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以抗日戰爭為題材的電影比較少,尤其是近幾年,更是少之又少。
1.曹慧渠、秦毅、馮哲、馮琦、鍾興火說《鐵道游擊隊1956》。
隧道戰和鐵路游擊隊是那個時代的經典。 這部電影是建立在抗日戰爭的基礎上的,但它有一種武術精神。 雖然當時香港已經開始發展古裝武俠片,但內地的政治局勢並不是因為這類電影。 不過,創作者們用當時的政治考量來表達自己的武俠情懷,實在是太少了。 影片中,飛虎隊南北馳騁,在民俗小巷中成名,來去無蹤,除惡,讓人心生歡喜。
2.劉英濤,鄭宇,王玉章,程忠,楚家社,周義華,鄭曉寧,《鐵血崑崙關1994》。
1939年底在廣西省,是每天的訓練時間,**軍的士兵們三五五人一組坐在地上寫信。 乙個桂軍的老兵走了過來,問道:“你為什麼不去訓練? **軍的一名士兵回答說:我們奉命明天在崑崙關開始攻擊日軍第五師團。 第五師團是日軍的精銳部隊,他們的飛機、大炮、坦克甚至化學**,我們贏不了,現在我們寫遺書!
死在抗外戰場上,是真正的英雄,是國家和民族的英雄!
3.柯俊雄、林青霞、張愛佳、秦寒、徐峰、馮奎凡,《八百英雄1976》。
前四十分鐘很醜陋,像邵氏式的抗日英雄。 從林青霞被父親扇耳光,張愛嘉揮舞著父親血淋淋的衣服大方表態,徐楓磕了三下頭,電影看起來不錯。 相對來說,關胡的版本雖然更震撼,但故事太過曲折; 台灣版對自己有好處。 據說三年前央視電影頻道也放過《八百英雄》,現在真的無法想象。 近年來,中國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以至於想想都令人恐懼。
第四,邵紅來、褚國良、江華林,《1986年台兒莊血戰》。
作為抗日戰爭中唯一公認的、無可爭議的最大勝利,台兒莊戰役的政治意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雖然徐州之戰的大局崩塌了,沒有意外),各界地方軍閥的配合,不惜犧牲,史無前例,桂軍, 川軍、西北軍、略顯消極的魯軍,隱形東北軍,在後來的歷史中被老江背後捅了一刀,不再相信老江。
5.吳桂嶺、吳靜安、李法曾、杜志國、鄭邦宇,《77事件1995》。
每當看這些沉重的歷史片,我都會忍不住心痛,腦海中總浮現出古人的詩句:將軍百戰百戰,強者十年歸來。 只解決戰場,為國而死,何必歸還馬皮裹屍布。 醉醺醺的躺在戰場上,君陌笑了笑,上古時代又來了幾人打仗。 中華民族走到今天,實在是不容易,多少烈士流血,多少先輩血戰換來了今天的和平,沒有他們,我們怎麼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一定要銘記在心,了解歷史,才能看清前進的方向。 日本軍國主義從骨子裡流露出侵略性,流著髒血,他們無恥卑鄙,瘋狂簡直令人髮指,為了占領我國的領土,他們毫不猶豫地指揮自己行動,在盧溝橋發動了“七七事變”,這簡直是天下大笑話,“七七事變”也拉開了全國抗日戰爭的序幕, 最後以敵人的失敗和我們的勝利而告終!
6.甄真、柯俊雄、陳莎莉,《英雄千秋1974》。
一部有血有肉的抗戰片,每乙個角色都栩栩如生,張子忠這個角色只能由柯俊雄來駕馭,陳莎莉飾演的老戲李敏慧,當時她才二十六歲,卻能將這位忍受屈辱的將軍夫人演繹得淋漓盡致,這讓當時的行政院獎景國大為欽佩。
甄臻飾演張子忠的女兒張連雲,雖然戲份不多,但她把女兒對父親的愛和不捨演繹得淋漓盡致,含淚演繹了時代的委屈。 很難想象,這部製作於近半個世紀前的電影,在今天仍然顯得如此強大和鼓舞人心,而數字修復技術以最完美的方式將這部優秀的作品帶入了生活。 老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