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巴以衝突不斷惡化,其影響開始溢位蔓延,並呈現出不可控的風險,東方大國是否有機會突然一言不發地干預紅海局勢?
以色列-巴勒斯坦衝突蔓延到紅海
巴以激戰爆發後,美國立即表示支援以色列對哈馬斯的襲擊,隨後不僅直接派航母前往地中海支援以色列軍隊,甚至一再阻撓聯合國提出的巴以停火草案。
這種霸權背書的後果,必然是進一步加劇巴以衝突的緊張局勢,目前確實如此,巴以衝突在激化的同時,也呈現出不可控的溢位趨勢。
葉門胡塞叛亂分子發表宣告說,如果食品和藥品不能進入加沙地帶,那麼任何前往以色列的船隻都將被視為該組織武裝部隊的“合法目標”。
美國組織的護航聯盟失敗了
胡塞武裝發出警告,建議所有船隻和公司不要往返以色列港口,因為海上航行安全。 毫無疑問,葉門胡塞武裝發起的“封鎖紅海”行動對以色列產生了一定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加沙地帶哈馬斯的壓力。
作為回應,美國迅速做出反應,試圖邀請盟國加入該組織所謂的護航編隊,以應對葉門胡塞武裝對以色列商船的威脅。 然而,美國有乙個好主意,但結果令人沮喪,其大多數盟國對美國的號召不冷不熱,甚至公開拒絕參與。
這不僅暴露了美國霸權影響力的衰落,也反映了盟國對其軍事能力的懷疑,因此美國將目光轉向中國,不斷發出外交吶喊,希望中國履行參與護航行動的“國際義務”,企圖讓中國參與紅海安全保障。
印度突然介入紅海局勢
但是,中國的立場始終保持中立,自然不願輕易捲入中東的複雜局勢。 但令人驚訝的是,此時,印度突然一言不發地介入了紅海局勢。 據《環球時報》2023年12月28日報道
在印度方面,印度海軍部署了五艘飛彈驅逐艦和一艘補給艦,以確保曼德海峽與印度海岸線之間的通訊和航運安全,並防止最近頻繁發生的飛彈襲擊商船的事件。 此外,印度還派出了一架波音P-8反潛巡邏機和一架海上衛士無人機,以加強該地區的安全。
突如其來的軍事行動表明,印度希望在中東發揮更積極的作用,但莫迪行動背後的動機被認為與他的政治選舉有關。 眾所周知,莫迪以強硬的外交政策維持了他的民族主義選票。 因此,莫迪不禁認為,在巴以衝突中站在以色列一邊,不僅是為了支援他的盟友,也是為了在國內贏得印度教選民。
因此,不能排除印度未來會做出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中東局勢仍然充滿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各方的行動和決定都需要仔細對待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