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埃利斯(Pete Ellis)在90天的假期後沒有向海軍陸戰隊總部報到,也沒有人聽說他在歐洲露面。 當負責行政事務的官員向上級報告時,他得到的答覆是:“延長休假。 這一決定一直持續到次年10月。
埃利斯的實際目的地是密克羅尼西亞。 1921 年 8 月,他從三藩市乘船前往澳大利亞,然後訪問了薩摩亞,可能還訪問了斐濟。 回到澳大利亞後,埃利斯獲得了進入日本託管地的簽證,然後經菲律賓前往日本。
埃利斯的效率不是很高,直到1922年7月底,他才乘坐客輪“傑克遜**”從馬尼拉抵達橫濱。 抵達後不久,他在橫濱的一家大旅館臥床不起,情況危急。 不久,他被送往橫濱的美國海軍醫院。 診斷為腎炎和酗酒。 事實上,除了薩摩亞和斐濟之外,他在他所訪問過的每個國家都住院過。
兩個多月後,埃利斯即將出院,駐地的美國海軍武官要求他回國,並給了他兩個選擇:要麼乘坐**船,要麼乘坐商業班輪。 埃利斯選擇了後者。 然而,他沒有信守諾言,10月4日,他從當地一家銀行取款1000美元,兩天後出院,之後就失蹤了。
翌年5月21日,美國接到東京駐日本大使館發來的電報,說:紐約雷克託街2號休斯**公司代表,厄爾H埃利斯,5月12日在卡羅琳的帛琉去世。 如何處理他的屍體和財物,日本**正在等待美方的指示。
埃利斯的突然去世在美國引起了轟動。 在外界的反覆追問下,休斯**的經理約翰·休斯(John A. Hughes)**休斯)承認埃利斯不是他的雇員,而是海軍陸戰隊的現役中校。在新聞界的不斷追問下,勒熱納少將不得不說,埃利斯一直在東方度假,在與他失去聯絡之前,他曾在橫濱軍醫院住院,從那時起,他的假期就被取消了。 官方記錄支援Lejeine的說法。
事後看來,埃利斯在提交關於密克羅尼西亞的報告後,一定有很多問題,包括日本人是否在這些託管島嶼上建造了軍事設施,以及氣候、海況、地形、植被、產品、居民和習俗是什麼樣的。 這促使他親自去,儘管他的健康狀況不佳,情緒不穩定,酗酒習慣。
這個秘密任務應該是埃利斯主動提出的。 早在 1912 年,埃利斯在海軍戰爭學院學習時就想前往密克羅尼西亞,那裡的島嶼仍在德國的控制之下。 日本接管這些島嶼後,不允許外國人進入,這讓埃利斯覺得這次旅行是必要的。
事實上,埃利斯在離開之前向勒瓊將軍提交了乙份正式的辭呈,沒有日期,以便在他的間諜活動被揭露並被日本人逮捕時不被海軍陸戰隊負責。 他還求助於他的老戰友休斯(退役海軍陸戰隊上校),名義上代表休斯,前往密克羅尼西亞採購椰子幹,以便為他的情報工作提供掩護。
Lejeune將軍允許他休假,也避免了棘手的官方批准程式。 1922年10月初,當埃利斯被要求結束秘密任務返回中國時,他無法接受失敗,也無法原諒自己沒有踏上密克羅尼西亞島就返回,決心完成任務,即使這會讓他付出生命的代價。
事實證明,美國海軍陸戰隊歷史上的第一次間諜任務不僅是一場公關災難,也是一場個人悲劇。 埃利斯雖然是一位天才的戰略家,但卻是最業餘的間諜。 在東道國的最後七個月裡,他仍然無法戒掉酒精,並且處於乙個奇怪的迴圈中,“收集情報——喝醉了——生病——短暫地**——再次收集情報。 他隨身攜帶地圖、圖表和電報密碼本; 不停地跑來跑去,走來走去,畫素描,做筆記; 屢次喝多了,喝醉了也經常說不出話來。 他的意圖如此明確,以至於他幾乎把“間諜”這個詞寫在了他的臉上。 這一切使日本當局既驚訝又困惑,既緊張又惱火。
1923 年 1 月,埃利斯病倒**後,他繼續乘坐一艘收集椰乾的帆船調查馬紹爾群島和加羅林群島。 他睡在甲板上,做了大量的筆記,繪製了珊瑚礁的圖表,還記錄了當地的設施、種群數量和產品。 在這些航行中,日本人指派石田博士監視埃利斯。 在一場幾乎傾覆帆船的風暴中,埃利斯的航海知識和技能使石田得出結論,他是一名海軍軍官。
