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養魚八字法中的第乙個字是水,眾所周知,養魚先養水。 然而,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水”呢?
如果天空下沒有兩個相同的土壤,那麼同樣,天空下也沒有兩個相同的水體。
種植土地的農民知道,不同的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作物。 同樣,最適合栽培的物種因身體而異。
由於土壤不同,在不同的土壤中種植相同的植物需要不同的肥料,同樣,飼養相同的動物和不同的水體需要不同的投入。
不同的土壤決定了不同的植被。 不同的水體有不同的藻類和細菌,它們構成了生態系統。 同一種肥料在不同的水體中生長不同的細菌和藻類。
對於農業,可以對土壤進行測試和施肥,並科學種植。 前提是要了解土壤的性質,還要了解植物的需求。
養魚的朋友們,你們了解水的特性嗎? 你知道魚對環境有什麼需求嗎? 雖然我們也強調水量和調水,但測量什麼,調整什麼? 不懂水不懂魚,怎麼做科學耕種呢?
水的成分是不斷變化的。
自然界中沒有不含礦物質的“純淨水”。 當水蒸氣在大氣中形成雨滴時,大氣中未受汙染的氧氣、氮氣和二氧化碳會汙染大氣中的各種氧化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氮; 各種氣溶膠(例如 PM25)等到它溶解到水中。
當雨水落到地面並與土壤和岩石接觸時,它會溶解其中一些礦物質。 這些雨水要麼匯集成徑流,形成河流,最終流入大海,要麼滲入地下形成地下水,要麼駐留在地下,要麼形成泉水,最後流入大海。
在水的運動過程中,它所接觸的任何土壤和岩石都會留下“印記”,經驗的差異將導致水體成分的差異。 相反,水的差異是由於水體中所含的礦物質不同。
所以“水是流動的沉積物”,或者更確切地說,水是流動的“土壤”。
從理論上講,水包含地球上的所有物質,包括所有元素,天然或人造化合物,但濃度不同。
一般來說,雨水的平均鹽度約為00003%, 0003%,地下水為003%,河口水為0在一些盆地中,海水為3%,鹽水為3%,最高可達30%。
雖然水體含有各種礦物質,但大多數礦物質的溶解度較低。 構成鹽度的主要離子是:鈣、鎂、鉀、鈉,以及碳酸氫鹽、碳酸鹽、硫酸鹽和鹽酸鹽。 在海水中,上述離子的總和(重量)佔海水鹽度的99%8%。
雖然說“有水的地方就有魚蝦”,但從生產的角度來看,並不是所有的水體都適合養殖。 這裡有乙個效率問題。 然而,就像所有土地都可以用來種植莊稼一樣,有些土地太薄而沒有用處。
與土壤一樣,生產力因水體而異。 高生產率的水體可以高產,低生產率的水體也可以高產,但它們必須付出更高的代價(成本)。
例如,如果我們挖乙個池塘並放水,我們放一些魚苗,然後放它,魚將在年底被捕獲。 關鍵是,能生產多少?
根據以往水庫和湖泊生產力調查的資料,產量為01%~0.7%。我們按 05%計算:假設我們池塘的平均毛產力是每天8克氧氣平方公尺,也就是每天3克碳平方公尺,那麼一年每畝的產量為:3x365x666667x0.5%/15%/1000=24.33(千克畝)。
15%是活魚的碳含量。
如果我們池塘的生產力是每天每平方公尺 16 克氧氣,那麼每畝產量為 4866公斤。 顯然,生產力決定產出。
當然,有人說,我們可以通過餵養生產力低的水體來增加產量。 沒錯,問題是,我們可以放多少飼料?
假設我們使用好的飼料,每公斤飼料可以種植一公斤魚。 一公斤飼料含有約500克碳,一公斤魚含有約150克碳,所以每公斤飼料,池塘必須能夠提供(500-150)12x32=93333克氧氣。
池塘還剩下多少氧氣用於低生產力(假設池塘不保留氧氣債務),每畝產量為 2433公斤的池塘中剩餘的氧氣是2433x15%/12x32=9.因此,732公斤的氧氣可以放入9732/0.9333=10.24公斤飼料。 因此,在沒有任何曝氣措施的情況下,低生產力池塘的飼料產量為 2433+10.24=34.57公斤。
可以看出,低產池塘產量的增加是以飼料為代價的。
同樣,乙個生產力是兩倍的池塘,有兩倍的殘餘氧氣,兩倍的飼料,因此產量是兩倍,即 4866+20.48=69.14公斤。
因此,有人認為,飼餵飼料的池塘水體的生產力對產量影響不大,甚至因為池塘的生產力高,天然飼料較多,不利於飼料銷售。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因為低生產力的池塘飼料根本不適合。
可以說,生產力低的水體不太適合水產養殖。
以上資料是用來說明問題的,池塘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因為池塘水和大氣之間有氣體交換,池塘底部也有氧氣,能耐受的飼料比上面的資料高得多,所以產量比這個例子高很多。 )
問問浩瀚大地,誰是風雨之主?
影響水生生態系統自然生產力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來說,水生生態系統的自然生產力來自系統的光合作用效率。 因此,有兩個主要因素控制著自然水生生態系統的生產力:太陽輻射和二氧化碳。
太陽輻射是乙個區域因素,而不是它自己的水體。 因此,就水體自身因素而言,控制水生生態系統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
雖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可以溶解到水體中,但由於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低,很難通過二氧化碳從空氣中擴散到水中來滿足水生生態系統光合作用的需要。
因此,水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來自土壤和岩石礦物的溶解,在所有能產生二氧化碳的碳酸鹽岩中,碳酸鈣的溶解度相對較高。
由於碳酸鈣的快速風化和碳酸鹽的緩衝能力,少量的碳酸鈣可以主導水生系統的地球化學行為“(Murse,1990)。
如果以碳酸為橫坐標,以鈣為縱坐標,我們可以發現,只有上圖A區的水質適合水產養殖。
如果換一種方式放上圖,可以得到下圖:
從圖中可以看出,高鈣水體碳酸含量低,碳酸鈣含量低,碳酸鈣含量高,碳酸鈣含量低。當水體中的碳酸含量等於鈣含量時,碳酸鈣含量最高。
由於水的緩衝能力與碳酸鈣的含量有關,因此高鈣低碳酸或低鈣高碳酸水的緩衝能力較低。
因此,從水穩定性的角度來看,鈣濃度大致等於碳酸的水的緩衝能力最強。
水體中的二氧化碳、碳酸氫鹽和碳酸鹽可以相互轉化,而在水中,總碳酸中含有碳酸氫鹽和碳酸鹽,因此水體中的總碳酸當量大約等於總鹼度(總鹼度大約等於碳酸氫鹽+碳酸鹽的兩倍)。
也就是說,碳酸鹽當量可以粗略地用總鹼度來表示。 這解釋了水產養殖的傳統觀念,即鈣硬度大致等於總鹼度的水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