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夏天,溫魏埠的幾名記者乘火車北上齊齊哈爾。 在火車站,他們發現解放軍正在裝卸物資,還聽說王明貴將軍的部下在這裡忙碌,王明貴將軍本人也在這裡!
於是,這些記者迫不及待地下了火車,希望藉此機會一睹王明貴將軍的風采。 乙個月前,他們出席了李立三在哈爾濱解放區召開的記者招待會,李立三在會上熱情洋溢,特別提到了王明貴上將,稱讚他是“東北抗日聯優秀將領”。 ”
王明貴,乙個看似不修邊幅的赤腳將軍,其實是日軍心中不可逾越的噩夢。 他樸素的衣著和不拘小節的形象,讓記者們傻笑,卻不知道,他就是那個讓日軍心生畏懼的“兇匪”。
在《啊,滿洲》的回憶錄中,日軍用“兇猛”二字來形容他,足以看出他心中的影子深邃。
王明貴:東北抗日英雄,他的英勇事蹟讓日本鬼子都心生畏懼。 王明貴1910年出生於吉林省伊通縣乙個欠地主高利貸的貧困家庭。
為了還債,他於1931年去了黑龍江省塘源縣的乙個礦山。 在那裡,他日以繼夜地工作,希望能找到一塊"狗頭金"。
然而,此時的東北已經被918事件迅速淪陷,就連小小的葛津河礦也未能倖免。
1933年春,葛金河礦被日本侵略者強行占領,王明貴作為乙個熱血的中國人,決心不為敵國服務,於是逃離了礦井。
然而,東北三省雖然土地肥沃,但日本的爪牙卻無處不在,王明貴迷失在茫茫的雪原中,不知何去何從。 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他遇到了乙個抗日游擊隊員。
於是,王明貴毫不猶豫地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雖然他以前從未拿過槍,但他已經習慣了拿著用來淘金的篩子,而且他天生就有戰鬥的天賦。
僅僅兩年後,在經歷了炮火硝煙的錘煉後,王明貴就成為了東北抗日聯的一名優秀戰士。
在東北抗日聯軍的艱難歲月裡,軍人王明貴以頑強的意志和英勇的行動書寫了一段傳奇的歷史。 1934年,他在湯原縣平津河保衛戰中不幸負傷,巨大的衝擊波將他高高拋起,重重地砸進了戰壕。
雖然他的大腦中嵌入了幾塊彈片,但在當時醫療條件不發達的情況下,他設法活了下來。 1936年休養歸來,得到難得的學習機會,被送到東北抗日盟軍政治軍校學習。
這所學校由東北抗日聯軍的創始人和領導人之一趙尚志將軍領導,這次學習機會對王明貴來說無疑是一次寶貴的經歷。
在四個多月的求學生涯中,王明貴烈士第一次接觸到***同志的游擊戰術。 當時,“敵進我退,敵駐擾我們,敵累我打,敵退我們追”的16字公式,讓王明貴迅速掌握了這一戰術的要點。
如果王明貴只是機械地模仿,那麼他就無法承受日本鬼子對他的敬畏,就好像他是古代魔神一樣。 他利用東北的地理和氣候特點,總結了“八打”和“八不打”的十六項原則。這些原則不需要詳細解釋,但可以如此迅速地吸收游擊戰的核心,並能靈活地運用到實戰中,不拘泥於教條,懂得因地制宜。
在東北白山黑水,王明貴從軍校歸戰場後,上級給他一項重要任務,讓他擔任新成立的東北抗日盟軍第六軍第八團團長。
從此,他開始探索自己獨特的戰術風格,這為他日後帶領士兵在鬼子的包圍下一次又一次地來回奔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王明貴以變幻莫測的游擊戰術,嚇壞了日本鬼子。
面對日軍的圍剿,東北抗日聯軍迫於黨組織內一些人叛逃敵人的壓力,被迫逃入山區,生活環境更是雪上加霜。
不過,王明貴和他的戰士們並沒有屈服,他們仍然活躍在前線,善於隱瞞行蹤,經常在敵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發動突然襲擊,打了他們乙個措手不及,然後迅速撤退。
據王明貴回憶,那段時間,鬼子吃什麼就吃什麼,鬼子吃什麼都能吃,關東軍的倉庫和汽車都是他們的補給,氣勢浩大,氣勢浩大,氣勢磅礴,令人嘆為觀止!
