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中國宣布將向800萬民兵發放最新的21式作戰制服。 有人指出,在俄烏戰爭中,俄軍的表現出人意料,不僅沒能迅速實現“特種作戰”的目標,反而被烏克蘭拖入戰爭泥潭,甚至兵力不足,兵力難招。
為什麼俄軍在對烏克蘭的“特別軍事行動”中沒有取得預期的優勢? 中國的行動可能產生什麼影響? 外界普遍認為,基於對俄羅斯軍事實力的全面了解和俄軍過去的戰場表現,俄軍這次的軍事行動將很快實現其既定目標。
俄羅斯自古以來就高度重視軍事和軍隊建設,這從其不斷擴大領土的歷史中可見一斑。 特別是在冷戰期間,蘇聯作為唯一可以與美國抗衡的超級大國,對世界強大的軍事力量感到敬畏。
冷戰結束後,俄羅斯繼承了蘇聯強大的軍事工業,成為全球聚光燈下的軍事強國。 美國雖然自詡為“世界霸主”,不惜處理其他國家的衝突,但面對俄羅斯必須謹慎行事。
俄羅斯的軍事實力也體現在軍事**出口上。 作為軍售大國,俄羅斯的一流裝備因其強大的軍工地位而一直擁有穩定的市場,印度、伊朗等國是其長期合作夥伴。
俄軍的出色表現,使其在國際戰場上的軍事行動備受期待。 2014年,俄軍迅速奪取克里公尺亞,閃電般的軍事行動讓西方束手無策,讓烏克蘭蒙受損失。
此後,俄軍強勢介入敘利亞戰爭,向敘利亞提供強有力的軍事援助,讓西方國家不知所措。
俄軍營級戰術群在近期軍事行動中表現良好,以機械化步兵營為核心,以坦克和火力支援部隊為主,通過強大的火力和靈活的戰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因此,外界對俄軍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寄予厚望。 親俄人士表達了對俄羅斯軍隊的支援和期望。
俄羅斯軍隊在“特別軍事行動”中的表現出乎全世界的意料。 它有望迅速實現目標,但被美國和歐洲援助的烏克蘭拖入了戰爭的泥潭。
戰爭的最初失敗,以及隨後對戰爭的焦慮,令人震驚。 這支一直表現良好的俄羅斯軍隊怎麼了? 俄烏戰爭爆發後,俄軍分三路迅速進入烏克蘭縱深,卻意外遭遇了烏克蘭戰線的猛烈反擊。
烏軍以城鎮建築和樹林為掩護,向前進的俄軍裝甲部隊發射“標槍”、NLAW等先進反坦克飛彈,給俄軍的進攻造成重挫。
烏軍的瘋狂反擊,使俄軍的進攻屢遭挫折,使戰爭陷入僵局。 戰場上的慘烈場面,說明這場現代戰爭其實是兩股強大的軍事力量之間的激戰,凡是進入戰場的人,都可以變成一具屍體。
事實證明,隨著戰鬥的繼續,雙方都存在兵力不足的問題。 尤其是素有軍事強國之稱的俄羅斯,人手出人意料地不足,其低廉的招募效率也引發了猜測。
對於俄羅斯軍隊在初戰中的失敗,軍事研究機構進行了深入分析。 這些分析揭示了若干問題,包括部隊**和補給嚴重短缺,缺乏協調作戰聯絡的有效機制,甚至有些部隊甚至沒有行動區的地形圖。
戰前準備的這些不足直接對戰場上士兵的心理和士氣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他們在炮火面前直接逃跑。
戰術失誤是戰鬥失敗的重要原因。 在烏克蘭戰場上,原本計畫使用“營級戰術群”,但在實戰中卻偏離了原來的戰術策略。
這種戰術的優勢在於機械化步兵營與坦克和火力支援部隊的密切合作,但在俄軍進攻過程中,坦克部隊過於追求速度,將行動較慢的步兵甩在身後,使得單獨作戰的俄軍坦克容易被烏克蘭反坦克部隊圍攻。
除了戰術失誤,俄軍落後、後勤保障不足也是重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軍隊失去了快速勝利的優勢,這導致了不利的初始戰爭。
此後,西方國家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使雙方陷入長期僵局,戰爭持續了一年,看不到盡頭。
在持續戰爭的背景下,人們開始反思戰爭的殘酷性,尤其是中國人在面對美國製造的台海危機時更加敏感。 在此背景下,中國國防部宣布將於2023年8月向全國800萬民兵分發21式作戰服。
雖然這是乙個既定的傳統,但它也是中國加強民兵組織努力的一部分。 民兵組織在民主革命和解放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是中國勝利的關鍵力量。
即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們仍然堅持民兵制度。
我國民兵組織來源於鄉鎮和大型國有企業的基層群眾,平時在各自單位工作,積極參加軍事訓練,承擔維護社會穩定、邊防海防巡邏、緊急救援救災等重要任務。
在戰爭時期,他們根據需要參與戰爭,並承擔支援前線的重要責任。 資料顯示,1958年我國民兵人數為22億,到2023年,經過幾次精簡,我們的民兵人數將減少到800萬。
雖然民兵人數在減少,但我軍民兵建設的制度化和規範化在不斷提高。
1984年5月,我國將預備役和民兵納入兵役制度,為今後的兵役制度奠定了基礎,民兵也成為兵役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
為了提高民兵的作戰能力,我們歷來高度重視民兵的建設。 例如,2002年6月,北京市會同軍區成立了民兵自動化指揮、電子干擾、偵察預警等一批民兵專業分隊,建立了集民兵防空情報、指揮控制、通訊、報警系統於一體的防空指揮中心。
這些民兵分隊定期組織演習,以提高應對各種緊急作戰任務的能力。
每當發生天災或人禍時,總有民兵衝上前線,身影動人。 例如,2010年夏天,重慶、貴州等地洪澇肆虐,數百名民兵英勇投身於抗洪救災。
再比如,在新冠疫情肆虐之際,全國各地的民兵積極響應號召,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一線"疫情是命令,防控是責任"民兵戰歌。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8月,颱風“獨芹”在華北和東北地區引發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 在災後救助和救援工作中,新時代民兵充分展示了其突出的應急作戰能力。
例如,在河北省保定地區的救援行動中,省軍區統一指揮全區支援部隊和民兵部隊,實現與當地應急指揮機構的資訊共享和聯動,進一步增強了民兵的區域協調和跨區域保障作戰能力。
在鴨綠江年子山段的救援救災過程中,民兵應急隊利用無人機和高效可攜式儲能電源,成功架設了一盞高空移動“探照燈”,協助實施沿河搜救,指導疏散行動。
這個成功案例表明,我國民兵已成為應對突發事件的強大力量。 當前,我國正面臨恐怖主義威脅、自然災害、社會突發事件等多種非傳統安全威脅,參與非戰爭軍事行動已成為民兵被利用的重要途徑和途徑。
因此,提高民兵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成為新時代民兵建設的必然要求。 此外,面對國際形勢日益增加的不確定性,我國繼續實行民兵制度,建立了系統化、規範化的民兵組織,是保證國家應對大規模戰爭、在現代資訊化條件下取得戰爭最終勝利的“壓艙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