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文和他的根雕龍。 通訊員陳友遠攝。
2月2日下午,株洲市首屆神農廟會被列為重點展品的三瓶根雕龍,從蘆淞區白關鎮庫竹村“起飛”,直奔神農市神農塔展廳,供市民和遊客觀看。 這三條天才龍是我們城市一位無形傳承者的傑作,你想知道他是誰嗎?
他們出生於龍年,對龍有著特殊的感情。
這位非遺傳承人名叫張福文。 當天,記者來到蘆淞區白關鎮庫竹村,在他家的院子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靈靈”“中國龍”“奇人”等幾塊牌匾。 館門上擺放著兩枚銅牌,一枚是株洲市民文藝協會頒發的“苦竹張福文——根雕龍傳承基地”,另一枚是大涇景區管委會頒發的“大涇旅遊聯盟成員單位”。 大門門上,有株洲市文化和旅遊局頒發的株洲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瀘淞區《苦竹根雕龍生產工藝》牌匾,由株洲市人民公布。
1964年,張福文出生於乙個木雕世家,祖宗世代從事木雕,在當地家喻戶曉,“當時當地最有名的木匠有四位,其中一位是我爺爺。 張福文興奮地告訴記者,自己出生在龍年,對龍有著特殊的感情。 受家庭環境影響,他從小就喜歡木雕。 12歲時,他跟隨父親學習木工,並萌生了雕刻龍的想法。
被株洲市首屆神農廟會列為重點展品的根雕龍,從蘆淞區白關鎮庫竹村運到神農市展覽館供遊客觀賞。
“中國龍”花了20年的心血。
為了尋找好木頭,他經常深入深山古林,親自挑選、砍伐、運輸,然後反覆打磨,以獲得最理想的效果。
有一天,他在山里尋找龍的蹤跡,突然遇到了一堆龍,他的形體和舉止都像一條龍。 他眼睛一亮,欣喜若狂,連忙叫好友們把龍樁抬出山里,在家服侍。 一家人看到這堆龍,也是驚呆了。 一傳十,十傳百,張福文發現龍堆的訊息傳得很遠很遠,全國各地的鄰居都來看奇觀,都說張福文和龍是命中註定的。
經過多年的精心雕琢,2016年,長度為88公尺,腹徑12公尺半噸重的龍雕神器“中國巨龍”終於問世了,距離他見到樹根已經整整20年了。
傳說“龍生了九個兒子,每個兒子各有不同”,龍和它所培育的九條不同的龍能否在同一組作品中集體展示,是張福文自從萌生雕刻龍的想法以來最大的夢想。
1996年,張福文花了2萬元買了一根上等的楠木根,其形狀非常適合雕刻巨龍,到1998年,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雕刻了4根4 公尺和 46公尺龍公龍母,兩條龍是一體的,栩栩如生。 在隨後的幾年裡,在他的匠心雕刻下,相繼雕刻出長囚牛、二劍、三嘲風、四蒲嬌等9條“龍”。
當他把這些不同姿勢的龍子和龍男龍母結合在一起,視覺效果爆棚,用鬼魅做工來形容也不為過,這也成為了他最著名的代表作。
從民間藝術家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2018年,“龍圖騰——民間藝術家張福文雕刻龍藝展”在株洲規劃展館舉行,展出的9件形態各異的龍雕吸引了大批市民前來參觀。 當年被認定為市級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苦竹根雕龍工藝品也被列入市級第七批非遺專案。
除了木雕技藝,張福文的廚藝也不錯,所以有當地的紅白相間的儀式,經常請他來掌勺子,這也是張福文的經濟**之一。
不過,他一直把根雕作為畢生的追求,在花了40餘年時間完成了中華民族的圖騰——中華龍、龍家的龍公龍母和九龍的願望,共計11條龍之後,他開始雕刻關於龍鳳的文化創意作品, 不僅是木雕,還開發了竹雕產品......
如今,張福文有了更大的願望,要開展木雕培訓,教木雕愛好者。 他表示,通過美術培訓,讓更多的人學習木雕,這種傳統工藝一定會傳承下去。
編輯:青琦。
二審:戴平、唐建華。
第三次審判:葉新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