1940年是東北抗日同盟戰士充滿挑戰和困難的一年。 由於叛徒程斌的背叛,日本關東軍掌握了楊景宇將軍及其部下的行蹤,開始了殘酷的“十字軍東征”行動。
楊靖宇將軍果斷指揮,命令部下分散躲藏。 可是,他沒想到,自己親手訓練的警衛排長張秀峰,竟然背棄了他,帶著警衛排向敵。
面對圍城和大批被獵殺的日本鬼子,楊靖宇將軍身邊只剩下幾個忠心耿耿的士兵。 雖然人數不多,但他們仍然堅定不移地與敵人作戰。
然而,傀儡排長趙廷熙的告密,卻讓楊靖宇將軍陷入了絕境。 雖然他堅決拒絕投降,但他還是在一棵大樹下結束了自己的英勇生命。
他的犧牲讓無數人惋惜,也讓我們更加珍惜今天平靜的生活。
楊靖宇將軍英勇犧牲後,王明貴將軍並沒有因為挫折而放棄革命事業。 同年,他在克山打了一場驚天動地的戰鬥,以重振那些陷入低谷的人的士氣。
克山縣地處黑龍江省松嫩平原中心,視野開闊,游擊隊很難有藏身之地。 因此,日軍松了一口氣,將這個地方設定為補給基地。
這裡駐紮著100多名日本警察,這裡還盤踞著乙個偽軍團。 本來是日本關東軍駐紮在這裡,但此時日軍和蘇軍在野門館地區交火,大量日軍主力向西轉移。
雖然科縣日魔的兵力大減,但此時王明貴率領的第三支隊只有一百二十多人,攻打科縣無異於用雞蛋砸石頭。 面對這樣的局面,王明貴找到了附近由馮忠雲、卞鳳翔率領的第九支隊,擔任總司令,決定拿下日本人所說的“滿洲國鐵仗,克山縣為典範”。
在王明貴的帶領下,克山縣的地下組織成功摸清了日本傀儡軍在整個克山縣的分布情況。 為了保證戰鬥的勝利,王明貴先派兵偽裝成偽軍巡邏進入克山縣城,直接砸碎了偽軍總部。
隨後,王明貴整合第3、第9支隊的兵力,結合外外,成功拿下了克山縣。 在克山縣,王明貴帶領士兵來到克山監獄,釋放了所有囚犯,包括愛國人士和無辜的囚犯。
王明貴答應,願意回家的可以自己離開,留下來抗日鬼子的可以拿到**加入抗日隊伍。 此舉大大提公升了王明貴部隊的威望,100多人當場加入抗日隊伍。
然而,駐紮在城西的日軍駐軍聽到訊息後卻動了,這是駐軍克山的骨幹。 不過,王明貴始終遵循“十六條原則”,其中最重要的是不打不確定的仗。
因此,他沒有冒險將戰士的生命置於危險之中。
王明貴攻打克山縣前,曾帶領部下到國外休養,並得到國際共產主義的援助,裝備整齊嶄新。 進入克山縣後,他的第乙個任務就是去倉庫補充火力,依靠傀儡軍事防禦工事,設定密集的火力點,防止日軍增援。
當日軍乘車前來增援時,迎接他們的是兩名機槍手的猛烈火力,摧毀了三輛汽車,殺死了 20 多名日本士兵。
據我們的記載,王明貴率領士兵俘虜了100多名傀儡兵,繳獲了4門迫擊炮、1000多支步槍和數十萬發子彈。
就連被譽為“模範”的克山縣城也被攻破,王明貴在東北地區聲名鵲起。 當時,日本人把延安和莫斯科的王明貴和史達林列為三個惹不起的人,這也顯示了當時東北日軍對王明貴的敬畏。
可是,就連王明貴,也曾在這群豺虎豹般的日本鬼子手下吃過苦頭。
