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北口,有一首民歌:“古北口,三寶,齊浪墓,靈宮寺,琉璃影牆近大道。 人們之所以將“麒郎墓”、“靈宮寺”、“琉璃影牆”列為古北口三寶,是因為它們與宋代楊家守邊的歷史故事息息相關。 其中,“麒郎墓”和“靈宮寺”是楊家忠心耿耿的真實見證,引起了人們的深深敬意。
古北口群山環抱,長城蜿蜒曲折,潮河從中穿過。 在河西的沃湖山腳下,矗立著著名的“齊郎墓”。 相傳,這裡只埋葬了楊啟朗的一根腿骨。 有一次,楊啟朗率軍在金灘與來敵激戰,因寡不敵眾被擊敗,於是前往朝河關向潘仁美求助。 然而,作為叛徒的潘仁梅卻被敵人收買了,打算投降。 知道楊啟朗是來求救的,心中暗喜,想趁機除掉這位英勇無敵的將軍。 表面上,潘仁美熱情款待楊啟朗,許諾他女兒為妻,實則引誘他入敵,許諾他財財。 楊綺琦識破了潘綺媚的陰謀,怒斥了他,但潘綺媚不但沒有悔改,反而命令侍衛抓住楊綺媚,逼迫他屈服。
面對威脅,楊啟朗毫不畏懼,斥責潘仁美無恥,是叛國賊,是民族敗類。 潘仁美氣得發瘋,把楊啟朗綁在樹上,用箭射中了他。 儘管遭受了一百零三箭的殘酷折磨,楊啟朗還是沒有死,直到喉嚨被箭射中時,他才停止了咒罵潘仁美。 潘遂殘忍地肢解了楊其郎的屍體,並將其扔進潮河中,企圖銷毀證據。 令人驚訝的是,河水逆流而上,將楊其郎的一條腿衝回了古北口沃湖山下的河裡。 正好有一位熟悉楊七郎事蹟的老漁夫在這裡捕魚,從他撿到的靴子上,認出這是楊七郎的遺骸,於是恭恭敬敬地將這條腿埋在臥虎山夏昭河西岸。 一夜之間,原本的小土墩奇蹟般地長成了一座小山,吸引了不少人前來參拜。
第二天早上,老漁夫現身告訴大家,他晚上夢見了楊啟朗,以表達對他的感激之情,並揭露潘仁美的背叛和他決心用身體堵住朝河的缺口,阻止敵人入侵。 楊啟朗在夢中說,要永遠守護祖國的疆脈如山,抵禦外來侵略。 老漁夫說完,百姓深受感動,一座象徵著忠誠、勇敢、正義的紀念碑在楊啟朗墓前豎立起來。 可惜的是,這座紀念碑在解放前就被國民黨反動軍隊推倒了,但楊其郎忠心耿耿、烈烈的事蹟卻將留在人民心中。
靈公寺位於河東,廟內供奉著楊靈公及其八個兒子的雕像,後殿還有於太君和穆桂英的佛像。 “楊將”雖然在守衛邊境口岸的過程中英勇犧牲,但被嚇壞了,所以在封建統治時期,據說“凡邦”每年都會來“靈宮寺”拜香。 還有乙個傳說,每年從“靈宮寺”都會射出一支魔箭,警告“梵邦”不要越界。
《祁浪墓靈宮寺傳》講述了楊家忠心耿耿、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忠、勇、守正義的重要性。在故事中,楊啟朗在生死面前選擇堅守自己的信仰,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他的事蹟成為時代的精神豐碑,時刻提醒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保持對國家和民族的熱愛和忠誠。 同時也警誡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要警惕那些表面虛偽、內心險惡的人,堅守道德,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忠誠品質和英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