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以表面關係與實際行動存在巨大差距,實際上,美以衝突中的作用更像是一出精心設計的戲劇。 以色列最近對拉法市的空中和地面攻擊造成數百人死亡和數百人受傷。
拉法市位於巴勒斯坦西部邊境,是加沙地帶的一部分,與地中海接壤,與埃及的西奈半島相連。 雖然該地區最初只有大約30萬居民,但由於以色列的轟炸和強迫搬遷,現在有100多萬人居住,使該鎮的生活條件非常差。 儘管如此,以色列還是決定轟炸該地區。
以色列聲稱,拉法市有四個哈馬斯營地,因此必須予以消滅。 然而,事實上,這種說法是不可信的。 考慮到該地區毗鄰沙漠,埃及**不支援哈馬斯,哈馬斯在那裡建立四個營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以色列的真正目的是將巴勒斯坦人趕入埃及西奈半島的沙漠,並將他們扔給埃及和國際社會,以便完全控制加沙。 目前的行動只是其計畫的一部分。
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遭到全球的廣泛反對。 面對這種情況,拜登與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進行了交談,討論了正在進行的努力,以確保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扣押的所有剩餘人質能夠被釋放。
拜登強調了利用談判取得的進展盡快釋放所有人質的重要性。 此外,他再次強調,如果沒有乙個可信和可行的計畫來保障加沙地帶100多萬難民的安全,以色列就不應該在拉法採取軍事行動。
然而,美國在向以色列提供**援助的同時,表面上表示反對以色列在拉法的軍事行動。 這種矛盾的態度,其實是一種表演。 美國態度的背後主要有三個目的:
首先,美國正在努力維護其國際形象。 儘管美國自稱是世界領袖,但美國不能站在支援以色列對巴勒斯坦行動的道義上。 然而,美國政客不敢干涉以色列,因為他們不想冒犯美國的猶太社群。
因此,美國不得不在支援以色列**行為的同時,表現出對以色列的“不滿”。 不過,這部劇的效果有限,因為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的行動得到了美國的支援,而美國所謂的“形象維護”,無非是幌子。
第二個目的是分裂伊斯蘭國家,削弱他們抵制以色列的意志。
美國表面上的立場是反對以色列的行動,但其背後的戰略目的是通過分裂來削弱伊斯蘭國家抵制以色列的意願。 可以看出,美國的這一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包括沙地阿拉伯、埃及、卡達、阿聯、土耳其等在內的中東伊斯蘭遜尼派國家,幾乎沒有乙個敢於正面對抗以色列,甚至像土耳其這樣發表強硬表態的國家也只是口頭上的表達。 真正與以色列對抗的是伊朗及其支持者。 這樣一來,美國就成功地瓜分了伊斯蘭國家的立場,畢竟美國是埃及、沙地阿拉伯、卡達、土耳其、阿聯等國的盟友。
伊斯蘭國家的抵抗意志已經減弱,他們寧願維持現狀,犧牲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利益。 按照這種邏輯,預計以色列將徹底吞併巴勒斯坦。
第乙個目標是加沙地帶,但以色列計畫將他們驅逐到埃及的西奈半島,因為那裡人口眾多,約有200萬人。 最近,以色列甚至提出在地中海建造人工島,並將200萬人搬遷到這些島嶼。
然而,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美國必須繼續分裂伊斯蘭國家,否則它們將聯合起來對以色列發動集體反擊,以色列將面臨生存挑戰。
第三個目的是減少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所需的戰爭費用。
美國和以色列之間的勾結還包含減少以色列侵略巴勒斯坦所需的戰爭成本的目標。 應該指出,美國為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提供了相當一部分支援,特別是在軍備和彈藥領域。
考慮到即使是像俄烏衝突這樣的區域性戰爭也對美國構成嚴重挑戰,如果中東爆發大規模戰爭,美國將如何應對? 因此,對於美國來說,有必要將衝突保持在較小的程度,以便以色列能夠利用其裝備優勢,在最短的時間內以最低的成本控制加沙地區。
目前,美以共謀已開始付諸實踐,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的第二次**規模**已經開始! 對加沙城的打擊已經導致了超過280,000人死亡,60,000多人受傷。 那麼拉法呢? 那裡有一百多萬人,在這麼小的區域裡,情況會更糟。
很快,以色列可能會要求拉法的100多萬巴勒斯坦人搬到埃及的西奈半島,就像他們強迫巴勒斯坦人從加沙搬到拉法一樣。 屆時,伊斯蘭國家能否繼續讓步,埃及能否繼續忍耐,都是乙個巨大的不確定性。
美國的下乙個戰略目標已經指向東方,目的是刺激中國做出回應。
對美國來說,只要能迅速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允許以色列徹底吞併加沙地帶,就意味著它能盡快與俄羅斯達成妥協,然後全面面對中國。 為什麼支援川普的前福克斯電視台主持人卡爾森採訪普京?
這是為了在川普上台後為與俄羅斯的緩和奠定基礎。 如果美俄最終在烏克蘭西部達成戰略平衡,迫使歐洲國家完全服從美國,那麼美國基本上具備了全面對抗中國的準備。
雖然巴以衝突不是美國計畫的一部分,但以色列確實需要依靠美國的霸權來支援其擴張。
因此,美國的策略是盡快解決巴以衝突,讓以色列盡快擊敗哈馬斯,然後控制加沙地帶,讓整個中東地區趨於穩定,這正是美國想要的。 一旦這個目標實現,美國將竭盡全力對付中國。
對中國來說,幫助解決巴以問題實際上是在幫助自己。 中國必須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上,同時同中東伊斯蘭國家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推動巴以問題朝著公正的方向發展,實現兩國方案的實施。
顯然,如果中國成功推動兩國方案的實施,它將贏得中美之間的競爭。 相反,如果巴以衝突最終演變為以色列在美國的支援下吞併巴勒斯坦,整個中東地區秩序將被美國重新控制,中俄將面臨戰略挫折,尤其是中國。 在美國及其盟國全力對付中國的不利形勢下,新冷戰勢在必行。
因此,我認為中方不能坐視事態發展到這個地步。 但是,中國也必須保持戰略耐心,等待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的行動進一步暴露其不當行為,才能推動問題向前發展。 有人可能會爭辯說,鑑於中國的軍事實力,直接干預還不夠嗎?
但這並不是乙個明智的舉動,因為中美之間的直接衝突將引發世界大戰,導致更大的災難和**。 為了以最小的成本解決問題,必須等待對手用盡技巧。
目前,以色列正在加緊對拉法的軍事行動,這將引發新一輪的暴力衝突,削弱一些伊斯蘭國家的期待。 如果連伊斯蘭國家都能保持冷靜,中國為什麼要這麼著急? 因此,我們不需要急於採取行動,只需等待美國在中東失去信譽即可。
事實上,美國在伊拉克的信譽已經嚴重受損,伊拉克民眾已經開始圍攻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 就中國而言,它需要繼續等待機會的到來,但這種等待不是被動的,而是需要對伊斯蘭國家採取更積極的行動和更多的支援。
鑑於中國擁有雄厚的工業能力和先進的技術,必須加強與中東國家的經濟技術合作。 畢竟,持久戰的關鍵在於經濟和技術競爭。 俄羅斯的例子不正是中俄合作的結果嗎?
中國與中東國家,特別是伊朗的合作可以作為乙個例子。 加強中國、巴基斯坦和伊朗之間的合作將是乙個非常有希望的組合。 中方應向伊朗和巴基斯坦提供充分的反恐技術支援,共同消除局勢,為雙方合作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