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朝鮮對外開放的態度發生了變化。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國慶慶典上,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發出了轉移經濟建設重心和對外開放的強烈訊號。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強調,朝鮮應多邊發展對外經濟關係,積極促進經濟開發區的產業發展。 朝鮮已經轉向學習中國的改革開放,大力發展經濟特區,促進對外開放,改善人民生活。
朝鮮迄今為止一直堅持的類似的閉關鎖國政策是其獨特的國家戰略,而這種政策的形成有深刻的內在和外部原因。
首先,朝鮮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獨特的思想特點,主張自力更生,反對資本主義,支援黨的領導。 為了維持這種意識形態,朝鮮選擇與該國其他地區隔絕,限制外部影響,並保持自己的意識形態純潔性。 例如,朝鮮在1950年代實施了“南韓化”政策,大力推廣朝鮮語並限制外國文化的影響。
其次,朝鮮的經濟體系與世界其他地區大不相同,即使是蘇聯和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的支援也無法滿足朝鮮的經濟需求。 為了避免依賴外部經濟援助,尋求獨立經濟發展的道路,朝鮮選擇與外界隔絕,實行高度封閉的對外經濟政策,促進國內經濟發展。 例如,在1970年代,朝鮮實施了“主體經濟”政策,強調自力更生,減少外交事務,發展國內工業。
朝鮮與世界其他地區隔絕的政策也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 首先,朝鮮為維護自身安全和政治利益,選擇與外界隔絕,實行高度封閉的外交政策,減少外部勢力對其政治和軍事領域的滲透和干涉。 例如,在1950年代的韓戰中,朝鮮面臨來自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軍事威脅,因此選擇閉門造車,加強國防。
其次,朝鮮認為,對外封閉國家可以保護自己的產業和市場,防止外部競爭對本國產業的影響。 例如,在1990年代的經濟危機中,朝鮮面對外國商品的衝擊,因此選擇加強對外控制,保護國內市場。
總的來說,朝鮮的閉關政策是其獨特的國家戰略,這種政策的形成有其深刻的內外原因。 然而,這項政策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如物資不足**、生活用品短缺等。 因此,朝鮮需要在對外開放與世界隔絕之間做出權衡,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