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我們黨堅決拋開與國民黨當局的矛盾,把全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紅軍主力調入八路軍,渡黃河東奔山西抗日。
然而,鮮為人知的是,當時紅軍的規模,其實遠遠超出了國民**三個師的容量。
也就是說,八路軍改組後,紅軍兵力實際上超過了定額3個40,000人。
那麼,紅軍是如何發展到近8萬人的規模,然後才改組為八路軍的呢? 這部分編外人員後來又是如何安置的呢?
紅軍三大主力在抗戰前相遇並恢復了實力,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壯舉,但紅軍在此過程中付出的代價卻是空前的。 例如,1934年10月,紅軍帶著8從瑞金出發68萬人,渡過湘江後只剩下不到3萬人。
1935年10月抵達陝北的紅一軍只有7000人,其中紅四師由紅三軍縮編而來; 甚至紅軍的人數也被取消了。
好在紅二十五軍率先抵達陝北,與當地紅軍的紅二十六軍和紅二十七軍會合後,併入紅十五軍。
紅一軍和紅十五軍團4300人聯手後,恢復了紅一軍的稱號。
* 紅軍出發時人數超過80,000人,但最終只有7,000人到達陝北,這是不準確的。 紅軍五軍中,只有紅八軍在湘江戰役後被取消,併入紅五軍。
隨後,紅五軍改稱紅五軍,紅九軍(改稱紅三十二軍)繼“草師”之後與紅四方面軍協同作戰。
1935年3月,紅四方面軍開始長征,下轄紅四軍、紅九軍、紅三十軍、紅三十一軍等,總人數8萬餘人。
然而,由於紅四方面軍首領張國燾堅持南下四川,1935年冬,紅四方面軍被迫撤退到川西山區,包括紅五軍和紅三十二軍,總人數不足4萬人。
相比之下,紅軍指揮的**,蕭珂。
1935 年 11 月長征後,第二軍團和第六軍團的人數仍保持在 8,000 人左右。
1936年7月,紅色。
2、第六軍團與紅四方面軍合力後,為加強兵力,**軍委下令將紅軍合併。
第2和第6軍團和紅32軍是紅二方面軍。 到1936年10月,紅軍的三支主力終於聯手,總人數約為5人50,000人。
為了打通對外援助渠道,紅四方面軍下屬的紅九、紅三十軍,以及紅一方面軍的紅五軍組成了“西路軍”,由***等領導人率領,向新疆進軍。 然而,在與“馬家軍”的戰鬥中,這支約21,800人的隊伍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導致留在陝北的紅軍人數一度下降到33,800人。
在教科書和許多影視作品中,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後的番號,通常只明確提到三個師的存在; 至於八路軍整編初期的人數,各種說法一般都是三萬或四萬。
一般人可能誤以為留在陝北的紅軍全部改編為八路軍,但實際上,到了1937年,陝北紅軍已經興旺發達。 在“西路軍”從陝北出發前往“習事變”之前,蔣介石仍在調集大量部隊,企圖殲滅陝北的紅軍。
為了加強實力,我軍首先利用紅軍主力中相對過剩的裝備(主要是從地方軍閥繳獲的劣質火炮),將陝北及周邊地區的紅軍游擊隊、赤衛隊和縣蘇衛隊營公升級為正規紅軍,並給他們起了個紅二十七號的稱號。 紅28軍、紅29軍、紅30軍(雖然有重複),以及陝北獨立第1師和第2師,以及陝西、甘肅和寧波的獨立。
第1、第2、第3、第4團,共8700人。
同時,紅軍在東征中取得了大勝利,不僅獲得了大量的錢糧**,而且在山西擴大了8000多人。
1936年底,“習事變”爆發後,為了應對**軍的大規模進攻,張學良、楊虎城邀請紅軍協助關中一帶防禦。 黨藉此機會大力宣傳“聯合抗日”,吸引了大批熱情的青年。
“習事變”和平解決後,東北軍和十七路軍主動將部分領土讓給紅軍; 例如,中共**於1937年1月13日進入延安縣。 此舉有效緩解了紅軍面臨的嚴重補給困難,為擴軍提供了保障。
