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白佳佳.
2024年2月18日00:00,春節檔正式落下帷幕。
據貓眼專業版資料顯示,總票房達到8016億,超過2021年的78個42億,成為中國電影史上春節檔新紀錄。 此外,393總共 60,000 場比賽和 163億張門票的發行量也超過了以往所有春節檔。
該行業延續了“戰鬥”的傳統,但今年看起來更加悲慘。
2月10日上映的8部春節檔電影(《一起搖太陽》《黃丕:財神貓》《紅毯先生》《八環:樹冠下界》)中,有4部已正式撤檔,加起來只佔總票房的2%3%。
剩下的4部電影中,賈玲的《火辣辣辣》再次交出了驚豔市場的成績單,27部23億票房領跑春節檔。 韓寒的《飛翔人生2》緊隨其後,拿下243億票房。
令人意外的是,張藝謀的新片《第二十條》雖然獲得了羅翔、法山大叔等法律專業人士的好評,但票房表現卻不盡如人意,只有13部42億,多年來一直“發家致富”的“熊出沒”,(1392億)被堅決壓制,只能降級到第四位。
對於觀察者來說,今年春節期間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 例如,總票房創紀錄背後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一半的電影選擇撤檔重新上映,他們的考慮是什麼? 要知道,贏家通吃是電影業的傳統。
而最值得商榷的問題,還是在賈玲身上。 作為新人導演,兩次參加春節檔收穫頗豐,觀眾喜歡她什麼? 能給行業帶來什麼啟示?
首先倒一盆冷水。 雖然 8016億春節檔總票房史無前例,但含金量可能沒有想象中那麼足——更像是補了。
為什麼?
對於電影行業來說,今年的春節檔其實比往年多了兩天。
第一天很好理解。 今年的春節假期有8天,比往年多了一天。 資料方面,正是在這多出的一天裡,總票房從約73億增至80多億,超過了2021年。
另一天的增加來自春節攤位開始日期的推遲。
過去,春節檔的開班日期基本上是農曆除夕夜。 正常情況下,人們不出門看電影,不僅不是觀影的高峰期,甚至是低谷期。 而今年的春節檔檔,開檔日期從正月初開始,從電影消費的角度來看,晚一天顯然比早一天划算多了。
正是這額外的兩天有效時間將推動票房上公升到80以16億的峰值,如果把2023年和2024年春節檔的總票房分別除以6和8,2023年的平均日票房實際上會更高。
與當年的票房資料相比,確實如此。 除情人節拉累單日票房至12億外,新年第一天至初六日均票房均低於2023年。
資料**:貓眼專業版,金融莫格利製圖。
不過,史上最強的春節檔“補”,確實讓人們看到了行業發展的積極一面。 緩慢增長形成的票房分布相當包容,給了業內玩家更多的確定性。
如前所述,電影業一直是贏家通吃的。 盤點2021-2023年春節檔票房分布,冠亞軍佔總票房的比例分別為。 05%,而總票房為7842億, 6035億, 6758億。 也就是說,總票房越高,票房集中度就越高。
這種現象的邏輯也很好理解,只有好電影才能通過觀眾實現裂變傳播,院線會根據資料同步調整排片率,導致越強越強。
今年春節檔前四檔電影雖然聚集度高,但彼此之間保持著相對和諧的關係,沒有一步步走下來的趨勢。
從資料上看,賈玲和韓寒都屬於第一梯隊,分別拿下了34%和30%的票房。 二線《熊出沒》和《第二十條》保持著不到1%的微弱差距,分別佔據了17%和16%的票房。
這意味著,即使是排名第四的“第20條”,也可以帶來453億的收益。 顯然,電影投資人放鬆錢包的原因還有很多。
除了總票房創歷史新高外,本屆春節檔期間另乙個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很多電影都選擇了退映,甚至有人調侃今年是“退賽元年”。
撤軍在電影行業並不少見,一般都是因為發行商誤判了上映時機。
比如今年春節檔,《一起搖太陽》雖然好評,但並沒有達到大眾對春節檔閤家片的期待,所以票房不如預期。 最終,他選擇在情人節那天退出春節檔,重新安排在3月30日,乙個平淡無奇的日子。
真正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選擇撤檔的電影特別多,佔總數的50%,而《紅毯先生》和《八環:華蓋下界》都在2月17日(春節檔的最後一天)選擇了撤檔。
因此,不禁讓人好奇,為什麼他們認為自己在春節期間不被消費者看好,換個時間段還能做呢? 要知道,這已經是《紅毯先生》第二次被撤檔了。
也許“分線簽發”是他們做出撤回檔案決定的信心。
過去,中國電影市場大多採用“賬號共享發行”的模式,即電影在全國範圍內統一上映,院前院線根據電影的質量、特點、票房表現、觀眾口碑等情況對電影進行排序。
