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資料能否取得良好開局,一直是市場高度關注的問題。
2月9日,春節前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和金融統計。 資料顯示,1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84家29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與上月持平。 1 月份的增量為 650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5061億元; 貸款保持穩定增長勢頭,492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2億元。
1月份貸款增長持平,好於市場預期。 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英國《金融時報》。 資料顯示,1月份貸款支援力度強勁,月末貸款餘額繼續保持10%以上的高增速。 同時,今年1月新增貸款與上年基本持平,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金融機構在暢通信貸發放步伐方面的成效。 年初貸款的穩步增長為經濟開了個好頭。
中國人民銀行資料顯示,1月份社會融資規模同比繼續擴大。 1月末,社會融資存量為38429萬億元,同比增長95%,增速與上月持平。 1 月份的增量為 650萬億元,創歷史同期最高水平,比去年同期增加5061億元; “社會融資規模是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乙個比較全面的指標。 專家分析英國《金融時報》認為,社會金融在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基礎上繼續同比增長,說明金融體系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支援水平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 貸款資料也保持穩定增長。 “此前,1月份的平均新貸款約為47萬億元,實際貸款資料超出市場預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2024年初各項政策的大力支援,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 “年初以來,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及時宣布降準和下調再貸和再貼現利率,支援農村扶持和小額再貸,再貼現利率已經放出,釋放利好政策,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和MLF超額續貸,繼續保持合理充裕的流動性, 有效提振市場信心。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對記者分析道。 此外,2023年以來多項政策的影響也持續顯現。 比如,2023年,財管部門將繼續優化房地產信貸政策,降低現有住房貸款利率,一視同仁地滿足不同所有制下房地產企業的合理融資需求,房地產相關貸款也將呈現企穩跡象。 穩定的貸款增長幫助經濟在今年開了個好頭。 市場專家普遍認為,預計2024年GDP增速將進一步與潛在經濟增長率趨同,較近兩年4%的均增水平大幅回公升,但短期內仍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疲軟等問題。 新的一年,經濟將繼續回暖和好轉,穩開步非常重要。 1月貸款增速高於市場預期,反映實體經濟活力增強,企業投產前期部署,助力經濟實現良好開局。 更好的財務資料也可以繼續提振信心並提高社會期望。 今年1月新增貸款與上年基本持平,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金融機構在暢通信貸發放步伐方面的成效。 “雖然各行各業都有追求'良好開端'的傳統,但商業銀行也習慣於把貸款提前發放,年初貸款增長往往比較快。 不過,在1月24日的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指出,2024年信貸總額要保持適度穩定。 1月份貸款穩步增長,反映出對穩定信貸節奏的要求。 有專家解釋。 春節錯位等因素可能會帶來短期資料擾動。
業內人士建議,1月和2月應觀察一些財務資料。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截至1月底,廣義貨幣(M2)餘額為29763萬億元,同比增長87%。同時,1月份M2增速的波動也引起了市場關注。 受訪專家介紹,當月M2增速下降,受多種因素影響,整體上週期性擾動特徵較為明顯。 “從短期擾動因素來看,財政支出一般會在春節前見頂,財政支出的增加將導致M2增長加快。 業內人士表示,2023年春節在1月,今年春節在2月,財政支出從1月到2月錯位,這將導致M2增速1月下降,2月反彈。 2021年春節也出現了類似的錯位,M2增速下降了07個百分點對9個百分點4%,2021 年 2 月反彈至 101%。一般估計,財政因素對今年1月M2回撥的影響也為0大約7個百分點。 從長期趨勢來看,疫情以來貨幣政策加大了逆週期調整力度,金融資料普遍領先於經濟資料,去年2月M2增速也達到近13%的高點,明顯高於名義GDP增速。 此外,有專家表示,從金融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角度來看,金融體系中資金閒置和套利現象的減少,企業和居民加大購債力度,促進直接融資發展,也會對貸款產生一定的良性替代作用,並相應降低M2的增長率。 事實上,中國人民銀行(PBoC)一再警告不要過分關注短期資料的波動。 “其實,對於這個月來說,春節錯位因素影響很大。 “有業內人士表示,由於春節過節,1月和2月會發布很多統計資料,整體財務資料也應該在1、2月觀察。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對信貸增長和信貸結構產生深遠影響,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債務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維持。 提高政策成效