解放後,王明貴將軍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庫楚河之戰,讓記者感受到了他眼中的凶狠。 雖然他平時和藹可親,但一旦展現出氣勢,就足以讓記者感到害怕。
記者趕緊向他道歉,將軍的態度變得軟化了。 他說,在大慶安嶺期間,他與日本鬼子打了十六場仗,除了庫楚河,沒有一場讓日本鬼子佔便宜。
那麼,王明貴將軍在庫楚河之戰中吃了多少苦,以至於解放後依然執念呢? 這要從攻占克山縣說起。 日軍集結關東軍兩萬餘人組成十字軍,以飛機和大炮掩護,包圍和剿剿王明貴率領的第三支隊。
這一次,王明貴的對手不再是克山郡的千傀儡軍,而是兩萬精銳的日本關東軍。
王明貴率領的第三支隊遭到日軍關東軍的襲擊,被困在東北的冰雪之中。 這些騎馬騎兵在熟悉的地形上機動性極強,但如果提前被敵人伏擊,那麼再多的人也無法應付。
為了對抗第三支隊,日本關東軍賄賂了鄂倫春人,鄂倫春人是世代居住在這裡的獵人,對地形非常熟悉。 他們穿著雪白的狍子皮狩獵服,一旦隱藏在雪地裡就很難被發現。
在鄂倫春族人的帶領下,日本侵略者成功伏擊了王明貴和他的第三支隊,經過一番血戰,第三支隊四散而逃,只有王明貴和二十多名士兵成功突圍。
然而,他們遭到了鏟田突襲者的密切追擊。 在這生死攸關的時刻,王明貴做出了乙個出人意料的決定,他帶領士兵們調轉馬頭,拔出軍刀,向身後的日軍衝去。
在那場生死之戰中,王明貴將軍率領的反聯騎兵隊與日軍的鐵鍬野戰遠征隊決一死戰。 雖然一度被強敵包圍,但王明貴果斷率領隊伍向日本侵略者的心臟發起衝鋒,以英勇的行動和非凡的機智,成功突破了包圍圈,保住了革命的火焰。
在這場戰鬥中,雖然隊伍中有十三名隊員英勇犧牲,但王明貴記住了他們的名字,他們的犧牲沒有白費。 在負責突圍的過程中,黑桃遠征隊隊長德次郎斯帕羅塔德次郎、副隊長伊澤壽一、偽警察隊長劉林全部陣亡,王明貴將軍用實際行動向小鬼子們展示了什麼是真正的勇者,什麼是真正的智慧。
東北抗日聯軍騎兵在庫楚河血戰後,王明貴率領殘餘部隊前往蘇聯。 在這裡,東北抗日盟軍有三個名稱,分別是東北抗日盟軍教學旅、東北抗日軍國際旅和蘇聯遠東紅旗步兵第88旅。
這三重數字,表明這支長期在東北奮戰的部隊已經不再孤軍奮戰,他們身著蘇式軍裝,繼續在遠東的反法西斯戰場上英勇殺敵。
王明貴在蘇聯擔任國際旅第3訓練營營長,在那裡他結識了後來的朝鮮領導人金日成。 當時,金日成和王明貴都在國際第88旅,金日成是營長。
甚至在金日成作為朝鮮領導人訪華時,王明貴也興奮地走上前去,摟住金日成的脖子。 丞相見此招後沒有說什麼,只是私下批評道:“王明貴同志,你以後一定要注意外交禮儀,你的戰友現在是乙個國家的元首,不是抗日聯的營長。 ”
後來,金日成回國後,又從馬車上送了兩個蘋果給王明貴,分給了軍隊的士兵。
日本平民眼中的王明貴:中國將軍的仁義形象 1942年,東北的日本侵略者集結兵力清剿抗日聯軍,先是趙尚志將軍陣亡,隨後王明貴在庫楚河血戰。
