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語境跨越山海,傳承新生命

Mondo 文化 更新 2024-02-23

新華社合肥2月23日電(記者 張旭)春節假期期間,安徽省合肥市蘿崗公園迎來了超過54萬人次的遊客,其中以回派古建築為特色的黃山公園成為熱門打卡點之一。

2008年,回族學校傳統民居建築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近年來,隨著各地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鄉村振興程序不斷加快,古回族建築技藝在創意轉型和創新發展中開創了新的產業。

古代建築文化是一種活的文化,充分發揮惠州學派的傳統建築施工技藝,發展古代建築產業,可以使徽州文化更好地發揚光大。 黃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書記、局長張繼平說。

如今,在匯派古建築之鄉黃山市,匯派古建築業蓬勃發展,全市200多家古建築企業“跨山跨海”,為古建築傳承與重生注入新動能。

黃山會江園古建築中的回族古建築。 新華社記者周木攝。

據黃山市住建局統計,從事古董建築建設、古建築修復保護、古建築構件及配件加工、文創裝飾產品生產的企業有254家惠派建築業人口4萬餘人,輻射全國2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2023年全市惠牌古建築產業產值為2824億元,同比增長565%。

學院、劇院、展館......走進黃山市的乙個地方近2在60000平方公尺的廠區內,已經建成的幾座回族派古建築氣勢磅礴,猶如一座回族建築博物館,展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這些雕刻精美、構造精良的回族建築,由工廠260多名工匠建造,複雜的古建築由數萬個構件組成,歷時近一年才建成。 拆裝運後,將從這家位於皖南山區的工廠,搬遷到全國多地的公園、文化街區、博物館,成為展示回族文化的視窗。

在黃山市,沈縣精華園旅遊投資***工作人員在製作回族風格的古董建築配件。 新華社記者周木攝。

回族建築精緻、穩固、堅固,榫卯結構在其他地方更易拆建,在全國多地非常流行。 黃山匯江花園董事長潘和平說。

為了讓傳統回族建築更符合現代人的生活需求,古建築從業者不斷創新,推動傳統與現代融合發展,讓老房子煥發出新的活力。

在不破壞傳統建築文化的基礎上,我們鼓勵現代改進和創新,例如改變寬度和高度,增加玻璃幕牆,安裝第一台空調以增加生活的舒適度。 黃山市匯牌古建築產業發展促進會會長王文民說。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的參與,讓“老房子”的發展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強的連續性。

磚雕、木雕、竹雕、石雕、......在安徽省行知學校的教室裡,不同專業的學生在非遺大師和資深工匠的指導下,正在練習回族建築的雕刻和建造技藝,“90後”男孩周明德就是其中之一。 大學畢業後,他對傳統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決定來這裡“學習藝術”。

我從小就喜歡傳統文化,這些雕花古典家具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底蘊,也體現了中國傳統工匠精神,希望畢業後能夠開辦自己的工廠,把這些老技藝傳承下去。 周明德說。

在黃山市佘縣行知學校,學生們正在學習非遺木雕。 新華社記者周木攝。

在黃山市惠州區西溪南鎮,從事科研遊學的沈海文找到了一條開闢古建築與科研融合的新路。 他和團隊成員在西溪南鎮以明清古建築“綠蜿亭”和“老房子亭”為藍本,推出了“回校樂高”,讓孩子們在了解歷史文化的同時,也能體驗到徽族古建築的建造,至今已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近5000名學生。

在這位27歲的年輕人看來,回派的古建築有著獨特而奇妙的建造方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和美學,值得更好的推廣和發展。 “我們計畫挖掘更多標誌性古建築,設計一系列建築課程,推出更多古建築文創樣板產品,通過多種方式的結合,尋找傳播和發展古建築的新路。 沈海文說。

為了讓古建築成為人類共享的寶貴財富,古建築的實踐者們還在不斷萌生新的思想。 “我們正計畫通過直播平台,讓更多人了解徽州古風的建造方式和文化魅力,希望將徽派古建築推廣到更多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讓這張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名片'成為推動文化融合的關鍵。” 潘和平說。

策劃:楊霞、楊玉華。

文字記者:王海月、劉美子。

*記者:周木

海報設計:夏媛媛。

記者:徐健, 王成.

相關問題答案

    穗碧齊心協力,跨越山海

    記者月日從廣汽傳祺獲悉,今年以來,公司結對幫扶畢節市納雍縣衛東關鄉梅花 下場兩個村,在專案 教育 消費等方面大力推進幫扶,取得了初步成效。廣汽傳祺 廣汽乘用車 是廣汽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生產和銷售符合國際標準的傳祺品牌汽車。在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廣汽傳祺一直致力於履行企業社會責任,深度參與東...

    “新年暖心包”跨越山海,溫暖海外旅客的心

    年春節前夕,由中國僑務辦公室 中國僑聯聯同部分省 自治區 市 僑辦 僑聯 個駐外使領館聯合送出的萬多件 新春暖心袋 遠渡重洋,寄往五大洲多個國家的華僑。新年暖心包 是 溫暖海外華人行動 系列措施中覆蓋面最廣 效益最大 代表性最強的品牌活動之一。自年春節以來,已向近百個國家的華僑傳送了防疫物資和慰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