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女士全名徐秀珍,現年79歲,育有四個孩子,一男二女。
最年長的60歲,是當地一家醫院的牙醫。
第二位58歲,是當地一所學校的副校長。
大女兒今年56歲,是當地一所小學的老師。
二女兒52歲,在成都當公司職工。
四個孩子都有自己固定的職業,除了最小的女兒不在身邊,其他三個都是本地人。
徐太太住在我家樓下,我們相處得很好。 老爺子和藹可親,很會說話,我們這些年輕人,互相吵架,只要徐夫人出來,我相信我們兩個不會再吵架了。
徐女士年輕時是一所小學的政治教育主任,最擅長做思想工作。 我們,幾對年輕夫婦,經常被她說服。
徐老太太總是用自己的故事來教育我們,夫妻之間要體諒互敬,一輩子都不要留下遺憾。
據老太太說,她出生在北方乙個貧苦農民家庭,家有六個兄弟姐妹,擠在兩個破舊的山洞裡,吃的少,沒穿,除了小妹妹和小學畢業的姐姐,其餘四個兄弟都是盲人。
三哥和四哥上過識字班,能寫自己的名字,而大哥和二哥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但他們吃苦耐勞,願意工作,自從包裝生產到戶後,情況一天比一天好。
徐老太太的爸爸是村里生產隊的組長,他的任務就是每天督促人們準時上班,還要記錄每天上班的人的工作要點。 我也經常去旅部接任務,開會。 有一年,村小學師資短缺,大隊長向父親提起這件事,父親一直關注著這件事,回家問她願不願意當小學老師。
父親一說這話,她就高興地說她願意,免得錯過機會。 她今年18歲,高中畢業幾年,天生喜歡讀書,崇拜有教養的人,很高興能和老師一起教村里的娃娃。
當她到達學校時,她得知她正在教乙個複式班。 乙個班級有兩個年級的孩子,乙個在一年級,乙個在三年級,每個年級大約有七八個人。
她自己教授所有科目。 一年級上完課,安頓好孩子做作業,再教三年級的孩子,我去上語文和數學,體育課是玩,**課是教孩子們唱她會唱的歌。
後來,她從臨時代課老師轉為私教,每月收入十幾塊錢。 比起村里每天和生產組長一起幹活的姑娘們,她強壯多了,風不吹,日曬不照,雨不淋濕,臉上乾淨,很滿意。
89年,她僥倖趕上了平民教師的尾班車,成為了一名正規教師,40歲成為了一名正規教師,她在教育戰線上奮鬥了22年,終於如願以償。
她也已經是四個孩子的母親了。 她的丈夫在鄉里打工,經常跑到鄉下挨村跑,一家人什麼都指望不上。 為此,他們經常爭吵。
有一天,小女兒發高燒,老公去梁村下鄉,就獨自帶著孩子去鄉里的診所,輸完液後,發燒還是退不去。 她擔心孩子會燒掉他的頭,所以她讓丈夫回來。
說到這裡,夏猴的臉色就變了。 沒想到傍晚下起了大雨,丈夫匆匆趕到鄉鎮衛生院,沒有雨具,從上到下都被大雨淋濕了。
孩子的發燒消退了,但她的丈夫生病了,並引起了肺炎,然後當一天變了,他咳嗽了。
為此,他們去了幾次省醫院,感覺好多了,但丈夫總是感冒,身體免疫力極差,病倒了。
後來她進城,丈夫被提拔為副鄉長,以為人生從此走上了一條寬闊的道路,沒想到在她進城的第五年,她和丈夫在生活中無法互相照顧,丈夫在乙個寒冷的早晨摔倒了,再也沒有醒來。
那一年,徐女士48歲。 她向天地呼喊,哭得要死,沒有另一半的幫助,她怎麼能承擔起教育和撫養四個孩子的責任!
