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旗和國徽。
對這面旗幟有不同的解釋。 其中一種解釋是,紅色象徵革命,黑色象徵勇敢和堅韌,白色象徵革命的純潔,綠色象徵對伊斯蘭教的信仰。 另一種說法是,紅色代表祖國,黑色代表非洲,白色象徵西亞的伊斯蘭世界,綠色象徵著平坦的歐洲。 紅色與其他三種顏色相交,表示巴勒斯坦地理位置的特徵及其重要性。
徽章上有乙隻金色和黑色的薩拉丁鷹,象徵著對伊斯蘭教的信仰,象徵著勝利、勇敢和忠誠。 中間是乙個帶有白色邊緣的盾牌,上面掛著巴勒斯坦國旗的四種顏色,紅、綠、白、黑,所有這些都代表泛阿拉伯主義。 老鷹抓住彎刀,用巴勒斯坦國的官方語言阿拉伯庫菲文字在牌匾上寫下了國家的名字:“巴勒斯坦”(阿拉伯語:音譯:filas īn)。
2. 概述。 巴勒斯坦地區是根據聯合國1947年11月第181號決議在巴勒斯坦地區建立的阿拉伯國家。 它的面積為11,500平方公里,但後來被以色列占領。 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國宣告成立,但沒有界定邊界。 它有1100萬人口,主要是阿拉伯人。 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 主要信仰是伊斯蘭教。 根據聯合國 1947 年 11 月第 181 號決議,耶路撒冷應該是乙個由聯合國管理的國際城市。 然而,以色列在 1948 年和 1967 年的兩次戰爭中占領了整個耶路撒冷地區,並於 1980 年 7 月宣布耶路撒冷為其“永恆和不可分割的首都”。 然而,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國委員會第19屆特別會議通過了《獨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國的首都。 巴勒斯坦地區分為11個省和5個加沙地帶。 國慶日是11月15日,貨幣是以色列新謝克爾。
3.歷史。 巴勒斯坦在古代被稱為迦南,歷史上居住著猶太人和阿拉伯人。 西元前11世紀,猶太人在這裡建立了希伯來王國,後來被羅馬帝國征服,猶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 公元 622 年後,阿拉伯人擊敗了羅馬帝國並接管了該地區。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將巴勒斯坦分為兩部分,約旦河東岸和巴勒斯坦河西岸(包括今以色列、加沙和約旦河西岸)。 1947年,聯合國通過了一項決議,規定在這裡建立阿拉伯和猶太國家,並使耶路撒冷國際化。 然而,阿拉伯人拒絕了這項決議。 猶太人於 1948 年宣布成立以色列國,戰爭隨之而來。 以色列擊敗了敵對勢力,占領了大部分領土。 1967年6月第三次中東戰爭期間,以色列占領了整個巴勒斯坦地區。 巴勒斯坦國於1988年宣布成立,但邊界尚未確定。 自1994年以來,巴勒斯坦部分地區實行了有限的自治。 1988年11月20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第四,自然。 巴勒斯坦地區位於西亞,位於亞洲、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在地理上具有重要意義。 約旦河西岸東與約旦接壤,面積為5,884平方公里,加沙地帶西與地中海接壤,面積為365平方公里。 它屬於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乾燥,冬季溫和潮濕。
5.經濟性。 巴勒斯坦地區以農業為主,工業水平低,規模小。 主要行業包括塑料、橡膠、化工、食品、石材、製藥、造紙、印刷、建築、紡織、服裝和家具加工。 運輸主要以公路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