結構優化,利率下降。
規模方面,金融資料總體好於預期,穩健貨幣政策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堅持金融服務對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加強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保持對經濟的穩定支撐。 同時,信貸結構和利率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其中,在信貸結構方面,近兩年重點領域支援力度不斷提高,結構不斷優化。 “信貸結構的演變是經濟結構變化的反映,信貸投資的優化也有利於促進經濟轉型發展。 有專家對英國《金融時報》表示,隨著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過去規模較大的房地產、融資平台等傳統貸款需求減弱,而普惠小微企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動能貸款增長迅速,加上直接融資和貸款核銷加速呈上公升趨勢。 總體來看,在新舊動能轉換、融資結構調整過程中,信貸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信貸結構得到了顯著優化,實體經濟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實際上得到了顯著提公升。 截至2023年底,在230萬億元以上的現有貸款中,普惠小微、製造業、基礎設施、房地產貸款佔比約為10%、10%、20%、20%,結構不斷完善,普惠小微貸款和製造業貸款佔比大幅提公升。 市場機構普遍認為,中國人民銀行布局前瞻,現有再放貸工具已基本實現全覆蓋,優化信貸結構、促進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效果逐步顯現。 2023年底,“專精特新”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同比增長20%左右,2024年1月底綠色貸款和普惠型小微企業增速也將在%以上,明顯高於所有貸款增速。 融資成本方面,下調利率的巨集觀效應也在釋放。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實施情況報告》顯示,2023年12月,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375%, 下降 022個百分點,創有統計以來的新低; 新發個人住房貸款的加權平均利率為397%, 029個百分點。 受訪金融機構普遍反映,2024年1月企業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仍有望繼續穩步下降。 貸款利率的持續下降,有效刺激了信貸需求。 記者注意到,部分銀行消費貸款利率已下調至“2”,對年初的消費促進和穩定投資起到了支撐作用。 同時,去年首次住房貸款存量利率的下調減輕了購房者的利息負擔,超過5000萬戶家庭每年減少支出約1700億元,對提振市場信心起到了積極作用。 記者從某大型國有銀行獲悉,1月份新增個人住房貸款也同比增加。 “貸款利率穩定和下降既是目標,也是挑戰。 董希淼認為,中國經濟仍處於疫後復甦階段,需要持續有力的金融支援。 目前,貸款利率下行趨勢有兩大制約因素:一是境內外利差。 發達經濟體本輪加息很可能結束,但利率水平仍處於高位,中美短期政策利率倒掛3個百分點以上; 二是存款和貸款之間的利差。 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大型銀行淨息差為166%,為歷史最低水平,考慮到現有住房貸款利率調整、地方債務重組等因素,銀行淨息差或繼續收窄。 要統籌把握各要素,為利率下行創造條件。 “2024年初,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再次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1萬億元以上長期資金,同時支援農業和小企業的再貸款和再貼現利率將降低025個百分點,這些措施有利於降低金融機構的資金成本。 此外,2022年以來,銀行主動四次下調存款利率,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得到有效緩解,為進一步降低企業居民信貸成本、提高實體經濟可持續性創造了有利條件。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斌告訴英國《金融時報》記者。 每個人都在看
經濟持續回暖,2024年人民幣匯率“穩”的基礎堅實。
在房地產融資方面,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已經部署了重磅炸彈!
英國《金融時報》2024年公開招聘人員公告。
**:《金融時報》客戶。記者:馬美若。
編輯:劉能靜.
電子郵件: fnweb@126com 關注英國《金融時報》***,了解更多獨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