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澤鎮位於上海最西端,毗鄰江蘇、浙江,是滬浙兩省的西大門,是江浙三省金三角地區和一座城市,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支點。 2004年3月,原金澤、上濤、西岑鎮合併為新的金澤鎮,轄3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 有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淀山湖。 金澤的湖泊點綴著湖泊和縱橫交錯的河網,水域面積佔總面積的三分之一以上。 如果徘徊在轄區內的金澤古鎮,除了看到古橋古廟外,還可以體驗古鎮傳承古韻的靈動活力,所以如今的橋鄉比以前更具吸引力。
它擁有良好的地理環境
金澤鎮位於青浦區西南部,東與朱家角鎮接壤,東南與浙江省嘉善縣連塘鎮接壤,西南與浙江省嘉善縣丁閘鎮、大順鎮接壤,西北與江蘇省吳江市新塔鎮接壤,昆山市與周莊鎮、錦溪鎮接壤。 水陸交通便利,318國道、滬青坪高速公路貫穿全鎮。 國家主要航道太浦江和急流水港,是通往江浙、安等地的重要水道,也是黃浦江最好的水道。 密集的江湖為當地人民創造了發達的水上交通環境,提供了便捷的水上交通。 改革開放後,金澤地區的陸路交通逐漸發展起來。 因此,直到 20 世紀 80 年代,像金澤這樣的地區才擁有以水路運輸為主的交通系統,並輔以陸路運輸。
金澤町(**模型金澤)。
它有著悠久的歷史
據史料記載,金澤町在宋代興盛,元代興盛。 相傳從前有人得到黃金等石頭,所以取名為“金石”,還有這個地方叫“水鄉澤國”,還有“魚公尺盛產西金”的地方,所以叫“金澤”。 金澤仍然保留著宋代以來古鎮的格局和風格。 古鎮以水為脈絡,呈現南北方向“兩街一河”的整體布局。
金澤以水聞名,以橋命名,以“橋與廟有寺,橋與廟並存”為特徵的橋廟文化而聞名。 古鎮區仍有7座古橋,分別是南宋時期建造的萬安橋(1260年)、普濟橋(1267年)、元代至元代的盈翔橋(1335-1340年)和林老橋(1264-1294年)、明代方勝橋和天皇亭橋、清康熙時期的如意橋, 均具有長江南水古鎮鮮明特色,分布密集,形態豐富,年代為長江以南古鎮第一,橫跨宋、元、明、清四朝。因此,有句話說“四朝古橋一線通”。著名書法家錢俊偉曾觀影,稱讚“天下金澤古橋”。
萬安橋(建於1260年)。
普濟橋(建於1267年)。
自宋代以來,金澤古鎮的廟宇紛紛建成,有觀景二寺、三亭、四尼姑庵、十三寺建築。 最早的寺廟“東林寺”據說建於東晉。 最大的寺廟“義豪寺”建於宋景定元年(1260年),為南宋宰相陸義豪選擇了金澤的風水寶藏,並建造了一座豪宅作為寺廟。 元、明、清三代數次擴張形成西藏後,據說有5048棟房屋,約3萬平方公尺,以其巨集偉的規模,建築的威嚴被稱為長江南邊。 《松江府志》說“杭州精神雖隱,但蘇志成天無與倫比”。 在元明時期,它被稱為“範茶林宮”,曾命令歷朝的太監、僧侶和名人前來參觀。 如元代書畫大師趙孟甫、作家穆薇、明代戶部尚書夏元基、散文家唐順之、歷史學家王世珍、清代大臣徐千學、歷史學家高世奇都留下了腳印、書畫和文章。 至今仍保留著三棵古老的銀杏樹,其中一棵種植在正殿前,是西域僧人本尼布那親自種植的,至今已有700多年的歷史。 廟宇的香火歷朝無比繁華,百里內朝聖者絡繹不絕。
義豪寺。
重建後的義豪寺。
在古鎮核心區,有方盛橋旁的首管寺,林老橋旁的相關帝王廟,義豪寺、楊振廟、城隍廟等多座廟宇至今仍存於世,儲存完好。
這裡有獨特的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田山歌”在金澤傳唱了數百年,既是原始的歌唱藝術,也是口頭文學。 其歌詞內容主要來源於當地人民的真實生活,極其豐富多彩,題材多為表達當地人民的勞動、生活、思想、愛情等方面,是觀察上海及周邊稻農區社會生活和風俗的重要方式。 目前,在金澤町的雪江村建立了乙個遺產基地。