因此,截至1937年8月,陝北紅軍總人數為紅一軍2.4萬人,紅二方面軍1.15萬人,紅四方面軍1.48萬人。 紅軍司令部直屬機關院校人員1萬人,陝北紅軍未編入三大主力部隊1.41萬人,“西路軍”遺屬5600人,共計約8萬人。
蔣介石試圖通過建立來限制我軍,經過半年的衝突,雙方達成了協議。 “習事變”的和平解決,表明國民黨和共產黨可以考慮聯合抗擊日本侵略者。
從1937年2月開始,國民黨和共產黨就紅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的問題進行了近半年的艱難談判。
然而,蔣介石和國民黨領導層將中共的善意視為“投降”或“招募”,並不認為中共是平等的談判者。 再加上當時日本對國民黨的威脅還不是很嚴重,蔣介石試圖將紅軍的規模限制在很低的水平,以便在日軍的幫助下徹底殲滅紅軍。
我們黨最初提出,按照紅軍八萬人的規模,編成公路軍,下設4個軍、12個師、36個旅。 然而,這個計畫遭到了蔣介石的堅決拒絕。
在後續的談判中,我黨作出妥協,提出只組建一支公路軍,直屬4個師、12個旅、24個團。 但蔣介石還是覺得四個師太多了,只同意組織兩個師、四個旅、八個團,總人數高達15000人; 師級以上沒有統一指揮,由軍委或習陣營領導。
後來,蔣介石堅持只派三個師,每個師有三個團。 據他介紹,雖然紅軍在“習事變”前沒有減少到3000人的水平,但這已經是乙個重大的讓步。
此外,蔣介石試圖干涉紅軍的人事問題,試圖改變紅軍的性質。 在初次接觸時,他提出,如果紅軍改組為國民革命軍,**和**需要出國考察半年才能重新編排,但這一險惡用心被我們黨堅決拒絕。
正式談判開始後,蔣介石首先提出向我軍引進一大批政治教員,但我黨拒絕了。 然後,他提出所有副職和團級以上的參謀長都要由**軍官擔任,甚至幻想讓大間諜康澤擔任政治部副主任。 蔣介石的做法雖然是出於最好的目的,但通過人事變動來削弱我黨在軍隊中的地位卻是他一貫的手段。 全面抗戰爆發後,蔣介石以此手段,將一批重傷的軍閥部隊改組為**軍。
1937年2月至1937年7月,雙方勉強達成將紅軍改組為八路軍3個師6個旅12團的計畫。 然而,當何穎欽向蔣介石報告此事時,蔣介石再次拒絕。
**親自到廬山採訪蔣介石,但蔣介石仍然堅持“三師九團”計畫,企圖拉攏***破壞我黨對軍隊的領導。 直到七七事變爆發,華北局勢急劇緊張,蔣介石急需紅軍整編抗日。 於是,在9月22日,他終於同意公布之前敲定的3師、第6旅、第12團的計畫。
有人認為,蔣介石把被紅軍殲滅的東北軍三個師的番號交給了紅軍,意在把“厄運”轉嫁給紅軍。 但實際上,第115師屬於第67軍,第120師屬於第57軍,第129師屬於第53軍; 紅軍殲滅了第 105、109 和 110 師。 “梁光事變”期間,蔣介石以“整軍”的名義削弱東北軍,在“習事變”後,趁機反擊,將東北軍17個步兵師改編為10個,其中3個師的兵力被強行削減,迅速“派”紅軍。
為了突破蔣介石的限制,我軍自主建立了新的數字系統。 根據最後計畫,紅軍主力改編為第115師,總人數為15500人。 原紅1軍團的紅2師和紅4師改編為343旅的685和685團,而原的紅15兵團改編為344旅的688和688團。
紅二方面軍主力改編為120個師,共1.4萬人。 紅二軍團、紅二十八軍改編為716旅第358、716團,紅六軍改編為第717旅第359團,紅32軍、司令部特勤團各改編為第718團。
紅四方面軍留在陝北的部隊改編為第129師,總兵力13000人。 紅4軍改組為385旅的769團和770團,而紅31軍改組為386旅的771團和772團。
這三個師的總人數約為42,500人,加上八路軍司令部直屬的隊伍約46,000人。
但實際上,紅軍改組為八路軍後,12團的成立並沒有得到嚴格執行。 紅1改編為第343旅後,紅軍主力紅1師被單獨抽調,組成第115獨立團。 第120師改組時,紅32軍分為兩部分,其中第94師成為第359旅的一部分,第96師改編為第120師教學團。 相對來說,紅四方面軍基本上將紅軍的乙個軍改編為八路軍的乙個旅,但與此同時,將軍營學校的倖存人員和西軍的西路軍組成了第129師教學團。 因此,紅軍改組為八路軍後,有16個團,包括總部炮兵團。