日本侵略者除了增派大量關東軍外,還將數十萬平民遷往東北,被稱為“先鋒團”,企圖蠶食肥沃的黑土。 面對這種情況,東北抗日聯逐漸意識到,在敵佔區直接建立根據地已經不可能了,只能通過滲透和地下情報工作與蘇軍合作,與日本侵略者作戰。
在這一戰略的指導下,王明貴率領一隊士兵在黑龍江塘王河一帶開展活動。 他們頻繁出動,戰鬥的具體結果無法證實,但從日軍侵華回憶錄《啊,滿洲》中可以看出,他們在唐旺河地區的活動,讓日軍感到緊張和煎熬。
在描述王明貴和他的抗日小隊時,北里流寫道:“在諾民河和唐王河之間,是兇猛的'土匪'的巢穴......奉命在這裡發展,我感覺自己就像是'在火裡摘栗子',這種生活隨時可能像露珠一樣消失在唐王江岸邊。 ”
雖然北里累得“血肉累活”,為皇帝“幾乎暈倒”,但日軍最終並沒有動用唐王江岸邊的木材。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日本法西斯無條件投降,次日,蘇聯紅軍逮捕了準備逃往日本的傀儡皇帝溥儀,偽滿洲國被殲滅。
最終,王明貴將軍帶領士兵們度過了漫長的夜晚,迎來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勝利的曙光。 隨著日本侵略者的失敗,數十萬從日本遷來的貧苦農民“先鋒團”被遺棄在東北,日軍沒有多餘的力量,也無意將他們帶回中國。
當東北日軍的據點被一一占領時,這些日本僑民立即四面八方逃竄。
日軍占領東北時,中國人連一口公尺飯都吃不下,只能靠日本鬼子發的“復合面”來充飢,就是一半雜糧和一半公尺糠和鋸末的混合物, 這不能稱為穀物。
現在日本鬼子已經投降了,被俘的日本士兵被關在牢房裡,只剩下日本僑民和中國人民和蘇聯士兵的憤怒和仇恨。 日本先驅團的一些成員遵循傳統,領主被敗下身亡,被切腹自殺,甚至先殺了妻兒,再挑活下來的孩子,最後被切腹自殺。
大多數日本僑民都想生存並南下,但其中一些人被先驅團成員擅自炸毀,導致數以萬計的日本僑民被困。 中國村民回憶說,蘇軍到來後,日軍開始成片死亡,僅在方正縣附近就有5000多人死於自殺、飢餓和傳染病。
在哈爾濱和齊齊哈爾,蘇聯紅軍遇到了一批日本先鋒團的逃亡者,其中大多數是老弱的婦女和兒童,他們遭受了重大的財產損失,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困難。
又餓又冷,他們找到了當地的解放軍駐軍,希望能得到一些補給。 他們受到一名副指揮官的接待,他對這些日本人說:“雖然我們是敵人,但婦女和兒童沒有錯。
戰爭結束了,你可以回到日本,過上平靜的生活。 然後他慷慨地為他們提供了 600 件棉襖和一批食物。 幾十年後,當其中一名日本人古川敬一接受採訪時,雖然他已經六歲了,但他仍然清楚地記得副司令員是一位“仁慈的將軍”。
這位副司令員就是王明貴將軍。 如果知道自己在抗日戰爭中被日軍視為“兇猛的土匪”,但勝利後卻成了日本人眼中的“仁武大將”,他會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