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誕生在錯誤的時間“陸戰之王”。

Mondo 軍事 更新 2024-02-18

1916年9月,英軍在索姆河戰役中首次使用坦克,解決了長期阻擋進攻的戰壕、鐵絲網和機槍三件套防禦問題。 雖然第一輛坦克效能不佳,但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突然衝出的鋼鐵怪物,還是讓德國人驚慌失措,四面八方逃竄。 路上有18輛坦克,步兵緊隨其後,將攻擊分散在10公里寬的正面,並在5小時內推進了5公里。 在此之前,要達到同樣的結果需要十多天到幾個月的時間,消耗數萬噸彈藥和數萬人。 即便如此,大多數時候攻擊者甚至無法前進一英吋。

坦克的驚人外觀使其他參與國紛紛效仿並發射了自己的坦克。 然而,由於頻繁的技術故障,不成熟的作戰理論,以及戰爭接近尾聲的事實,遲來的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並沒有打出“陸戰之王”的稱號。

裝甲車出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在美國內戰、普法戰爭和南非布林戰爭中,車上出現了帶有火炮的裝甲列車。 汽車發明後,也被軍方**攜帶,掛上盔甲。 但裝甲列車嚴重依賴鐵路線,裝甲車在有隕石坑和戰壕的戰場上不起作用,因此必須開發一種新型裝甲車來應對戰爭。

1914 年 10 月中旬,第一次世界大戰雙方在西線挖戰壕並“奔向大海”後不久,英國陸軍上校歐內斯特·斯文頓提出了堅固裝甲、強大火力和高機動性的願景。 然而,當時雙方剛剛挖好戰壕,還不了解戰壕的威力,並沒有意識到歐內斯特提議的價值。 海軍部部長邱吉爾無意中聽到了歐內斯特的願景,並被深深吸引。 在他看來,這不就是一艘在陸地上航行的戰艦,由海軍部支援嗎? 1915 年 2 月,邱吉爾在海軍部成立了乙個“陸地艦艇委員會”來開發它。

916年1月30日,歐內斯特構思的**終於研製出來,第一輛實驗車有了“母親”、“小游牧者”、“陸地巡洋艦”、“水箱”等多個名字。 坦克是 545 公尺,寬 28 公尺,高度 32公尺,該車重量18公尺3噸。 速度僅為 3 公里/小時,最大航程為 30 公里/小時。 在履帶式底盤上安裝了 1 槍和幾挺機槍,每挺機槍由 4 名射手操作,並安裝了外部 10 公釐厚的裝甲板以保護機組人員的安全。 在測試車的基礎上,英國研製出第一輛量產的馬克,並正式命名,稱為坦克“坦克”(意為“水箱”)。 這是乙個簡單而生動的名字,歐內斯特為了保密起見,給這輛裝甲車起了水箱的形狀。

馬克坦克長10公尺,寬4公尺3公尺,高2公尺4公尺,汽車重量為284噸,時速6公里,最大射程37公里。 該坦克有“男性”和“女性”兩種版本。 “男性”坦克裝備了2門57公釐火炮和4挺機槍,“女性”坦克僅裝備了5挺機槍。 1916年夏天,英法在索姆河地區發動大規模攻勢,再次在德軍戰壕前相遇。 僅在7月1日,就有60,000多名英軍**,而就在這時,英軍終於意識到坦克的重要性,並利用了這個秘密**。

坦克一亮相就引起了不小的震動,但由於英軍的倉促,英軍只能派出49輛坦克到前線,實際參加戰鬥的只有32輛,14輛坦克在進攻途中因故障而倒下,只有18輛坦克完成了戰鬥。

新生坦克因其高故障率而受到批評,德國人利用坦克的許多缺點來開發有效的反坦克戰術,包括更寬的反坦克戰壕、配備野戰炮和火焰噴射器的反坦克堡壘以及能夠穿透裝甲的反坦克炮。 雖然英軍也對坦克進行了公升級迭代,但馬克系列已經發展成為馬克VIII坦克,以及“灰狗A”中型坦克和馬克C中型坦克等其他系列坦克,但效能都很差,只有馬克IV裝備了更多的裝備,總共有1220輛。 根據火力的不同,Mark IV分為配備機槍的“女性”坦克和配備6磅炮的“男性”坦克。

