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邵陽2月22日電 近日,湖南省邵陽市城埠苗族自治縣國家體育中心廣場,燈籠璀璨,舉行“春之春到萬家龍騰苗鄉”龍獅巡遊。 “吊龍”、“爬龍”、“滾龍”等各式各樣的舞龍活動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和遊客,以苗鄉獨特的藝術魅力分享著非遺文化。
在城布苗族自治縣“春到萬家龍騰苗鄉”閱兵現場,檀口鎮吊龍隊正在表演(央視陳克凡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城步吊龍”表演更是令人嘆為觀止。 表演團隊30餘人齊心協力,兩條金龍被長短不一的桿子高高吊起,氣勢磅礴。 明亮半透明的龍身在龍珠的引導下盤繞起來,兩個高大的龍頭彷彿將明月含在嘴裡。
城埠苗族人自古以來就對龍敬佩,尤其是丹口鎮下團村的吊龍製作工藝獨樹一幟,舞龍技藝出眾,是苗族舞龍的代表。 城布吊龍第三代傳承人龔高光談了當地吊龍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城布吊龍由綠龍(雄龍)和黃龍(雌龍)組成,分別由男性和女性表演,其中最長的達到38條8公尺,被上海吉尼斯總部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懸龍”。
吊龍裝訂的過程極其耗時費力,從選材到完成製作,一共有100多道工序,需要全體團隊成員的配合,需要將近1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龔高光介紹,水龍頭的生產是最複雜的,對工匠水平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特殊的工藝才能完成。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吊龍的材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傳統裝訂技術的基礎上,採用新材料,吊龍更加輕盈美觀。 同時,許多高難度和觀賞性的舞龍動作被設計得更具觀賞性。
舞龍表演者報酬微薄,很多人覺得很難堅持下去,而且大部分成員都是五六十歲,急需一顆年輕的“血液”。 龔高光表示,為了讓更多的人感受到城布舞龍民俗文化的永恆魅力,延續苗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夏團村成立了一支吊龍隊,在過年期間到處表演,每年演出40多場。 積極參加省內外各類演出和比賽,連續3年參加南越廟會,還參加在廣西南寧舉辦的中國-亚细安國際龍獅大賽。
城布吊龍在中國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擴大,成功吸引了許多當地年輕人前來學習。 “龍年春節期間,吊龍隊受邀參加了成埠、通道等地的3場演出,隊員有一半是年輕人,演出非常辛苦。 龔高光如釋重負的說道。 (記者黃克蘭,實習生李樂,通訊員肖曉,陳克凡)。
更多精彩資訊,請參考應用市場**“中央無線網”客戶端。 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道**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以通過央視的“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台”進行網上投訴。 版權宣告:本文版權歸中央無線電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 請聯絡: cnrbanquan@cnr我們將對不尊重原件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