四個多月後,美方得知埃利斯的死訊,並派遣橫濱軍醫院首席藥劑師勞倫斯·贊布施(Lawrence Zembsch)前往帛琉處理善後事宜。 當埃利斯在橫濱住院時,Zembusch 為他提供了**。 Zembusch 乘坐日本輪船前往帛琉。 在與日本當局交談後,他目睹並拍攝了埃利斯屍體的挖掘和火化過程,並保留了他的骨灰。 但他沒有看到埃利斯在逗留期間寫的任何文字。 遺憾的是,Zembusch在返回日本的途中病倒了,精神崩潰,並被送往橫濱的一家醫院。 醫院很快淪為關東大都會的一堆瓦礫,Zembusch 被埋葬在裡面,將他在帛琉的所見所聞都帶到了墳墓裡。 後來,裝有埃利斯骨灰的骨灰盒在瓦礫中被發現並運回美國。
1950年,韋特W韋特 W沃登)中校被派往帛琉,試圖找到關於埃利斯的神秘謎題中缺失的一塊。通過他的努力,結合其他線索,世界終於可以大致還原埃利斯生命的最後軌跡。
到達帛琉科羅爾後,埃利斯不想住在日本酒店,而是想搬到帛琉,那裡對他更友好。 帛琉人還為他娶了一位妻子,一位名叫梅塔伊的美麗女子,比埃利斯小25歲。
沃登中校會見了恩格達科·吉本。 她是已故英國人威廉·吉本(William Gibbon)的原住民妻子,現年65歲。 她告訴沃登,埃利斯是乘坐一艘日本船來到島上的。 抵達後不久,埃利斯聯絡了她的丈夫,他是當時科羅爾唯一會說英語的人。 埃利斯在他們家住了大約乙個星期。 後來,他請吉本幫他找乙個可以隱居的房子。 在與吉本聯絡後,島上的部落首領提供了一間茅草屋。
恩格爾達科回憶說,在科羅爾大約乙個半月的時間裡,埃利斯喝了烈酒、啤酒、威士忌,任何他能喝的東西。 由於身體虛弱,他的新婚妻子不允許他喝酒,也不允許賣酒的商店接待他。 有一次,埃利斯的酒喝完了,他去吉本家買點東西喝。 當吉本告訴他沒有酒精時,埃利斯砸開了牆,因為他懷疑裡面藏著威士忌。 埃利科說,埃利斯會在白天“四處走動”並檢查情況。 但她不知道他在找什麼。 他經常被日本人跟蹤。 晚上,埃利斯經常發現他們從他家的窗戶裡偷看。 他多次衝出屋外,追趕在附近徘徊的日本人。 一天早上,埃利斯“喝得酩酊大醉”,下午五點就死了。 恩格爾達科和她的丈夫為埃利斯建造了一口棺材,並於第二天將他埋葬在當地的墓地。
當地人何塞·泰勒(Jose Tellei)提供了有關埃利斯的更多細節。 1923年,寺井在日本政權下擔任地方警察局長。 他說,日本警察局長命令他嚴密監視埃利斯。 他和另外三名負責這項工作的***警官告訴他們不要戴警察徽章,要穿便服。 埃利斯的行蹤覆蓋了整個科羅爾島,包括馬拉卡勒島和阿拉卡貝桑島,但當局不允許他前往巴貝爾圖阿普島、貝里琉島或安高爾島。 埃利斯回憶說,埃利斯經常尋找科羅爾的高地,然後從那裡爬上去眺望大海。
晚上,埃利斯會安靜下來,在他位於帛琉的家中,在一間茅草屋裡,他會像往常一樣開始喝酒。 離他家不遠處,有一家店**啤酒、威士忌、日本公尺酒,埃利斯僱傭的兩個男僕,通過與店主的特別安排,總能拿到酒。 當他的病情惡化,震顫性譫妄的症狀變得明顯時,一位日本醫生試圖為他**,但埃利斯幾次趕走了他。 有時,當他的震顫譫妄發作時,埃利斯會大聲咆哮,在茅草屋裡跳來跳去,甚至有一次用胳膊撞牆。
他的妻子梅塔奧伊(Metaoi)清楚地記得他去世的那一天。 在他去世前幾天,他已經病得很重。 臨終前,埃利斯眼裡含著淚水,絮絮叨叨地談論著他在美國的家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兄弟。 有一次,他甚至向聚集在他床邊的人,梅塔伊、吉本、吉本的妻子恩格爾達科和兩名男僕坦白,他是“上級從紐約派來的美國間諜”。 ”