坦克的想法並非英國人所獨有,法國人無法在戰壕前移動一英吋,也迫切需要一種可以突破鐵絲網和戰壕的攻擊車。 1915年1月,法國軍備部指示施納德開發一種能夠牽引重型火炮的車輛,底盤基於拖拉機。 同年12月,炮兵專家尤金·埃斯蒂安上校在研究了施納德公司的設計後,決定可以在車輛上安裝裝甲板和**用於戰鬥用途,法國坦克開始成型。

1916年2月,法國軍隊開始生產改進版的Estian裝甲戰車,該車被命名為“Schnader”CA1坦克。 然而,在索姆河戰場上,法國軍隊並沒有派坦克參戰。 直到英國坦克的戰鬥表現得到證實,法國軍隊才在1917年4月的第二次艾納戰役中投入了130輛“施納德”CA1坦克。 然而,由於效能不佳,加上德軍在與英軍的戰鬥中已經積累了反坦克經驗,“施納德”CA1坦克表現不佳,其中57輛被德軍炮兵摧毀。

施納德CA1坦克的糟糕表現很快就退出了比賽,在停產前只生產了400輛。 比“施納德”CA1稍晚出現的“聖夏蒙”也未能經受住戰爭的考驗。 新一代輕型坦克雷諾FT-17後來居上,成為法國軍隊的主戰坦克。

1917年9月,雷諾FT-17正式投入生產,與汽車13的重量相比6噸,船員6人“Schnader”CA1坦克。 雷諾 FT-17 重 7 噸,有 2 名機組人員,被認為是乙個小車身。 但輕量化的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它節省了資源,而且機動性更強。 雷諾FT-17開創的旋轉炮塔在坦克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優異的效能使法方能夠生產大量裝備,到停戰時,其產量達到3187輛,幾乎是當時最成功的坦克。 直到 1944 年,雷諾 FT-17 仍在法國軍隊服役。

德軍坦克起步較晚,由於在西線的弱勢地位,德軍被迫採取守勢,進攻需求不大**。 因此,在索姆河戰役之後,德國人開始開發坦克。 1917年,德國推出了自己的A7V坦克。 它重達33噸,乘員18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占用最多的坦克,最多可以塞滿28人,更像是裝甲運兵車。 它的正面有一門 57 公釐火炮,兩側和後部各有兩挺 MG08 重機槍。

由於協約國的長期封鎖,德國缺乏資源,難以大規模準備坦克。 掌握了反坦克戰術的德國人對坦克的作戰能力持懷疑態度,只訂購了 100 輛。 但最終,除了3輛測試車外,實際交付的A7V坦克數量僅為17輛。

1918 年 4 月 24 日上午 10 點,三輛 A7V 坦克在法國亞眠的狹窄道路上與三輛英國 Mark IV 坦克相遇。 由於坦克內部視線較差,加上轟鳴的發動機噪音干擾,雙方均未提前察覺到對方的存在,兩輛A7V坦克開往其他地方參戰。

依靠步兵的提醒,英國人率先發現了德國坦克並取得了領先。 也是在步兵的提醒下,德軍坦克意識到自己遭到了同伴的攻擊,迅速調整了槍口,只用機槍就摧毀了兩輛“女”坦克。 隨後,裝備6磅炮的“男”坦克成功反擊,摧毀了A7V坦克並贏得了戰鬥。

到中午時分,錯過了第一次坦克戰的兩輛A7V坦克遇到了七輛英國灰狗A中型坦克。 僅配備機槍的“灰狗A”中型坦克根本無法與A7V相提並論,4輛被摧毀,其餘三輛匆忙撤退。 雙方在首日打成1-1平局。

除英法德外,其他一戰交戰國也研製了自己的坦克,如前輪巨大的沙皇坦克、義大利菲亞特坦克、美國的M1918輕型坦克,但這些坦克要麼是先天缺陷,要麼是發展得太晚,沒能上戰場。 即使是在坦克作戰方面經驗最豐富的英國,也沒有時間充分挖掘坦克的潛力。

1917年11月20日凌晨,在裝甲戰理論先驅富勒上校的建議下,英軍在康布雷戰役中集中了三個坦克旅,共計476輛坦克,向德軍陣地發起了坦克集群衝鋒。 短短一天時間,英軍突破到6公里縱深,他們以**4000人的代價俘虜了7500名德軍士兵,繳獲了大量**裝備。 為了慶祝康布雷的勝利,倫敦所有教堂的鐘聲齊聲響起,這是大戰中唯一的一次。