沒有靠山的徐夫人,成了鐵人鐵娘子,在她的嚴格要求下,四個孩子都好好學習,老大考上醫學院後,剩下的三個孩子自然是不用她管教就考上了一所好大學。
後來,孩子們自由地墜入愛河,找到了心儀的物件,結婚生子,過上了富裕的生活。
所以,每當徐老太太談起夫妻關係時,她都非常感動,總是勸我們珍惜彼此。 她強調,吵架時罵的那句話傷了她的感情,她的感情不應該受到傷害,如果受傷了,就會有裂縫。
她常說,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她就不會和丈夫吵那麼多次了。 以至於丈夫離開後,她很長一段時間都放不下自己。
丈夫離開後,徐老師三年後才松了一口氣,她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她的教學表現得到了學校和家長的認可。
她55歲退休,退休後每月領取退休金6000多元,積蓄50多萬元。 今天大兒子來了,明天二兒子來了,後天大女兒陪著她,家裡總是熱鬧非凡,老太太家常年不冷清。
這一幕持續了四五年,然後孩子們就不如以前那麼勤奮了,老太太乙個人出門進去,沒什麼動靜,明顯感覺到老太太家裡冷清了許多。
夏日的傍晚,總看到老太太坐在院子裡的涼亭裡享受陰涼,招呼人們過來坐下,人們知道老太太很寂寞,就去和她說話。
更多時候,徐太太很忙,早上練太極拳,晚上跳廣場舞,白天參加模特隊、唱歌隊、楊歌隊。
我們都知道,徐太太不喜歡回家,見是中午,女人們忙著回家做飯,她總是不滿意。
她自己的故事,別人的故事,她總是有話題,沒有時間跟她聊天。
當老師講故事時,情況就不同了。 有時她情緒低落,有時她畫出自己的聲音和顏色,當涉及到情感時,她的手和腳會跳舞,她的眉毛會跳舞。
當孩子們在院子裡亂搞時,她改變了政治教育主任的身份,給孩子們舉例講道理。 當孩子們在院子裡看到她時,他們都變得聽話了,不再橫衝直撞,不再不尊重。
她口齒伶俐,機智敏捷,年近70歲,一點也不容易上當。 對與錯,清晰明了,一點也不老舊和困惑。
說到養老,她從不迴避。 她的口頭禪是:你有多舒服。 人們問她以後會照顧哪個孩子,她說孩子都是老少皆宜,老人的生活習慣跟不上年輕人。
別走。 沒人去! 沒有人像自己的家一樣舒適。 想睡就睡,想坐就坐,沒人不喜歡。
總結:金巢和銀巢不如自己的草窩。
我們都羨慕徐太太,她不僅身體強壯,而且不迷茫,在養老這件事上睿智清醒。
不過這麼說,三天沒見到徐夫人,原來是感冒了。 三個孩子來了,她要去醫院掛水,老太太卻說不去,說可以多吃藥多喝水。 他還帶走了三個孩子。
結果,我半夜起來喝水摔倒了,幸好沒有骨折,膝蓋骨折了,所以不礙事。
這時,老太太的孩子們都警覺起來,一言不發,不讓她乙個人呆著。 兄妹三姐輪流待了乙個星期,老太太自己動了,就喊著讓孩子們不要來,他們忙著工作,不能因為自己的小問題而耽誤工作。
有了上次的教訓,三個孩子就不再聽她的話了。 老太太養老的問題迫在眉睫,一天都耽誤不了。
畢竟老太太年紀大了,乙個人住在家裡,沒人知道她有沒有磕磕絆絆。 晚上喝唾液和整夜醒來是有潛在危險的。 再說了,老太太常年獨居,吃飯總是要處理,對她的身體不好。
三兄妹商量後,想出了五個方案,徵求老太太的意見:
首先,讓老太太自己選擇,看看哪些孩子的家,和他們一起住。
二是選孩子,搬到老太太家照顧老太太的生活。
三是老太太輪流住在孩子家裡,老太太自己決定具體時間。
第四,聘請住家保姆,一日三餐照顧老太太。
第五,找個比較好的養老院,看看老太太願不願意去養老院。
最後,三兄妹怕老太太傷心,就說是備案,所以就不考慮了。
聽完孩子們的建議,老太太沉默了許久,才緩緩說道:孩子們,媽媽現在可以搬家了,我有自己的家了,你們不用擔心我,我自己的身體自己知道,我哪兒也不去。
停頓了一下,她繼續說道:“我不打算和你三個兄弟姐妹中的任何乙個住在一起,你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我也有自己的一套生活觀念,如果你們不能融合,就會有矛盾,我不想給你帶來負擔。 ”
老太太環顧四周,說:我不要你們誰搬過來和我住在一起,因為我年紀大了,睡眠時間很少,而你和我在一起,工作和休息時間不同,我們很久也不適合了。
大姑娘一聽老太太做不到,就不能那樣做,於是焦急地說:“那你說你同意哪乙個?
