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二年(905年)九月,吳國主楊興密察覺到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於是召回長子楊武,打算讓他繼承江淮地區的統治權。 在和平年代,這種父傳子的做法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在那個分裂紛爭的時代,楊興密並不確定自己的兒子能否順利繼承皇位。
自從來到江淮之後,楊興密幾乎一生都在為地而戰,既沒有機會統一內部建立楊家獨立統治,也沒有時間好好訓練兒子,讓他順利前行。
雖然楊興密成為吳國的王,並控制了揚州等幾個地方,但其他州縣大多被劉維、陶雅等地方勢力控制。 儘管有親勢力的威懾,但在唐末五代的動亂中,這些親軍隨時可能背叛,誰也無法保證忠誠。
因此,楊興密及其政權一直面臨著內外攻擊的兩難境地。 楊星密地處江淮地區,四周敵澎湃。 為了生存,不得不派出幾位將軍在多條戰線上作戰。 戰爭期間,將領們的勢力空前擴張,各自勢力勢必形成,楊武內部的封建小城開始出現。
可以說,楊興密留給兒子的,是弱小的朝廷和一群隨時可以造反的封建小城。 楊星密在世的時候,他們還是能聽從命令的,一旦楊星密死了,楊武的威望自然很難壓制住他們,吳國必然會分崩離析。
在楊興密死前,這樣的徵兆就已經出現了。
同年10月,楊武抵達廣陵。 作為楊興密的長子,楊武自然繼承了皇位。 然而,長期跟隨楊星密的淮南節度法官周寅認為年輕的楊武沒有說服力,建議將武王的位置交給淮南節度的副使者劉維,等楊武等人成熟後再歸還給他們。
歷史上有爭奪權力的常見例子,但沒有放棄權力然後回歸的案例。 淮南節度副使劉偉缺乏楊興密的威望和能力,也不是楊家的血脈,周容的提議無異於脅迫,相當於其他朝代的叛亂。
不過,楊星密並不在意,就連其他將領也沒有表態,這說明他們即使沒有和周密謀,也持有類似的觀點。 再加上楊興密的無所作為,很明顯,楊武已經走向了封建鄉鎮結盟的趨勢,甚至出現了公開提拔結盟領袖的局面。
劉維雖然能力不足,威望不足,但周宷等人需要這樣乙個名聲不佳的人,這樣才能取消楊氏一族的權力,同時在弱主之下自由發展。 他們更傾向於在楊氏家族的控制下謹慎行事。
楊星密難道沒有注意到這些跡象嗎? 事實上,楊興密早就打算削弱封建城鎮,晚年主動與周邊政權調和,目的是集中力量縮小封建領地。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重病,使割封領地的計畫落空了。
更糟糕的是,他的後代還在前線,無法及時回來幫忙,他孤軍奮戰,更是難以為兒子留下忠心耿耿的輔臣。 關鍵時刻,身邊的左右牙讓徐溫和張浩站出來扶著楊武,但他們的動機並不完全是出於好意。
一方面,徐、張二人都不是淮揚圈子裡的人,無法融入淮揚圈子的核心,只能依附於楊家。 他們之所以支援楊武,主要是因為擔心封建鎮的代表劉維登基後會失去權力。 更何況,楊武根基薄弱,已經成為了理想的傀儡。
所以,在五代亂世,所謂的忠心難以維持,但在這種情況下,楊星密又有什麼選擇呢? 他們只能暫時信任。
11月26日,楊興密去世,年僅20歲的楊武在徐、張徐的支援下登上了皇位。 但兩人在楊星密死後立刻就變臉了,不僅濫用職權,還培養了一大批親信,說明他們一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
根據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的說法,楊武軟弱無能,沉溺於不道德,最終激怒了張浩和徐溫,導致自己死亡,而他的失敗完全是自己造成的。
少爺要想繼承皇位,首先要樹立威望。
其實,楊武並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面對困難,他不想縱。 在登基初期,他立即任命了自己的宣州小隊組建了新的衛隊,這引起了新任宣州刺客王茂章的不滿。
王茂章是楊武初期的名將,在青州擊敗了朱溫的侄子朱攸寧,甚至擊退了朱溫的親軍,就連朱溫都稱讚他的能力。
如果王茂章直接反叛,以楊武當時的實力,根本無法反抗。 但楊武也有自己的策略,那就是通過制衡來對抗王茂章,而制衡他的人,正是曾經和他一起遠征的黑雲京城的前任統帥李健。
李健是楊興密的老兵,與楊興密關係密切。 但正因為如此,儘管他有軍事功績,但晉公升還是很慢,因為楊興密急需忠於自己的後代,以震懾地方,他並沒有輕易派他們出去打仗。 因此,直到楊興密去世,李堅都沒能成為國家刺客。
而那些不如他成功的將領,乙個個都有了自己的領地,他自然是嫉妒心。
