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務員的培訓以女性為重點,基層制度成了“女兒國”。
在這個時代,找到乙份穩定的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 無論年輕人是否“持久”,前幾代人越來越不可能在乙份工作上工作到退休。 對於今天的農民工來說,把工作當作職業來追求現實嗎?
不管一般畢業生學歷低,哪怕你從985學校畢業,在網際網絡行業當過程式設計師,也會面臨尷尬的局面。 大公司在招聘時不再檢視 35 歲以上候選人的簡歷。
即使你剛畢業就加入一家公司,到了中年,你也容易因為各種原因被排擠和解雇。 難怪很多優秀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追求“利潤第一”,並被錄取。 但總體而言,女性似乎更為突出。
女性主導新公務員培訓 在江西,一位網友分享了某地方新公務員參加培訓的場景,並對此感到驚訝。 在他們正式穿上工作服之前,他們需要接受領導的培訓,學習必要的知識,以確保他們能夠盡快適應工作。
然而,她注意到乙個“奇怪”的現象,即幾乎所有參與培訓的公務員都是女性。 在這些排座位上,只有一名男性。 事實上,這並不是乙個孤立的案例。
她指出,在過去五年中,在她所在社群的分割槽單位招聘的14名機構工作人員中,只有2名是男性。 問題的關鍵在於,女大學生一開始很有上進心,也很勤奮。
然而,工作後不久,她懷孕並休假。 由於建制工作在福利方面比私營部門更有優勢,女性在工作中更容易變得“隨意”,只想混在一起,對工作任務不夠認真。
他們更容易變得“隨便”,他們只想混淆時間,如果可以的話,就把工作任務推開,如果可以鬼混,就不要太當回事。 從個人角度來看,在懷孕期間保護自己和放鬆是照顧自己的標誌。
然而,從工作場所的角度來看,這樣做意味著其他同事需要分擔更多的工作任務。 在一些管理比較鬆懈的單位,打卡後也很難見到員工,他們可能有理由認為別人有義務照顧她。
這使得其他同事,尤其是男性和其他女性同事,不得不承擔這些額外的任務。 因此,這位網友認為,在招聘公務員時,應該對性別比例進行一定的調整,以保證工作效率。
成為基層系統內“女兒國”的原因 對於是否應該對系統內招聘中的性別配額進行一些限制和調整,當然存在很大的意見分歧。 也有人贊同上述網友的觀點,認為應該調整一下。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男性在公司裡已經比較受歡迎,女性結婚生子被限制。 在這種情況下,質疑性別配額的調整就太“低人一等”了。 這個問題留給評論區網友進一步討論。
然而,基層系統中的女性明顯多於男性,逐漸成為“女兒國”。 這有很多實際原因。 首先,文科專業的女性更擅長進入公務員隊伍,文科專業的男女比例不平衡。
很多上過高中的人都知道,乙個文科班可能有40個女生,男生只有七八個,一般都是正常的。 此外,即使是科學領域的女性,在面試中也往往更注重細節,更善於理解考官的意圖,以給出更好的答案。
其次,社會對男女的不同期望也導致了父母對男女子女的培養方向的差異。 在國內,在許多家庭中,仍然普遍存在著一種傳統觀念,即男性應提供物質支援,而女性則主要生育。
因此,即使是月薪4000元的同乙份工作,男性賺到這個數額也可能算是“普通”,而能掙到這個數額,工作模式比較穩定的女性,也算是有優勢的。 這是因為他們能夠更好地照顧家人。 在相親的時候,兩者的價值差異是顯而易見的。
最後,基層工作通常需要更多的耐心和與群眾的有效溝通; 在這方面,大多數女性天生就有優勢。 例如,女性在體制外的職業中佔主導地位,如空乘人員、服務員、銀行大堂導遊等。
在體制內,責備往往是“辛苦”的主要來源 很多人羨慕體制內工作的生活。 相較於私營部門的高強度工作,隨時可能受到批評,體制內的工作顯然要容易一些。 然而,通常是精神壓力導致系統內員工的疲勞。
體制內的員工經常互相推卸責任,推卸責任,逃避責任。 本應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或者一項可以通過簡單努力完成的任務,人們常常擔心,如果出了問題,就會有問責制。 有些人害怕承擔責任,害怕將來會被要求反思和改進。
此外,很多人在處理大事小事時,都喜歡用自己的策略,展現出自己“心機多端、有前途”的一面。 因此,在體制內應聘工作時,不要太理想化。
尤其是那些出身普通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他們家裡沒有人可以提供指導,只能靠學歷進入體制。 通常,這些學生可能需要做相對艱苦的工作。 當然,無論如何,這通常仍然比在系統外工作要好。
【話題】您如何看待“女兒國”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