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3月8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二次會議結束後,根據《關於體制改革問題的決議》,我國將進行體制改革。
這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進行的首次體制改革。
這次體制改革強調精簡和振興。 原來的100多個部級機構已經減少到只有61個,510,000人的事工也減少到30,000人。
最顯著的變化體現在副總理一職上,原來的11人已經減少到只有萬力同志和姚一林同志。
除了精簡政務,裁員的另乙個目的,就是響應“年輕幹部”的號召。 改革前,部長級領導人的平均年齡為64歲,但改革後下降到60歲,整整年輕了4歲。
當時,這項範圍廣泛的改革引起了熱烈的討論,許多幹部不理解甚至反對。 那麼,您是如何頂住推動機構改革的壓力的呢?
被“解雇”的11人是怎麼處理的?
** 人們認為,改革開放後的第一次機構改革應該稱為"制度革命"以簡化**。 1979年,他親自到山東、天津、上海等地進行實地考察,深入了解基層組織的運作情況。
但是,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存在許多問題。
我們城市政府機關和企業、工廠都面臨著乙個共同的問題,那就是人員老齡化嚴重,崗位需求多樣化。 在一些地方,老領導甚至被指定為副職,這種現象不僅存在於地方,也存在於領導層。
這是因為我國實行“幹部終身制”制度,公職人員退休後仍享受在職時領取的福利待遇,願意可以繼續在組織內工作。
這個系統既有優點也有缺點。 ”
離退休幹部繼續發揮餘力,為中國建設貢獻力量,是有益的; 但幹部人數的增加也帶來了財政壓力。 如果管理不當,部門人員角色不明確,就可能導致推卸責任,降低工作效率。
此外,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而進步,一些老領導可能因為堅持舊思想而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青年幹部的積極性和機構的效率可能會因此受到影響,但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如何處理。 早在70年代,**就曾提出簡化制度、幹部振興,但由於時代的限制,這個問題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1982年1月13日,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就“精簡”問題作了講話,直接指出了國家組織臃腫和幹部態度不當。
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這麼急於實施“精簡**”。 但實際上,有兩個考慮因素:第一,必須精簡; 第二,前蘇聯吸取了深刻的教訓。
1981年,第乙個工作組織龐大而複雜,包括52個部委、43個直屬機構和5個辦公機構,但部分部門職責重複,甚至部分幹部職責不明確,導致幹部積極性下降,部門間推諉推諉現象也容易發生。
1982年以前的三年裡,我國致力於糾正冤假錯案,一大批受冤枉的同志得以重返工作崗位。 但是,領導職位的數量是有限的,為了容納這些返回的同志,我們不得不增加一些副職位。
因此,組織變得越來越複雜。
改革不會一帆風順,涉及的領域很廣,事關廣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必然會面臨各種複雜的形勢和困難。 ”
隨著機構的調整和人事變動,每個人的社會地位、福利和生活都會受到影響。 機構改革不僅涉及幹部的裁員,還涉及企事業單位,可能影響到更多的人,情況會更加複雜。
光是大、中、小幹部就達了幾百萬,受機構改革影響的人數肯定已經超過1000萬人。
** 這被稱為這種單位和人員的大規模重組"革命"這場革命不是針對人民的,而是針對制度的改革。 "
** 機構改革設定了三個目標: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義,激勵員工。 在精簡組織實施過程中,重點是適度的強度,而不是一刀切地讓所有老同志退休。
許多老幹部經歷過革命,對革命的理解是畢生的奉獻,他們希望繼續為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老幹部退休後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工資和家人的生活。 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和安撫他們的情緒,使他們能夠繼續在國家建設中發揮作用,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為此,提出了讓老幹部繼續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思路,1982年黨的十二大後,成立了兩個省級諮詢委員會,鼓勵和幫助老幹部為中國建設貢獻餘有的精力。
** 副總理人數由13人減至2人,萬麗、姚依林。 改革取得顯著成效。 萬力,1916年生於山東東平,年輕時信奉進步思想,投身抗日救國運動。
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在河北-山東-河南地區擔任重要職務,先後擔任冀山豫邊境地區雲溪州委副書記、書記。
萬力同志在解放戰爭期間積極投身宣傳動員工作,在推動河北、山東、河南地區群眾參軍、投產、後勤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萬力同志投身城市建設事業,歷任城市建設總局局長、城市建設部部長、黨組書記,參與了包括人民大會堂在內的北京市“十大建設工程”的建設。
1980年4月,萬力同志被任命為副總理,繼續為我國建設作出突出貢獻。
姚依林,1917年生於中國香港,少年時在上海受到先進思想的影響,尤其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研究。 193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後任北平市學生聯合會秘書長、黨委書記。
面對日本侵略者占領東北、覬覦華北的形勢,在黨的安排下,他與黃靖、郭明秋等人共同發起了“129運動”,在北平組織了數千名愛國學生進行第一次運動,從而引發了全國抗日熱潮。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期間,姚益林同志發揮才幹,先後擔任河北省委秘書長、宣傳部部長、金茶冀北方支部秘書長、**局,組織了轟動一時的“冀東暴”,在群眾工作上投入了大量精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姚一林同志投身於金融工作,為國營商業建設、民營商業轉型和外交事業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1979年7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召開,任命姚義林同志為第一副總理,專門負責經濟領域。
在1982年的“大裁員”中,萬力同志和姚一林同志憑藉突出貢獻,得以保住原來的崗位。 當然,這並不是說其他11位副總理的同志不夠優秀,而是說他們被安排在更適合自己的崗位上,繼續為新中國的建設做出貢獻。
同時,**同志也樹立了榜樣,雖然身兼數職,卻主動放棄了副總理、政協主席的職務,體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
1.離退休的老幹部為黨注入了新的活力,青年幹部有了更多的晉公升機會。 一班的遠見卓識,給了年輕幹部更多施展才華的舞台,行政效率明顯提高。
2.* 老幹部的遠見卓識,為退役後的黨注入了新鮮血液,也給了年輕幹部更多的晉公升機會。 正是這種思維方式使我們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3.老幹部退位給黨注入了新鮮血液,年輕幹部有了更多的晉公升機會。 長遠的眼光給了年輕幹部更多施展才華的舞台,行政效率明顯提高。
體制改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輪改革都是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為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做出貢獻。
1993年的改革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的是建立一種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新型行政管理制度。
1998年的改革旨在完善國家公務員制度,提高公務員隊伍的質量和效率,以便更好地為人民服務。 2003年的改革具有特殊的歷史背景,中國剛剛加入世界領先組織,改革的目標是建立乙個規範的行為、協調的運作、公平透明、廉潔高效的行政管理體系。
2008年、2013年、2018年、2023年,機構改革一踴愈進行,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注入新活力,不斷提公升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