宋天山. “阿波茶”,是一種“以茶為禮,茶款待”的傳統水鄉習俗,據《青浦旅遊報》(2012年版)記載:在青浦、淀山湖周邊的金澤、朱家角等地區,這種習俗非常流行,商務沙發是這種飲茶習俗的代表地區,因此被稱為“商務沙發寶茶”。 商人不說“喝茶”,但習慣上稱之為“喝茶”。 2007年,“阿猿茶”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如今已成為睦鄰和諧共建的文明道德潮流,久而久之,自然成為金澤地區獨特的民俗風俗。
上世紀80年代,商務沙發奶奶茶。
奶奶茶。
《玄娟》,也就是故事的意思:一人宣揚,兩人幫陪,伴奏小樂隊,其形式與蘇州平丹相似,但又不盡相同,更具特色。 玄娟起源於唐代的“俗話”和宋代的“檀京語”,宣娟藝術家的口語特別注重通俗易懂,以吸引和取悅觀眾。 在淀山湖畔,這種“本土”民間藝術已經流傳了1000多年,至今仍深受水鄉居民的喜愛。
上世紀80年代玄娟演出劇照。
玄娟表演。 烙印畫“,在青浦金澤,烙印已成為民間藝術的”妙妙“,巧妙自然地將繪畫藝術的各種表現手法與烙印藝術融為一體,形成了金澤獨特的藝術風格,作品呈現出褐色、古樸典雅、精緻。
此外,金澤還擁有許多傳統節日、傳統工藝和傳統習俗,其中“金澤冠軍蛋糕”、“兆家豆腐”和“梅花果凍豆”被當地居民稱為“金澤三寶”。 農曆三月二十八、農曆九月初九的廟會更是熱鬧非凡,是千年古城金澤的特色民俗。 這些民俗風情應被視為金澤鮮明地域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樸素而獨特。
上個世紀金澤的廟會和劇院。
金澤廟會的場景。
有古鎮的傳統格局和歷史特色
金澤町一直倡導古鎮的發展與發展,以保持和延續傳統格局,還原歷史風貌。 核心區以金澤堂、北磐浜為水道骨幹,形成“一縱一橫多支”的水系脈絡。 古鎮主幹道縱二橫,方向與主水系方向一致。 河道之間分布著許多古老的石橋,連線著大街小巷和房屋,花崗岩鋪成的上塘街、商鋪、房屋一字排開,形成了典型的水鄉格局。
江南橋鄉“金澤”(攝於上世紀)。
金澤上塘街和下塘街是老街,東西長約1000公尺,南起迎翔橋,北起金鷹橋。 古鎮的古街古宅還是儲存完好的,比如長街是一條200公尺長的街道,還保留著相對完整的明清建築,整條長街坐落著幾十座結構相似的明清民居,形式整齊, 而且規模大。徐家老宅比較完整,建築結構的平面布局,沿東西縱軸線,合理。 金澤町內類似的老房子很多,區內有10多處不動文物。
江南橋鄉“金澤(攝於2003年)。
古老的街道、房屋、橋梁和寺廟是金澤古鎮的物質文化遺產。 上下塘街是古鎮物質遺產的骨幹,街道兩旁的商鋪散落一地,與老街一起構成了古城區最重要的公共空間。 大街小巷古風情濃郁,屋內有洞窟,香火環繞橋頭古廟,綠意盎然,生機勃勃,完全保留了古鎮的歷史文化空間,真正承載著金澤古鎮水鄉的生機生活。
2014年,金澤被授予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榮譽稱號,最近又被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金澤町-彩濱村。
大。 青西郊野公園。
金澤就像一幅豐富多彩的畫卷,呈現出自身濃郁的歷史氣息、鮮明的人文特色和優美的生活環境。 閒暇之餘,不妨漫步在古鎮區的美景、藍珠鏈、金澤水庫、青溪郊野公園、大觀園、元當湖生態帶、蓮湖村、彩邦村、岑埠村等美景中,感受金澤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古水鎮的美麗雍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