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隨著期末考試和寒假的到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難尋”。 “孩子上課不專心,不停地做小動作”、“孩子讀寫困難”、“孩子成績上不去”等......有這些問題的學生家長來到診所尋求專業幫助。 自 2022 年 5 月開業以來,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學習困難門診每年接待患者超過 8,000 人次。
巧合。 習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青少年心理健康科主任鄒雪表示,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因學習困難來醫院就診,自2022年11月開業以來,青少年心理健康科已接待了6000多人次就診,其中厭惡門診約佔門診人數的三分之一, 拒絕上學可以佔70%。
醫院針對學習困難甚至“一號難求”設立了門診,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例如,孩子成績不理想是學習困難嗎? 學習困難是一種疾病嗎? 什麼情況? 看過學習困難門診,能把“渣男”逆襲變成“尖子生”嗎? 這些都是需要謹慎對待和科學回答的問題。
學習困難是一種“後果”,而這種“後果”的原因不止乙個。 遺傳學、心理學、健康、方法、環境、營養等,都可能是原因之一。 只有那些真正涉及身體或精神問題的疾病,如兒童多動症、精神抑鬱等,才能算作疾病。 把其他原因引起的學習困難當成一般的疾病來對待,帶孩子去醫院看**,是一種不太負責任的行為,不僅無用,而且有害。
例如,乙個孩子被父母帶到醫院的學習困難門診,認為孩子有問題,但醫生經過現場詢問和評估後發現沒有問題。 最後我才意識到,其實是最近經常吵架,不顧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用各種學習問題引起了家長的注意。 顯然,生病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家長誤以為孩子生病了,會造成心理問題和心理傷害,進而使孩子學習更加困難。
實際上,有些家長認為學習困難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偽問題。 如果孩子考了90分,家長認為考不到100分是學習困難,看不到成績時高時低是正常的。 孩子的身心健康,還取決於自信、自尊、人際交往能力等綜合評價指標。 絕對地、僵化地、靜態地識別和檢視乙個測試結果是認知樹上的“惡之花”,只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要求太高、太焦慮的父母會讓孩子心理上跌倒,甚至陷入崩潰和自暴自棄的狀態。
在實際的諮詢中,很多醫生發現,孩子的學習困難並不全是身體殘疾造成的,但大部分都是由於無法滿足家長的高期望。 有些有學習困難的孩子,其實是被父母的教育方式“困”住了。 這警告我們,父母必須謹慎對待學習困難,不要妄下“病”的結論,也不要認為自己的孩子沒有生病或在孩子真正生病時假裝生病。 只有與老師和醫生充分溝通,才能尋求解決方案。
不要把學習困難當成一種疾病,這不是逃避就醫的問題。 相反,如果真的發現孩子的自我執行力受到ADHD的影響,應盡快進行醫療干預,早期識別和早期干預非常重要。 即便如此,還是要把和睦的家庭關係和輕鬆的家庭氛圍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 實踐證明,這對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父母越著急,孩子的康復就越差。 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和家庭氛圍的重要性,引導和教育孩子端正學習態度,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實現德、智、體、藝、勞動的全面發展,最終真正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本文** 中國教育日報 2024年2月6日 02 版。
本文作者雷忠哲為評論員。
薛巨集偉的漫畫設計。
責任編輯:王家石。
更多精彩資訊,請點選下方**,中國教育報app,中國教育報好老師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