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年一度的遼河採冰活動中,人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幕繁忙的景象:一群冰礦工人在嚴寒中在遼河的冰面上忙碌,他們先用叉車清理,然後在冰面上做標記、切割、鎚擊冰面; 電鋸捲起壓艙物,飛到天上,將冰面分割成長4公尺,寬2公尺的長方塊,從天而降,像棋盤; 起重機用力拖曳,隨著蒸汽的上公升,冰從水中冒了出來。
在這樣的場景中,遼河的採冰者們年復一年地經歷,他們採冰的故事應該從選冰開始。 “凡是有水流的地方,冰的厚度在一定時期內沒有達到特別厚的水平,這一段屬於靜水,水流穩定,水質清澈,所以每年在這個區域開採冰。 一位冰上潛水員說,冰晶在冬季不斷形成和破碎,最終形成密度均勻、晶瑩剔透的冰體,透明亮麗。
用電鋸切割。
在談話中,他們說每天開採500塊冰,每塊重兩噸,每輛卡車運輸6塊,也就是每天1000噸,最後冰塊被運到儲存地點,他們不得不卸下冰堆。 “因為年初下雪,撿冰難度更大,不如往年順暢。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在機械化的加持下,它仍然比過去省時省力。 他們說,這些冰塊大多用於夏季魚類的冷卻和儲存、冷藏、運輸和銷售。
冰塊被運送到倉庫。
採冰工臉上掛著純樸樸實的笑容,忙碌的間隙介紹,有遼河寒冬很早取冰的記錄:“冬天從河裡取冰,放在地窖或冰窖裡,蓋上被子(或鋸末), 隔離與外界的空氣交換和溫度交換,夏天享用冰鎮西瓜或冰鎮梅汁。 “採冰是一項危險的工作,一代又一代的採冰者除了生計需求外,對冰也更加熟悉和熱愛,這是刻在骨子裡的情結。
加長線冰。 胭脂滿滿,青碗敲冰劈甘蔗果肉“,冰塊借水賣,行人不吃。 其他詩歌也被用來形容冬天和夏天。 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工業化“冰礦開採”的使用發生了一些變化。 然而,採冰技術承載著我們國家幾千年來的溫暖記憶。
在本該是貓咪冬季的盤錦,採冰機和冰塊相輔相成,汗水與熱情,年復一年,默默無聞卻充滿分量,成為冰凍河面上的一抹靈動,讓遼河寒冬採冰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記者 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