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被調回去只是為了向美國展示。 ”
1948 年 3 月,東北野戰軍建立了第一支以第五縱隊為編號的部隊,即第 42 軍。 這是一支由南滿洲三個獨立師改編而成的隊伍,雖然第42軍的發展歷史與其他部隊相比並不長,但其前身東北野戰軍的第五縱隊卻有著特殊的地位。
因為“第五縱隊”這個名字,是西班牙內部鬥爭中反動間諜團的稱號,一直以來都是人民的忌諱。 然而,東北野戰軍並不相信這種邪惡,他們選擇了這個名字,並用他們的行動證明了它沒有任何意義。
萬毅,第42軍縱隊指揮員,是東北軍最年輕的團長,深受張學良的賞識。 習安事變後,由於對國民黨深感失望,同時又受到我們黨的影響,萬毅加入了共產黨。
在新中國稱號儀式上,這兩位同志憑藉實力獲得了中將軍銜,展現了他們的強大實力。 第五縱隊雖然成立時間最晚,但在東北野戰軍中的兵力卻無與倫比。
在遼瀋戰役中,第五縱隊成功殲滅了17000多人,俘虜了軍長溫蕭山,對廖耀翔的軍團造成了致命一擊,使他們無法組建軍隊,只好逃跑。
最終,廖耀祥在逃跑途中被我軍俘虜。 在這場戰鬥中,第五縱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他們紀律嚴明,力量強大,很快成為東北野戰軍的“招牌”。
一提到第五縱隊,國民黨軍隊的士氣立即下降。 解放戰爭後期,東北戰役進展順利,離不開第五縱隊的貢獻。
然而,第五縱隊存在不到一年。
1948年11月,**軍委下達統一全軍編制和兵力編制的指令,將第五縱隊改組為第42軍。 萬毅繼續擔任第42軍核心,吳瑞林出任副軍長。
整編完成後,吳瑞林率領第42師迅速進關,在**的指示下參加了平津戰役。 在平津戰役中,第42軍表現英勇,攻克一切,再次贏得了聲譽。
吳瑞林憑藉出色的指揮能力,率第42軍先後攻占南口、昌平,突破紅山關和臥佛寺,成功包圍南逃的敵軍。
1949年,吳瑞霖正式擔任第42軍司令員,為第42軍參戰奠定了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42軍調往東北軍區,吳瑞林率領群眾向東北進發。 途經北京時,**遇見並傳達了乙個訊號:“到了東北之後,不要懈怠,生產準備要注意。
東北離朝鮮很近,現在美帝國主義占領了朝鮮半島,我們的朋友正在受苦,危機仍然存在。 吳瑞霖明白,朝鮮局勢緊張,中美之間肯定有戰爭。 雖然具體時間不詳,但他隨時準備進入朝鮮。
美軍進駐東北後,以轟炸朝鮮為藉口越境轟炸東北,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嚴重損失。 吳瑞林等待著**的指示。
1950年7月,吳瑞霖接到**軍委的指示,要求他率部在通化、梅河口地區提前集結,隨時準備進入朝鮮。 他一回到東北就部署了。
10月剛過,他就接到***的通知,準備率領部隊渡河進入朝鮮。 作為第一批進入朝鮮的部隊,他們的任務更加艱鉅。
首先要了解朝鮮的地形,畢竟這是我國第一次跨境行動; 其次,要了解朝鮮的戰況,美軍入侵朝鮮,中國在朝鮮作戰中失去了先發制人的優勢,有必要在此基礎上制定作戰計畫。
為此,吳瑞霖召開了幾次會議,最終敲定了作戰計畫。 他們比志願軍主力提前三天進入朝鮮偵察敵人,但第一場戰鬥來得比他們預期的要早。
在這次戰役中,志願軍採取了西線進攻、東線防守的策略,旨在分散美軍的注意力,利用美軍對情況不充分的了解,迅速打贏第一仗,鼓舞士兵士氣。
吳瑞林率領的第42軍的對手是美軍第10師,這支部隊雖然可能並不為人所知,但其主力部隊陸戰第1師卻是美國著名的王牌部隊。
** 由於他們沒有與第42集團軍接觸,他們最初低估了他們的實力,並命令他們負責在東線阻止敵人。 吳瑞林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部以每天60公里的速度迅速向黃草嶺等地區推進,沿途占領戰略要地和制高點。
10月26日,戰爭正式開始。 在吳瑞林的指揮下,第42軍充分發揮了靈活性的優勢,採取了“白天防守,夜間進攻”的策略,不斷消耗敵人的力量和意志。