楊武能夠妥善利用李堅,與楊興密的安排無關,主要是因為楊武的慷慨,直接任命李堅為滁州團的訓練特使,滁州團是唐末期真正的乙個國家的軍政都督,滁州是乙個人口眾多、食糧豐富的好地方, 李健自然感激不盡。
王茂章自然知道李劍的戰鬥力,尤其是他對黑雲都的恐懼。
他們為什麼這麼害怕黑雲? 魏伯鈞強嗎? 黑雲都箏和魏伯鈞的牙兵銀槍節說,雖然只有五千人,但都是精銳,他們的前身是孫茹的軍隊。
所以,當楊武介紹李堅,發生內叛時,王茂章毫不猶豫地放棄了宣州,投奔了吳越王錢表,宣州的士兵也跟著楊武。
有了李健的支援和王茂章的離開,楊武暫時穩住了陣地。 隨後,周被處死以確立自己的權威,至於被扶持的劉偉,則因為無能,缺乏威望,直接被楊武貶低。 通過這些舉措,楊武初步確立了自己的權威。
但隨後,楊武變得不耐煩了,他本該穩步消滅徐、張的勢力,可是他採取的措施太過激進。 他沒有利用徐和張之間的矛盾來分裂他們,而是將他們團結起來。 由於內部無法穩定,他急於向外部擴張以獲得權威。
天佑四年(907年)四月,梁王朱溫廢唐獨立,開元開平,但楊武繼續使用天佑之名。 朱溫不滿,命令駐紮在湖南的馬尹進攻,但馬寅的楚國弱小,百姓疲憊,不敢輕舉妄動,便派人假裝隨意進攻對付。
這激怒了楊武,他認為這是馬��的挑釁,立即組織了一支大軍進行遠征。 這次遠征的候選人不是別人,正是楊氏政權的後裔李神夫團,他要西進。
李神府是楊興密的兒女,對楊興密極為忠心耿耿,死後將軍隊交給了屬下劉存,可以說是楊武為數不多的值得信賴的軍隊之一。
不過,劉存的初攻並不理想,楊武急於獲得智慧,派陳志增援。 陳志新也是楊星密的將領,對楊家極為忠心耿耿,但楊家最依賴的兩支作戰力量,卻被楊武輕易地調往西邊,在岳州戰線長期消耗後,楊武一下子失去了兩支重要的支援力量。
黑雲都西征馬楚期間,楊武與黑雲都矛盾不斷。 楊星密雖然重用了黑雲都,但他並沒有完全信任其統帥,最終用自己的將領取而代之,比如徐溫、呂世州,這無疑會削弱黑雲都的戰鬥力。 此外,由於楊武與徐溫、呂世州關係不佳,在他統治期間進一步被邊緣化。
在征服馬楚時,楊武只是利用黑雲都的名聲來嚇唬馬。 不過,由於陸世舟與楊武有過假期,再加上楊武的猜疑,陸世舟一怒之下直接投靠了馬,楊武對黑雲渡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現在楊武手頭還有一位靠譜的將領,那就是秦飛。 秦飛是楊興密的忠實追隨者,無論是文職還是軍民,被楊興密安排在嵊州(今南京)坐鎮,顯然是希望他能協助楊武。
但楊武顯然沒有把他當回事,在馬楚被攻的同一年,奪取江西的鐘川病逝,父母和養子之間爆發內亂,給了楊武趁火搶劫的機會。
對於秦飛來說,征服江西似乎只是一趟,但楊武還是不放心,將自己在廣陵城的衛隊派往東半元軍體驗,在軍隊的壓力下,江西忠迅速投降,這也使楊武的領土翻了一番。
在領土擴張的名義下,楊武開始囂張跋扈,認為自己已經超越了父親楊興密。 不過,忠於楊氏的三軍,都是在外面戰鬥,黑雲不可信,徹底剝奪了楊武內部的控制能力。 然而,楊武卻不以為然,反而更加沉迷其中。
除了打獵,楊武還喜歡打球。 為了能夠在晚上玩,他花了很多錢製作了巨型蠟燭,這需要不止乙個人來撿。
更可笑的是,為了獲得更大的比賽場地,他把最後的護衛隊搬出城外,為自己騰出發揮的空間,完全忘記了身邊的徐和張。
天佑五年(908年)5月,徐、張二人趁機密殺楊武,瓜分楊武,後投向後梁。 失去知己的楊武很快就被殺了,隨後楊氏家族的其他親戚也被大規模殺害,在江淮待了多年的楊家勢力徹底失去了實權。
僅僅幾年後,徐溫再次殺張浩,完全控制了軍政權力,最後養子徐志和篡奪吳國建立了南唐王朝,徐志和改名李煜,可以說南唐王朝是在楊武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說實話,楊武的前幾步還算中規中矩,很快就確立了自己的權威。 但他忘記了潛在的內部危機,知道周圍有潛在的威脅,但他被外部擴張的**所迷惑,主動派後代參戰,卻沒有在身邊留下任何防禦,最終死在了內亂之中。
楊武其實是十國第五代中第乙個失國的君主。 對於五代十國的統治者來說,楊家二代的流失,就是要先在裡面安頓下來,才能出門,但五代的英雄們卻從未真正吸取過教訓,總是被開疆拓土的榮耀所籠罩, 忽視內部安全,並不斷重複這些錯誤。
楊武的教訓,五代男高手從未真正吸取過教訓。
從朱友貞到李存軒,從劉成友到郭偉,從柴榮到趙匡胤,他們都死於內亂。 真正明白這一點的,是宋太宗。
宋太宗晚年留下的一句話,透顯出深刻的洞見:外險雖重,但總有防備餘地,唯有內奸難,對皇帝來說,這是最大的威脅,我們應該時刻保持警惕。
宋太宗能夠笑到最後,絕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