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窮比你想象的更殘酷
當我第一次在《金錢的屬性》中讀到這句話時,我頓時震驚了,貧窮的後果是什麼?
經濟學家曾經做過乙個甘蔗實驗:
印度的經濟學家發現,99%的農民每年在收穫前乙個月借錢,只有13%的農民在收穫後的乙個月借錢。在排除了各種可能的因素後,經濟學家得出了乙個明確的結論:貧窮可能會成為心靈的負擔,而貧窮會削弱流動智力和執行控制力。 也就是說,貧窮使你變得愚蠢,使你無法集中注意力,使你更容易說錯話,做錯事。因此,許多農民在收穫前支付日常開支時遇到了經濟困難。
他們開始在收穫前後測試農民的判斷力。
經過測試,他們發現農民在貧窮時的反應速度比富裕時慢11%,他們犯的錯誤多15%。
想想其實很正常,比如你剛下班回來,房東來催你交房租,你整晚都沒睡好,正想著去**找錢交房租,第二天你鬱悶去上班了,上班還想著去哪裡找錢, 你沒能集中精力去工作,不小心說錯了話,還被老闆罵了一頓,月底工資被扣了,哎,你又心情不好了。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缺錢會消耗巨大的精力,每天都在為如何支付房租、接下來吃什麼而焦慮,**有時間專心工作,提高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認知。
日復一日,缺錢會不斷消磨你的鬥志,讓你無能。
沒有人願意生活在貧困中,更多的是無助。
除了上述缺錢使人們的生產力和收入降低之外,還有更嚴重的後果是沒有錢。
《貧窮的本質》記錄了乙個場景:
在摩洛哥乙個偏遠的山村,人們吃不飽飯。 當被問及如果他有更多的錢,他會做什麼時,他說他會用它來購買更多的食物。 但是,事實上,當他們有錢時,他們不是用它來購買更多的食物,而是用來購買電視機、電線等。 因為他們認為電視比食物更重要!這讓我想起了我小時候在村子裡遇到的一件事。改善食物會給他們足夠的食物,讓他們有力量賺更多的錢來改善他們的生活。
但他們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購買娛樂產品來度過艱難的日子。
這反過來又導致他們沒錢了。
2004年前後,農村經濟有所好轉,但僅限於溫飽,繁榮程度還不夠。
在收穫季節,村民們會把家裡足夠的口糧留在家中,把多餘的糧食賣掉,可以賺很多錢。
這筆錢對任何乙個鄉村家庭來說都是寶貴的。
結果,鄰居的舅舅用賣糧的錢買了一部尖端的翻蓋手機,3000元就沒了。
到目前為止,鄰居的叔叔還沒有攢下任何錢。
現代社會有兩種賺錢方式:勞動賺錢或賺錢。
缺錢意味著你是瘸子,你不能用錢賺錢,你只能用勞動換取微薄的收入。
時間和複利是富人的良藥,卻是窮人的毒藥。
時間越久,你和別人越不一樣,你就越不會有錢。
沒錢就難看病,小病就變成大病,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沒有錢讓你別無選擇,變得更沒有錢。
有一天,我去一家餐廳吃飯,遇到了幾個下課後聊天的初中生。
幾個人饒有興趣地談起了自己未來的前景,有個小女孩說,我不想讀書,反正以後一定會找工作的。
我心想,喲,這可是家裡有礦要繼承的女孩,她有那麼多的自信。
接下來的談話讓我大吃一驚。
小姑娘接著說,我媽在別人家當保姆,月收入不錯,我也要給別人當保姆。
萬萬沒想到,初中生會如此匆忙地規劃自己的未來。
不知道她爸媽聽到這話時是什麼想見,孩子上補習班的血汗錢,想要有個好前途。 然而,孩子們根本感受不到父母工作的艱辛。
同樣的工資,我不知道我的父母要比別人多吃多少苦,也不知道他們看別人的面子有多大。
父母希望孩子跳出自己的認知世界,孩子就落入了父母的認知世界。
這是最可怕的事情。
在教育方面,貧困的父母很難為子女提供足夠的教育和認知能力的提高。
我只能反覆用力地告訴老師,一定要把孩子抓好。
至於如何把握孩子的教育,他們一籌莫展。
如果只考慮單一維度的考試,貧困家庭的孩子很可能會失敗。
這種失落,不是因為考試不好,而是因為和智力條件差不多的其他孩子相比,會比他們弱。
主要區別在於家庭教育是投入精力和金錢的。
以讀書為例。
家長們知道,每天給孩子讀書,對孩子的發展是有益的。
如果你經濟富裕,父母可以騰出一些精力陪伴孩子,每天給孩子讀他們精心挑選的書。
如果家裡窮,父母就要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賺錢上,回到家,不僅累了不想說話,而且心情也亂了,這個時候,他們根本就不去想,也不願意給孩子讀書。
久而久之,兩個長得差不多的孩子之間的差別越來越明顯,班級也固化了。
貧窮不僅是缺錢,而且是缺乏改變現狀的精力。
Seidhill Mullennathan在《稀缺性》一書中總結道:
沒有錢就意味著沒有時間;貧窮比你想象的更殘酷缺錢意味著更難社交;
如果你沒有錢,就意味著食物的質量會降低,你的健康也會降低。
如果你沒有錢,就意味著你孩子的教育質量會降低;
貧窮意味著你在決定你生活各個方面的事物上處於匱乏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