埃利斯死後,帛琉人在族長的帶領下參加了埃利斯的葬禮。 日本當局花了乙個多星期才將他的死訊通知美國大使館。 埃利斯的個人物品,包括各種地圖、圖表、筆記和機密電報密碼本,都被日本人沒收。 日本可能已經編寫了乙份完整的報告,但從未找到任何記錄。 然而,他們一定松了一口氣,因為當時有埃利斯的所有筆記和圖表。
當埃利斯前往密克羅尼西亞收集情報時,日美關係正處於類似於“蜜月期”的階段。 日本不僅傾向於與美國和英國合作,而且在日本海軍內部,條約派系也處於明顯的優勢。 而且,日本人還沒有開始在東道國島嶼上建造防禦工事,在他們看來,這些島嶼沒有什麼可看的,更不用說乙個蹩腳的間諜了。 可能正是因為這些因素,日本人表現出了難得的耐心,從未逮捕過埃利斯。
埃利斯的屍體被火化時也在場。 他告訴沃登中校,埃利斯的個人物品發生了什麼事是乙個很大的謎,它們被存放在**大樓裡。 當勞倫斯·贊布施先生的船到達時,特萊前往**大樓接待他。 在離開帛琉之前,Zembusch搜尋了很長時間,但始終沒有找到裝有埃利斯個人物品的箱子。
也有人還記得,當時日本當局得知埃利斯在找酒喝,於是在5月12日早上送了他兩瓶威士忌。 埃利斯很快喝掉了這兩瓶酒。 那天是埃利斯去世的日子。 有傳言說日本人在威士忌中下了毒。 但更多的人拒絕了,因為光是那兩瓶威士忌就足以殺死他,而不必這樣做。
事實上,在1915年之後,埃利斯再也無法擺脫酒精。 他以強烈的責任感工作,同時拼命地與他的惡習進行注定要失敗的鬥爭。 他為他的國家做了他能做的一切。
當埃利斯的死訊傳回美國時,勒瓊的參謀人員看到將軍已經從辦公桌抽屜裡拿出了埃利斯留下的密封信件。 沉思了一會兒後,Lejeine把信封放在菸灰缸裡,劃了一根火柴,燒掉了埃利斯未註明日期的辭職信。 就這樣,埃利斯一直是海軍陸戰隊的現役中校,直到他去世。
2004年11月,埃利斯的遺體從普拉特的格林勞恩公墓被挖掘出來,並在阿靈頓國家公墓舉行軍事儀式。
埃利斯死後,美國海軍橙色戰爭計畫的修訂繼續來回進行。 直到1933年,通過第四次兵棋推演,廣受支援的“直通票”計畫才被證明是行不通的,繞過中太平洋,直接營救了菲律賓的美軍艦隊,之後美方才正式返回雷蒙德P羅傑斯)在1911年提出了基本思想。而這正是埃利斯全力支援並通過海軍陸戰隊發動兩棲戰爭的原因,為其提供了可行的作戰計畫。 早在 1915 年,埃利斯就模擬了對**海岸的兩棲攻擊,率先將 3 英吋火炮從船上運送到岸上。 從此,登陸部隊在“船岸區”可能面臨的各種困難和風險,一直是他理論思考的重點。 在他看來,這個問題無疑是兩棲作戰的核心問題之一。 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也通過在中太平洋的一系列奪島行動證實了這一點。
埃利斯的腦海中有許多天才的見解。 例如,《密克羅尼西亞前沿基地行動》第一頁的第一句話就足以發展出一種新理論:“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和帛琉群島形成了乙個'雲',在北緯4°至12°30之間的平行線和東經134°至172°30之間的子午線之間東西走向。 埃利斯的兩棲戰爭思想強調對敵人的“島雲”進行協同攻擊,而不是在某個時間點只攻擊乙個孤立的目標。 近年來,受埃利斯上述思想的啟發,美方分析了“島雲”與島鏈的重要區別,認為島鏈某一環斷後,對整個島鏈的封鎖將失效; 另一方面,“島雲”具有互聯互通、統籌協同的功能,攻防兩端都遠比“島鏈”更加堅實可靠。 一些人已經將埃利斯百年前關注的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一帶理解為“第二島鏈外圍的島雲”,並開始從大國競爭和戰略防禦的角度審視這一地區的戰略價值。 或許,這也可以看作是對埃利斯兩棲作戰理念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