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85年到1987年,解放軍進行了大規模的部隊改組,總共裁減了100萬軍隊,這一事件被稱為“百萬裁軍”。
在這次裁軍過程中,全國大型軍區的數量減少到七個,即北京、瀋陽、蘭州、南京、成都、廣州和濟南軍區。 出乎意料的是,這七個軍區司令員中,有六人後來被授予了將軍軍銜,唯一沒有成為將軍的人就是趙憲順。
那麼,趙憲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趙先順,1924年出生於河南省永城市順河鄉。 年輕時,他親眼目睹了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和日本侵略者在家鄉犯下的各種罪行。
在這種環境下,趙先順心懷堅定,憧憬著有朝一日能夠親手打敗日本侵略者,加入共產黨,成為正式黨員,跟隨新四軍投身抗日救國大業。
1939年,15歲的趙憲順如願以償,加入了新四軍,開始了他輝煌的革命生涯。
1941年,國民黨對皖南新四軍司令部發動軍事包圍,製造了震驚中國和世界的皖南事變。 此事後,新四軍軍部改建,趙憲順的部隊也編入新四軍第三師,在黃克成的領導下繼續參加抗日戰爭。
在不斷的努力和戰鬥中,趙顯順逐漸從一名普通士兵晉公升為副班長、班長,直到抗戰勝利,他才成為第三師副連長。
抗戰結束後,黃克誠有先見之明,向組織提出在東北建立根據地的計畫,得到組織的積極響應,新四軍第三師在黃克誠的率領下向東北進發。
作為第3師團的一員,趙憲順也隨他去了東北。 到達東北後,趙憲順的部隊逐步改編為東北民聯軍和東北野戰軍,趙憲順還積極參加了四平戰役、遼瀋戰役等重大戰役,為東北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
隨著東北野戰軍改組為第四野戰軍,趙憲順已晉公升為副團級幹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顯順跟隨四爺南下,參加了中南戰役等戰役。 在1955的獎項中,他被授予中校軍銜。 為了進一步訓練他,上級把他送到南京軍校,讓他接受系統的軍事教育。
軍校畢業後,趙憲順歷任副師長、師長、副軍長等職務。 1975年任黑龍江省軍區司令員。
趙憲順在黑龍江省軍區工作了七年,1982年晉公升為黑龍江省軍區上級單位瀋陽軍區副司令員。
一年後,他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司令員,這也是百萬美元裁軍時期的重要任命。 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全軍縮編,形成了七大軍區的格局。
此時,北京軍區司令員為秦繼偉,瀋陽軍區司令員為劉京松,南京軍區司令員為項守志,廣州軍區司令員為尤泰忠,成都軍區司令員為傅全有,濟南軍區司令員為李九龍。
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恢復了軍銜制度,七大軍區司令員中,趙先順、劉敬松、李九龍等部分晉公升為中將,秦繼偉、遊太忠、項守之等晉公升為上將。
翌年1994年,劉敬松、李九龍等人繼續晉公升為上將,但趙顯順的軍銜仍為中將。
趙憲順沒能晉公升為將軍,原因很簡單,那就是他的年紀。 在1994年被任命時,他已經70歲了,已經從軍隊退役,所以他沒有資格晉公升。
同時,他也成為七軍區司令員中唯一乙個沒有晉公升為上將的人。 然而,劉正聰和李九龍在1994年被授予頭銜時,他們分別只有61歲和65歲,當時仍在服役,因此他們被提公升為將軍。
2002年,趙先順在北京病逝,享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