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潭,男,漢族,1936年12月1日出生於江蘇南京,祖籍湖北武漢。 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雷達與訊號處理技術專家、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劉永潭長期致力於電子工程的教學研究,特別是新系統雷達系統和訊號處理技術的研究,是中國海洋勘探新系統雷達理論體系的創始人。
個人經歷:
1953年9月至1960年3月先後就讀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系、清華大學無線電系、成都電信工程學院二系。
1979年1月至1981年1月:就讀於英國伯明罕大學。
1981年1月至1987年1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
1987年1月至1990年1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無線電系主任。
1987年1月至2001年1月任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研究所所長。
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任中國科學院主席團長、資訊科技科學系副主任。
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社會任命:
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
中國科學院主席團長、資訊科技科學部副主任。
主要成就:
長期致力於電子工程的教學和研究,尤其在新型雷達系統和訊號處理技術領域。
成功研製出國內唯一具備全天候、全天候、超視距、海空相容海探測能力的雷達裝置。
九十年代承擔國家“863”計畫中“逆合成孔徑實驗雷達”(ISAR)重大研究專案,發展了運動補償理論。
獎:
1991年:XX雷達關鍵技術總體方案及系統試驗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92年:XX雷達計畫的演示。
1993年:XX雷達最優探測與評估理論與技術。
1996年:逆合成孔徑實驗雷達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997年: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飛行器目標)技術獲國家航天局科技進步二等獎。
2014年:國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18年:榮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2019年:被評為“最美奮鬥者”。
202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
社會貢獻:
劉永潭的研究成果極大地提公升了我國的海上探測能力,為國家海防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他的工作不僅推動了我國雷達技術的發展,也為國際雷達技術的進步做出了貢獻。
此外,他致力於培養新一代科技人才,通過建立**等方式支援和激勵青年科學家投身科研事業。
性格評價:
劉永潭被譽為中國雷達和訊號處理技術的領導者,他的科研精神和對國家的貢獻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他的故事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研究人員,被視為中國科技界的榜樣。 劉永潭的一生是對科研事業的無私奉獻,他的名字和成就將永遠載入中國科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