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的一天,紅軍來到甘肅省蝶別縣旺藏鄉儲糧地。 士兵們擔心他們會被當地的土司攔住,土司是他們的命脈,也是蔣介石的忠實追隨者。
因此,他們已經做好了戰鬥準備,但沒想到一路上很順利地到達了崔穀倉,沒有遇到任何武裝力量和群眾的攔截。
崔家的穀倉不僅沒有把手,更奇怪的是,糧倉的門上只有一把象徵性的鎖。 戰士們剪開了鎖,走進去,驚訝地發現所有的穀倉門都開啟了,沒有上鎖。
看著滿滿當當的倉庫裡堆滿了糧食,還有白花、鹽、軍鞋等物資,士兵們興奮不已。
紅軍在草地上行軍的艱辛是無法形容的。 只有在草地的邊緣,他們才能看到眼前豐富的穀物和鹽,但誰是慷慨的錢?
拉齊庫戰役前夕的那天晚上,**第二天在瑪雅鄉的乙個村民家裡,表情嚴肅,皺著眉頭,思考著這個問題。
**主席徹夜未眠,全神貫注地分析著我軍目前的困境,想方設法走出包圍圈。 當時我軍形勢嚴峻,走出草地後,士兵們又累又餓。
更令人擔憂的是,我軍在前方被四川國民黨軍隊追擊,後方被甘肅軍閥陸大昌和西藏卓尼土司楊繼慶阻撓,左右兩側還有胡宗南的部隊集結。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吉祥多於幸運。 **主席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我軍唯一的出路是穿過拉齊口,進入陝北。 於是,他命令王開祥、楊成武率領紅四軍團的士兵,在三天之內攻占拉齊口。
拉齊口,位於贛川古道上,地勢險峻,東西兩側石崖陡峭,高約100公尺,南北僅由一座1公尺寬的小木橋連線,橋下水流湍急。
它只有8公尺寬,約30公尺長,但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拉齊口一直是士兵打仗的地方,是四川西北部通往甘南的門戶,地勢獨特,真是個“一夫一關,萬人不開”的地方。
紅四軍團這次的任務很艱鉅,老江已經命令新14師師長陸大昌在這裡修建防禦工事,並派兩個營的兵力守衛橋頭堡。
面對紅軍強大的戰鬥力,陸大昌果斷派出唐懷遠的第12師支援第14師。 接到命令後,他立即採取行動,在拉齊口山後方部署了四個團的兵力,儲備了足夠的彈藥,並下定決心阻止我軍北上。
拉齊庫的敵人戒備森嚴,我軍在9月16日下午的進攻中遭到敵人的頑強抵抗,多次進攻被擊退。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成武和王開相意識到,強攻是不可取的,他們需要想辦法把敵人的橋頭堡打掉,讓敵人的重機槍無法發揮作用。
然而,拉齊庫兩邊的懸崖幾乎不可能攀登。 就在他們不知所措的時候,乙個綽號“雲桂川”的貴州17歲藏族戰士走上前來,拍著胸脯,承諾一定能爬上懸崖。
楊成武給了碉堡裡最後一絲希望,爬上了拉齊口。 眾人緊張地看著,生怕在路上犯錯。
然而,“雲貴川”表現出驚人的敏捷性,他們設法爬上陡峭的懸崖,扔下繩索,讓其他10多名戰士安全登山,他們設法摧毀了敵人的幾個火力點。
紅四軍團剩餘的戰士緊隨其後,打了敵人乙個措手不及,於17日結束了戰鬥。
**預計3天內拿下拉齊庫,情況緊急,延遲一天會增加風險。 紅四團沒花太多時間,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陸大昌以為打贏了仗,在閩縣里待了一整天喝酒,突然被下屬告知拉齊口失守,他大怒,罵了下屬一頓。 紅軍突破了包圍圈,他不知道該怎麼向老蔣交代,更不知道上級會如何懲罰他。
同時,他也很疑惑,為什麼又餓又累的紅軍,還能有這麼高的戰鬥力? 原來,在拉齊庫戰役爆發之前,紅軍就得到了大量的物質援助。
