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王磊)近日,德國經濟研究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3年德國對華直接投資同比增長4%3%至119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外資是否“逃離”中國? 德國的情況顯然並非如此。 不僅是德國,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2023年法國和英國對華實際投資將同比增長84%1% 和 810%,澳大利亞去年對華投資也有17個同比增長1%。
總體來看,對華外資不但沒有“外逃”,反而有所增加。 2023年5月,丹佛斯全球製冷研發測試中心在天津投入運營。 9月,總投資15億元的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在江蘇省昆山市建成投產。 12月,特斯拉在美國以外的第乙個儲能超級工廠專案在上海啟動。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資料,2023年中國新增外資企業數量將大幅增加,外商投資者在中國新設企業53766家,同比增長39家7%。在規模增長的同時,投資結構也在優化。 2023年,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將佔投資的37%3%,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醫療器械及儀器儀表製造業、電子及通訊裝置製造業分別同比增長32個1% 和 122%。
外國投資者用腳投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們想把握中國未來的發展機遇。 僅2023年,施耐德電氣上海康橋工廠三期工程就將建成,無錫綠色智慧產業園將啟動建設,施耐德電氣的“數字配電中國研發中心”、“中國研究院自動化研發中心”、“重點電力創新實驗室”、“人工智慧創新實驗室”等研發機構陸續落地中國。
施耐德電氣常務副總裁、中國及東亞區總裁尹正認為,近年來,中國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的推進,為各行各業的發展開闢了新的增長空間。 施耐德電氣高階副總裁、中國低壓能源管理業務負責人任靜也表示,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是中國的突出優勢。 如何把握中國新能源發展速度,同時讓能源創新更好地支撐新能源場景帶來的需求,是施耐德電氣關注的核心課題。
今年是亞洲領先的房地產集團凱德集團成立30周年,凱德投資(中國)首席執行官潘子祥表示,中國是凱德集團重要的核心市場和增長引擎。 30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和中新夥伴關係的不斷深化,凱德集團持續為投資者、合作夥伴和客戶創造價值和可持續回報。
外資企業在中國發展,還需要不斷改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商務部外商投資管理司司長朱兵在2月舉行的吹風會上表示,“外商投資24條措施”下的59項措施中,有10項已經完成,28項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包括政策檔案起草、推進引入、 並按照政策措施的要求開展相關工作或工作部署。
此外,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法律法規司司長孟偉表示,2024年將著力推進跨境投資便利化,更好地擴大制度開放。 針對外資企業關注的市場准入、產業合作等問題,推動出台更加積極吸引和利用外資的行動計畫,繼續合理降低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全面取消製造業外資准入限制; 促進國際產業投資合作。(中新社-**王夢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