、新聞等內容外,大部分內容都帶有作者的價值觀和偏見,但這些並不妨礙《印度之旅》這本書的優秀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