一聽到獨立團的名字,很多人都會想到《亮劍》中的386旅獨立團、新一團、新二團等。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在蔣介石拒絕批准新人數的情況下採取的強制措施,因為八路軍的人數已經增加了數倍。
然而,在1937年,問題並沒有那麼嚴重。
雖然人民從未正式承認過這些“編外兵種”,但他們堅持按照12個團的編制標準,每月只繳納63萬合法元。 比如第115師第115獨立團在渡過黃河時,就被金穗軍軍官阻攔,後來只能夾在686團內才能通過。
此外,為了盡可能增加三個師的師數,我軍對師的直屬部隊進行了調整。 根據**的編制,各師的直屬隊伍包括騎兵營、炮兵營、工兵營、輜重營和特勤營; 通常,乙個營的規模是幾百人。
但是,八路軍直屬的營比當地紅軍軍師的營要大得多。 例如,第120師工兵營下轄3個營,總人數1400人; 第120師的輜重營和特勤營也包含三個營,實際上相當於乙個團的編制。
八路軍通過擴大學員人數,解散多餘人員,成功解決了人員安置問題。 八路軍三個師通過組建三個“黑戶”團,盡可能擴大直屬團的人數,使編制時超過12個團,兵力增加了一萬人。 這也是為什麼在關於八路軍的不同文章中提到的人數有很大的差異的原因。
鑑於陝甘甬邊境地區不是絕對安全的後方地區,同時又不可能依靠**提供保護,**決定保留部分第115師、第120師和第718團、第129師、第385旅和第770團, 共9000人,組成陝甘甬留守兵團。因此,實際渡過黃河東面的三個師團的編制是不完整的,三個師團的總兵力三萬六千人的數字也是由此推導出來的。
在剩下的 3 個在40,000人中,許多是行政和後勤人員,2,000多人是榮軍院的殘疾人。 這些人一開始就不受協議準備的約束。
為了妥善安置冗餘人員,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規模大大擴大。 改組後,紅軍大學和紅軍教官(原紅軍步兵學校)的5000名學生全部成為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學生。 同時,紅軍剩餘的幹部戰士也得以參加康達學習,到1939年2月,已有120000人參加了康達的輪訓。
事實上,從內戰到抗日戰爭,對我軍和第一國來說都是乙個全新的挑戰。
在激烈的正面作戰中,國民黨軍隊憑藉在內戰中積累的經驗和戰術,在火力強大的日軍面前,往往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卻未能取得令人滿意的結果。
我們黨在這個問題上有遠見和睿智,著眼於今後擴軍的需要,讓紅軍中那些過剩的幹部盡可能提高素質,成為今後擴軍的後備人員。
為此,抗日軍政大學一度擴大到12個分校,其規模甚至與當時的國軍學校相當。 每個軍種大約有1000名學員,其中近一半是多餘的紅軍幹部。
在用盡一切手段的情況下,我們黨面臨最後的手段,那就是解雇那些確實難以安置的多餘人員。
也許這一舉動令人費解,特別是考慮到八路軍隨後開始擴大規模,幹部人數明顯不足。 然而,實際上,任何軍隊的人員數量都是動態的。 即使從1937年到1949年,我軍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但具體的個別人員不一定留在軍隊中。
因此,1937年,我軍也把一些因年齡或身體原因不適合在軍隊服役,實在無法安置陝北的人送回原籍地。 比如紅四軍副司令員劉世墨、原軍委警衛團長朱水秋因傷病離隊,再也沒有回延安。 考慮到當時國民黨與共產黨的關係,國民黨也歡迎我軍的這種“**做法”。
雖然在 1937 年 9 月,只有 3 個6萬人被投入抗日戰場,但隨著“平行觀大勝”的迅速取得,我們黨和我軍迅速在山西站穩了腳跟。
隨著華北抗戰形勢的演變,我軍積極建立多個根據地,擴大新部隊規模。
這為一大批在陝北“閒”的官兵提供了施展才華的機會,八路軍從此進入了全面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