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在泰國舉行了為期兩天的戰略對話,雙方都表示會談富有成效。 美國還透露了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和拜登可能訪問中國的計畫,以及兩國元首將舉行直接會談的訊號。 這些事態發展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特別是美國的亞洲盟友日本,其對華政策發生了明顯轉變。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國會發表2024年施政演說,對華態度明顯放鬆,強調日本有意發展對華關係,而對華批評則很少提及。 這與日本以往追隨美國遏制和打壓中國的做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日本的這種轉變不僅受到美國對華政策的推動,也受到日本自身經濟困境的推動。
美中近期的對話與溝通,反映了美國在國內外面臨的壓力和困難。 在美國,2024年的競爭已經開始,兩黨之間的分歧和對立正在加劇,各種醜聞和風波仍在繼續。 美國、俄羅斯、烏克蘭、巴以、朝鮮、台灣等地區的局勢非常緊張,美國的干預和干預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引發了更多的**和抵制。 在這種情況下,拜登迫切需要在外交上取得一些突破,以增加他連任的談判籌碼。 與中國的對話與合作無疑是最重要的部分。 如果拜登今年不訪華,那麼他將成為近來美國第乙個任期內唯一乙個沒有訪華的國家,這將是他外交成就的一大汙點,也將為他的競爭對手川普提供攻擊的槓桿。
作為美國在亞洲最重要的盟友,日本對美國對華政策的變化非常敏感,非常依賴。去年8月,美國、日本和南韓在戴維營舉行會談,就亞洲“迷你北約”達成協議,旨在對抗中國的崛起。 然而,這種對抗戰略並沒有給日本帶來實質性的好處,反而使日本與中國的關係陷入低潮,影響了日本的經濟和安全。 日本外交連續三年出現赤字,其中中國**的衰落是主要原因之一。 應美國的要求,日本對中國實施了“脫鉤”和“去風險”措施,特別是在半導體等日本有優勢的領域對中國實施禁運,引發了中國的強烈反應。 中國去年開始對日本海產品實施進口禁令,以應對日本決定將福島核汙水排入大海,這也導致日本漁業和食品行業遭受巨大損失。 此外,中國人民還抵制日本的旅遊和消費品,這讓日本經濟更加糟糕。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和企業界都意識到改善對華關係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去年11月,日本執政聯盟公明黨黨首山口夏夫訪問北京,會見中國領導人,表示日本願意與中國合作。 不久前,日本社會民主黨領導人福島瑞穗也率團訪華,參觀了盧溝橋和中國抗日戰爭紀念館,顯示了日本的友好姿態。 日本經濟界也派出180人組成的商務代表團訪華,尋求加強與中國經貿交流的機會。
然而,日本的這些努力並沒有得到中國的積極回應,中國仍然對日本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警惕,沒有解除對日本海產品的進口禁令,也沒有給日本更多的合作空間。 中方認為,日本對華政策的改變只是暫時的利益考慮,不是真誠的改變,日本仍然是美國在亞洲的棋子,不可能成為中國真正的夥伴。 因此,中方要求日方在台灣、香港、新疆、南海等重大問題上採取明確立場,而不是一紙空文,陳詞濫調。 日本只有真正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才能贏得中國的信任和尊重,才能實現中日關係的穩定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