康布雷的勝利讓坦克瞥見了戰壕,如果再進行幾次,也許戰後坦克的命運就會完全逆轉。 然而,戰爭並沒有給坦克更多的機會,康布雷戰役後,英法雙方在1918年8月的亞眠戰役中才再次使用坦克集群,一共投入了600輛坦克參戰,德軍再次遭受重大損失。 頑固好戰的德國總司令魯登道夫對這次突然的失敗感到震驚,在最高指揮部中,他沮喪地喊道:“8月8是德國軍隊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三個月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雖然各國都有許多坦克的支持者,如英國的富勒、德國的古德里安、法國的戴高樂、**的圖哈切夫斯基。 但除了受到希特拉讚賞的古德里安外,其他人都沒有被認真對待。 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戰壕、機槍和鐵絲網而記憶猶新,防禦勝於進攻的戰略思想,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法國的馬其諾防線投入巨資建成。

除了沒有足夠的機會練習戰鬥理論外,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表現也非常令人擔憂。 當時,坦克裝甲的厚度為10-30公釐,速度為每小時6-15公里,最大射程為40-80公里。 而且越野能力很差,需要選擇平坦的地形(比如康布雷地區)進行攻擊。 與二戰中馳騁山巒的鋼鐵洪流相比,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實在是太弱了。 以二戰時期的蘇聯T-34中型坦克為例,裝甲厚度為45公釐,時速為55公里,最大射程為468公里。

防護薄弱,速度慢,容易被大炮擊中。 在康布雷戰役的後半段,德軍使用大炮發動反擊並奪回陣地。 短距離限制了坦克突襲的深度,使其成為步兵的盾牌。 事實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坦克離不開步兵的保護,這在亞眠的第一次坦克戰中暴露無遺。 總之,第一次世界大戰催生了坦克,但這不是一場屬於坦克的戰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誕生在錯誤時間的坦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都無法戴上“陸戰之王”的桂冠。

相關問題答案

    “陸戰之王”99A坦克,火控自動跟蹤系統有多先進?它比 M1A2 好嗎?

    裝有雷射對抗系統的A坦克有多先進?能與美國MA主戰坦克相提並論嗎?中國a主戰坦克的排名在中國網路上,也叫品種,有第一名和第九名,還有南韓的K之後,那麼a的實力如何呢?以下是兩家外國雜誌的評價引述,美國雜誌 國家利益 將中國A主戰坦克視為軍隊最具威脅性的新裝備。德國的 焦點 直接上了乙個排名,德國 專...

    世界陸戰之王,林先生麾下的十大虎將

    雲霄猛將等名將的世界陸戰之王,第四野戰軍林將軍麾下的十大虎將。在第四野戰軍的光輝歷程中,在林將軍的麾下湧現出許多英勇善將。他們以傑出的軍事才能和堅定的信念,為新中國的建立取得了巨大成就。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這些勇猛無敵的虎將。魏武林首領神武 麾下的名將太多了,我們只能選優中選,不分先後。如果...

    清軍在甲午戰爭中後勤不暢是失敗的罪魁禍首之一

    光緒年 年 月的平壤戰役是清軍和日軍在朝鮮的決戰。許多文章說,在戰鬥激烈的時候,日軍的糧草彈藥都快用完了,清軍司令葉志超卻棄城逃竄,跑了裡,撤退到中國,留下了大量被日軍俘虜的物資。事實並非如此。年月日清晨,日軍對平壤發動總攻,上午時分,日軍攻克了城北的牡丹臺,俯瞰平壤市,然後突破玄武門,平壤十分危急...

    高德紅外集團新型陸上武器

    doi . j.cnki. tj... 一大批民營企業進入軍工行業,成為近年來工業行業的一大亮點。在民營企業耀眼的軍工產品中,不僅有高科技材料 高精密零部件,還有不少完備的一流裝備產品,這證明我國人的一體化戰略已經從最初的一體化走向了深度一體化。中國高德紅外集團的部分產品引起了軍事專家和廣大軍迷的關...

    二戰最後一戰 被譽為日本“軍之花”的關東軍為何不堪?

    遠東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後一戰,也是小日子結束的戰鬥。在這場戰役中,蘇聯在短短一周內擊敗了萬關東軍。為什麼被譽為日本 軍之花 的關東軍在蘇軍面前如此脆弱?年為了更好地殖民中國東北,日本將原來的關東都政府改為關東軍司令部,這就是關東軍的起源。關東軍成立之初,人數約為,人。此後,隨著形勢的發展,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