這種模式的缺點是院線基本沒有進行差異化運營的可能,同時電影團隊難以生存。
因此,業界逐漸開始嘗試一種叫做“分發行”的模式,簡單來說就是電影人可以根據院線和院線提供的條件進行選擇和交易。
不過,在春節正式開幕之前,分線發行的弊端就暴露無遺了——大型電影製片廠可以利用自己的市場地位,強行提高排片率,讓自己處於競爭優勢的一方。
此前,一家電影院的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如果按照個別電影發行商的要求,剩下的電影只能分成最後12部電影排檔率,不管熱度高不高,都只能一起跑。
這場惡性競爭最終引起了業內人士的普遍抵制。 中國電影製片人協會、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緊急印發通訊,要求春節期間“任何單位或組織不得利用其市場支配地位,干預包括電影排片在內的市場經營活動,對各類市場主體的合法經營活動作出限制性安排。 ”
雖然春節檔的電影宣傳發行最終又回到了賬號共享的發行模式,但從背後電影廠商的開槍和藏箭中也可以感受到,分線發行模式確實可以有效提公升電影率。
也就是說,春節檔期間,《紅地毯先生》和《一起搖太陽》背後的製片人和發行商,恐怕很難在資本競爭中突圍。 但在另乙個競爭不那麼激烈的時間點,他們很可能會以分線發行的模式,與院線連鎖達成更有利的合作條件,通過涓涓細流慢慢收回成本,甚至走紅。
當然,前提是對影片的質量有足夠的信心。 因為一旦戰線拉長,節日氣氛消退,只有觀眾的口碑才能帶來票房。
從這個角度來看,春節檔期間幾部電影的撤檔,反映出中國電影市場正變得越來越包容。 在分拆發行模式的支援下,小規模但製作精良的電影可以勇敢地在第乙個檔碰碰運氣,結果不如預期,然後退居二線。
在等待中國春節檔票房最終結果的同時,AI領軍人物OpenAI再次給世界帶來了科技衝擊。 無獨有偶,新推出的**生成工具SORA恰好被認為給影視行業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簡單來說,SORA可以對使用者輸入的文字進行分析和理解,並生成相應的**。 雖然我仍然可以從演示中發現一些違規行為**,但我已經觸及了商業使用的門檻。
尤其是對比了一年前產生的**質量後,很多人認為“進書,出大片”將在3到5年內成為現實。
那時候,我們還需要所謂的專業導演和演員嗎? 被業內人士視為影業標桿的大製作(如《流浪地球》《風神》)將何去何從?
今年的春節檔或許能給這個問題一些答案。
很多人,甚至賈玲的粉絲都一致認為,《火辣辣的》不是一部很成熟的電影作品,前半段劇情平淡,故事也沒那麼吸引人,但這些缺陷並不妨礙它成為觀眾最大的公約數。
可以理解,觀眾期待的不是看一部精彩的電影,而是見證小人物通過電影改變自我的勇氣和努力。 乙個真正的“小人物”是重中之重。
從《熱辣辣》的線上發酵路徑可以看出。
電影上映前,賈玲發了一條微博和大家打招呼。 文中提到,《火辣辣》不是一部關於**的電影,而是“一部關於善良的人如何愛尋找自己,學會愛自己的電影”。
不過,在微博熱搜上,“*相關詞條依舊佔據最大比例。 大多數人對這部電影的第一印象,還是賈玲身材的對比照。
從另乙個角度來看,大眾從《火辣辣》的很多場景中選擇“**作為送朋友或安利給朋友的關鍵詞”,這是尋找小人物共性的過程——雖然可能沒有辦法一年減掉100磅,但很多人都能在這條路上看到自己。
它越小、越真實,觀眾就越容易在其中找到共鳴。 而賈玲真的瘦了100斤,讓觀眾的共鳴比任何劇情設計都更合理。
其實,韓寒的《飛翔人生2》的成功,也是基於類似的邏輯。 雖然電影的前半部分是平庸和混亂的,但汽車的後半部分是世界級的驚豔。
後半部分的驚豔,無疑與韓寒從“書生”到“司機”的親身經歷有關。
回到最初的問題,隨著人工智慧工具變得越來越複雜,我們還需要專業的導演和演員嗎?
當然,你需要然而,專業的定義不再是技術鏡頭語言,而是乙個專業的“生命力”,真正參與到影片中的“小人物”中,有著同樣的命運。 未來,電影藝術只能繼續向人的方向挖掘,從而走出與機器完全不同的價值之路。
事實上,真正一流的導演已經出手了。 卡梅隆用科技再現了乙個叫做潘多拉的科幻世界,討論的主題依然是人類思考已久,但至今仍未找到答案的環保、種族、身份認同等問題。
有人說科幻電影是對現實的演繹,但嚴謹的演繹往往從最基本的公理開始。
要演乙個瘦了100斤的人,就得減掉100斤——這是賈玲通過《火辣辣》給出的第一條公理。
鯤鵬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