雖然在裝備和人數上無法與美軍匹敵,但他們成功地守住了黃草嶺陣地,粉碎了敵人通過黃草嶺支援西線敵人的企圖。
一度對志願軍抱有輕蔑態度的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這次戰役中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不僅失去了軍旗,還失去了自己的王牌戰隊稱號,成為全球笑柄。
相反,第42軍因此而聲名鵲起,引起了***的注意。 在隨後的幾場戰鬥中,**開始正視第42軍的實力,將其視為我軍的重要力量,並在戰場上加以利用。
11月7日,第二戰正式打響,吳瑞林率領第42軍馬不停蹄地向西線進發。 25日,他們正式向西線發起反擊,對德川和尼奧發動進攻。
在短短一天內,他們設法開啟了德川和慶原地區的缺口,成功殲滅了南韓第 7 師和第 8 師的大部分部隊。 在第三次戰鬥中,第42軍取得了驚人的成績,他們殲滅了敵人6個團的兵力。
在第四次戰役中,第42軍在橫城反擊中成功殲滅了敵軍12000餘人,為整個戰爭做出了巨大貢獻。 無論在哪場戰鬥中,第42軍的任務幾乎從未出過差錯,其出色的表現贏得了***的高度讚揚。
當***回到中國時,**問哪個單位***最能打,**毫不猶豫地提到了第42軍和吳瑞林的名字。 這足以看出第42集團軍的重要性和價值。
然而,當***說出這個名字時,**提出了乙個讓***不解的要求,那就是他希望能夠將第42集團軍調回中國。
這讓***不禁好奇,既然此時朝鮮局勢緊張,為什麼第42軍作為最強大的部隊之一,會在這個時候被調出朝鮮?
還有什麼比抗美援朝戰爭更緊迫的嗎?
原來,抗美援朝戰爭開始後,美軍向台海方向的行動,使台海局勢愈發緊張。 ** 第42集團軍被動員返回,準備讓他們負責國內防務。
1952年10月,第42軍調回中國,吳瑞霖也於次年調回中國,任海南軍區司令員。 他們獲得了熱烈的掌聲和無數的鮮花,總司令親自接見了塵土飛揚的英雄,並讚揚了他們在朝鮮戰場上的功績。
不久,吳瑞霖被任命為海軍總司令,這讓吳瑞霖感到驚訝,因為這是從陸軍到海軍的巨大轉變。
吳瑞霖接受組織的任命,是對他的信任和能力的肯定。 他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一使命,並承諾將海軍的發展作為自己的終身使命。
儘管年近半百,他仍然開始從零開始學習海軍知識,包括海軍編隊、艦艇分類和角色。 隨著朝鮮戰場局勢的變化,海上局勢也發生了變化。
一些西方國家開始在我國水域進行挑釁,其中英國最為突出。
中國堅決捍衛領土主權,英國的無理行徑激怒了我們。 吳瑞霖接到第一道指令後,果斷對英方發動反擊,最終以犧牲6名英國皇家海軍人員為代價平息了局勢。
這一事件向世界發出警告,儘管中國海軍仍在發展中,與西方國家存在差距,但中國絕不會允許其他國家在中國領土上任意行動。
為了提公升海軍的指揮能力,吳瑞林經常親自帶艦進行海上演習,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逐漸適應了海上生活。
通過鍥而不捨,他終於取得了突破,指揮官的技能不斷提高,海軍實力與日俱增。 當美國妄圖利用越南戰爭與國民黨勾結入侵南海時,吳瑞霖率領船隻擊沉了敵人的“劍門”號和“張江”號,再次維護了國家的榮譽。
這一切自然離不開***的信任和支援,甚至在視察工作時,他也忍不住讚嘆吳瑞林的寬巨集大量。 從那時起,吳瑞霖始終致力於海軍力量建設,幫助新中國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
1995年,疾病奪走了吳瑞林的生命,享年80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