士兵們肚子飽了,還有軍鞋等裝備,戰鬥力自然很快就恢復了。
在艱苦的長征中,紅軍戰士獲得了數十萬斤糧食和數千斤鹽,這些糧食和鹽都來自甘南藏區的崔糧倉。 當紅軍到達這裡時,乙個名叫楊景華的當地人走了過來。
他開啟糧倉的大門,給每個紅軍戰士一桶糧食,無私地把三十多斤糧食和兩千斤鹽獻給紅軍。 在那個飽受戰爭蹂躪的時代,糧鹽是極其寶貴的資源,楊景華的慷慨援助無疑是紅軍繼續前進的重要動力。
他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聽從了楊繼慶的命令,祝你敬酒。 楊繼清是朱崱土司的第19代傳人,甘肅人,其家族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
他的無私幫助體現了他對祖國和人民的深切熱愛,也讓紅軍戰士深深敬佩。
楊繼慶擔任卓尼土司後,憑藉精明能幹的本領成功治理了甘南地區,贏得了當地人民的信任。 雖然他住在遠離政治中心的地方,但他始終關心國家大事,並通過報紙和其他渠道了解政治變化。
每個土司都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楊繼慶也不例外,他手下有2萬名訓練有素的藏族士兵。 國民黨看到了他在當地的影響力和實力,並試圖拉攏他對抗共產黨,於是任命他為安全總司令。
然而,楊繼慶被國民黨製造的假象所欺騙,認為老蔣是能夠帶領中國人民走出困境的領袖,於是聽從了國民黨的安排。
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楊繼慶漸漸看清了老蔣和國民黨的真面目,他們只關心權力,不惜一切代價,根本不關心勞苦大眾的生死。
面對侵華的日本侵略者,“九·一八事變”後,老蔣沒有採取措施趕走日本人,而是將矛頭對準同胞,實行“先內攻外”的政策,這讓楊繼慶深感失望。
他親身經歷過“甲午戰爭”、“八國侵略華戰爭”等歷史事件,深知日本對中國的野心之大和對中國的危害之深。
他不希望歷史重演。 相比之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致力於拯救陷入困境的老百姓。 兩者的反差,讓楊繼慶的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
1935年,紅軍到達甘川邊境時,朱少良主任給楊繼慶發了一封電報,命令他配合陸大昌部隊的行動,率領藏軍在迪布達拉峽谷口部署防禦工事,阻撓紅軍前進。
楊繼慶深知紅軍的艱辛,決心幫助他們。 表面上,他按照朱少良的命令調兵,沒有露出任何破綻,但私下裡卻暗中告訴親信,要開啟糧倉,修路,禁止百姓向紅軍開槍,保證他們能順利通過。
他甚至派人聯絡紅軍,開啟崔穀倉,等待他們的到來。 這就是故事開始的地方。
楊繼慶是乙個勇敢善良的人,他無私地幫助紅軍,為他們提供食物和物資,甚至暗中幫助他們解決一些棘手的問題。
他的慷慨和支援在紅軍成功突圍和北進抗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紅軍對他深表感激,並在崔的穀倉門上張貼了告示,以示對他的尊重。
楊繼慶的善良和無私令人欽佩,他不止一次幫助共產黨和紅軍,但不幸的是,他沒有等到革命勝利的那一天,就被殘忍地殺害了。
1936年8月5日,紅四方面軍在朱先生等的領導下抵達蝶別縣。 楊繼清發現後,一如既往地開啟糧倉門支援紅軍的糧食,為他們讓路護路,使紅四軍順利通過拉齊口,在臨潭成功建立蘇維埃**。
他的勇敢和無私再次為紅軍的成功做出了貢獻。
當紅四軍離開時,一些士兵由於年紀小或身體狀況不佳而無法跟隨更大的隊伍。 為了保證這些紅軍戰士的安全,楊繼慶毫不猶豫地付出了代價,將他們安排到安全的地方**,等他們恢復體力後再去大軍。