老太太不緊不慢地說:“姑娘,別擔心。 沒有必要聘請 24 小時住家保姆。 我乙個人能做多少,不要浪費資源。 再說了,媽媽不習慣乙個外人每天日夜和我相處,她的生活習慣可能讓我媽媽無法接受。 你說什麼? ”
老大看著老二,覺得老太太也很通情達理。
於是,老太太笑著說:“你真的不用擔心我,那就僱我乙個小時工做一頓午飯,打掃房子。 ”
老太太動情地說:“孩子們,你們都有家庭,有自己的工作,只要能動一天,我就不想給你們添一點麻煩。
我很寂寞,我想說什麼就沒人聽,想做什麼也做不了,但做母親再難,也不想讓你的家人因為我而發生衝突。 ”
不過,如果我堅持乙個人住,真的有三長兩短,別人會指責你不孝。 你孝心母不想辜負,我有辦法兩全其美,你覺得可以嗎?
老二笑著說:“媽,你不用賣了,這不是故事,還有懸念嗎? ,趕緊說。 ”
老太太鄭重其事地說:“我只需要你,有時間可以經常回來。
不過,我有辦法玩:不管誰回來看我,每個孩子每次都會有100塊錢的紅包,乙個孫子每次都會有50塊錢的紅包。
媽媽既有工資,又有存款,還有月薪,我給你的紅包叫孝費,我給你孩子的紅包叫尊敬老人,這樣你們誰來看我,都會拿到工資。 兩人都孝順,拿錢。 兩全其美。 ”
三兄妹抵擋不住老太太,就笑著答應了。 老闆還調侃說,老太太又要當他們的老闆了。
這樣一來,除了老太太每個月2000元的時薪外,剩下的工資,誰來看她,她都會給100元的紅包。
難怪,我們總能看到老太太的兒孫出門都開心,不是因為手裡拿著百元鈔票,而是因為老太太的可愛。
有一次聊天,我們問起這件事,老太太詭異地笑著說:乙個人會厭倦長時間重複做一件事,如果有刺激,那就不一樣了,就像我們玩媽祖遊戲一樣。
她這樣做的目的,首先是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孝順,回來多陪她。 第二,我想以這種方式把我的工資給孩子們。
她還笑著補充道:我不想像人家說的那樣,第三者不貴:貪錢怕死不眠! 我不怕死,我確實睡得不多,但我可以決定我是否貪財。
更何況,老太太的招數還真是高高在上,兒孫們都樂意滿意的來了,滿意的回來了。 來菜吃水果的時候,走的時候,拎著一百元的鈔票,玩得很開心。
老太太還告訴孩子們:萬一以後得了絕症,就不要進ICU,插管,也不搶救。 她想體面,快樂地走路。
至於她住的房子,等她一百歲以後,她的四個孩子就平分了。
至於那50萬積蓄,暫時留著,等她不能照顧自己的時候,就去看病,買藥,僱護士。 如果有盈餘,四個孩子將平分。
不得不佩服,乙個老太太活得這麼透明,她應該清醒地待在人間。
善待孩子,知道有界限感,不想不打擾孩子的生活,懂得界限感。
善待金錢,實現金錢價值最大化。 它不僅用金錢解決了生活問題,抓住了人性的慣性,還利用激勵機制激發了孩子的孝順。
對待生死,有尊嚴,不拖累孩子,不死,冷漠對待,不給孩子添麻煩。
徐太太的精明和透明,讓養老看似輕鬆有趣,實則充滿智慧。
你覺得怎麼樣? 這種養老金是否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