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塵隨馬而去,明月一一來"這節經文描繪了農曆新年的最後乙個重要節日——元宵節。 農曆正月十五的元宵節即將到來,這在北方一些地區也是小年。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乙個月圓之夜,古人稱這一夜為“孝”,所以農曆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元宵節就已成為一大節日。 到了唐代,燈籠已經成為一種合法的東西,元宵節逐漸成為盛大的民間節日。 宋代以後,元宵節的慶祝活動更加豐富多彩,節期也延長了,最長的甚至達到了十天。 明清時期,元宵節與春節、中秋節並列,被稱為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
2024年的元宵節並不平凡,今年的元宵節是“一年中最小的滿月”,今年公曆2月25日22:58:45,月球將在軌道上達到遠地點,與地球的距離將延長至406,31151 公里。 這個距離是 38440,000公里,約57%。因此,我們當天觀測到的月球視面積相對較小,視直徑只有29左右5 嬌芬,這種現象非常罕見,明年的出現時間可能在2086年,所以可以說今年的元宵節是60年來難得一見的。
元宵節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2008年6月,元宵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可見元宵節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元宵節不僅是新年的第乙個滿月,也是我們人民的重要節日,十五元宵節正月這一天的禁忌和習俗都比較多,有一句民間諺語:五屬“藏月”,記得做3件事要避免4件事, 龍年很順利!讓我們提前了解一下。
元宵節,記得“做三件事”。
1.吃元宵節。
很多人認為元宵節是湯圓,但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正確。 元宵節其實是北方的名字,過去講究“不時不吃”的傳統,而在北方地區,由於糯公尺產量少,元宵節只能作為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的祭食。 因此,人們將這種食物命名為“元宵節”。
元宵節和飯糰的材質和形狀雖然相同,但方法卻不盡相同,元宵節是以餡料為主,用糯公尺粉捲製,表面乾爽柔軟,煮熟後的湯比較渾濁。 相比之下,湯圓是用糯公尺粉包裹餡料製成的,表面光滑粘稠,煮熟後的湯比較清澈。
但實際上,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它的圓圓的外表,象徵著團圓和幸福,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幸福的期待。
2.花燈籠。
元宵節燈籠起源於漢代,盛行於唐代。 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教,下令農曆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廟宇內“燒燈示佛”。 從此,元宵節放燈籠的習俗從原來只在宮廷裡舉行,流傳到民間,逐漸形成了元宵節期間觀賞燈籠的傳統。
俗話說“農曆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喜”,在賞花的過程中,還伴隨著一項名為“猜燈謎”的活動,通過猜燈謎,人們可以鍛鍊思維,增進知識,也能在娛樂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
3.躲避月亮。 元宵節是正月的第乙個滿月,在舊月和新月的那一刻,這個時候,有些屬很容易犯太歲,為了避免太歲,元宵節有“藏月”的習俗。
那麼,2024年的元宵節中,哪乙個會“躲月”呢? 有一種說法是本命年太老了,本命年其實就是農曆十二年發生一次的年,俗稱相年。 今年是2024年,正好是嘉辰的龍年,所以龍需要躲避月亮。 此外,與本命年黃道帶有“懲罰、傷害、衝、破”關係的星座,也要避開月亮,即兔、狗、牛、羊、狗。
上述“衝、害、罰、破”的關係,是基於五行理論的分析。 兔月陽木屬性是有害的,狗生氣是因為火會淨化母親的氣,所以它互相衝撞,牛因為金木而受到懲罰,羊因為木頭和泥土而破碎。
那麼,如何躲避月球呢? “躲避”無非就是躲閃,而今年元宵節的滿月時間是公曆2月24日20:30,也就是這個時辰晚上8點到9點,盡量不要出門,避免和外人吵架,俗話說,“元宵節要躲月, 不能躺在床上“,在這個時間段你可以看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