不過,陸大昌得知此事後,卻認為楊繼卿的所作所為是對自己的威脅,將楊繼卿視為知己,決定先發制人。 因為楊繼卿手裡有兵馬,呂大昌決定智取,派部下探查楊繼卿與下屬之間的矛盾,從而與吐人合作,迅速打敗楊繼卿。
楊繼慶率領的部隊內部矛盾嚴重,團長方炳義、季從舟暗中謀取而代之,早已企圖造反。 陸大昌巧妙地運用了他們的想法,並與他們達成了合作協議。
然後,陸大昌安排自己的心腹帶領一些人秘密潛入楊繼卿的住所,與季從舟、方冰義商量具體的行動計畫。 1937年8月25日,博宇鎮的天空灰濛濛的,一場血腥的風暴即將來臨。
方秉義率領著對楊繼慶懷恨在心的俘虜們,得知要推翻他的統治,就加入了叛軍。 夜幕降臨,他們向楊繼卿一家所在的安全總部發動了攻擊。
聽到槍聲,楊繼慶意識到情況危急,他帶著兒子、兒媳等人與叛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叛軍寡不敵眾,楊繼慶毫無準備,所以戰鬥的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楊繼青雖然成功逃過險境,卻躲在了山神森林水磨坊附近。 不過,這個訊息卻被季從周得知,他立刻帶人前往山神森林中搜尋。
在“博宇事件”中,卓尼的土司楊繼卿誤以為老朋友季從舟還是自己的,出來熱情地迎接他,沒想到卻遭到了四面八方飛來的石塊襲擊,最後不幸身亡。
楊繼慶的家人也在這次事件中遭受了慘痛的打擊,包括他的大兒子、兒媳、孫女在內的六人被叛軍殘忍殺害,其他家庭成員被軟禁。 國民黨以“共產黨分子”為藉口,列舉楊繼慶的“八大罪”,以“剷除封建土司制度”為藉口,顛覆楊家在甘南藏區的政治權力。
這一事件在當地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在國民黨的控制下,成立了地方卓尼臨時維護委員會,由季從周擔任主席,方炳義擔任委員。 他們用楊家的犧牲和生命來換取他們覬覦的權力和地位,但最終,他們***
不久後,楊敬華等人發來“雞毛信”為楊繼慶的家人報仇,楊繼慶的舊部門和親信積極回應。 他們成功地殺死了姬從舟,奪回了楊家應得的權力和財產。
注:1937年9月15日,楊繼慶次子楊福興接任卓尼土司之位。 成為卓尼土司後,楊福興被迫服從國民黨,直到1947年8月與蔣介石會面。
楊福興,原名楊耀基,1932年出生於四川成都。 1949年畢業於南京陸軍大學,被國民黨授予少將軍銜。 然而,楊福興看清了國民黨的腐敗本質,於1949年9月率部進行了和平起義。
解放後,他積極配合第一任的指示,在當地開展了剁匪緝毒工作。 1959年,當楚尼部分地區發生動亂時,楊福興不顧個人安危遊說藏人,為平息叛亂做出了巨大貢獻。
他忠於黨,1956年底加入我黨。 後任甘南藏族自治州副州長、甘南軍區副司令員、全國政協委員。
前國民黨少將、全國政協委員楊福興,其特殊政治待遇並非偶然,而是源於他和父親對黨的突出貢獻。
革命成功後,被追封為烈士,還建了“楊繼慶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親自為其題詞。
**他還親自寫信給楊福興,對家人為紅軍讓路表示感謝。 這些措施充分證明了楊繼慶當年行動的重要性。
他在紅軍最困難的時候伸出援手,提供了寶貴的食物、鹽,甚至犧牲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 沒有他,很難想象紅一軍面臨的形勢,也無法想象革命的方向。
因此,我想用這篇文章向烈士楊繼慶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