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春風依舊,地方政府青睞,高投入、長週期、高門檻的商業航天仍有問題需要解決,包括缺乏成熟的商業化路徑,但發展不能停滯不前,“開飛機修飛機”可能是目前最佳實踐。
文字 |李尹彥.
編輯 |石志良.
破冰之旅始於十年前,通過***的正式檔案,開啟了原本相對封閉的航天工業的大門,讓商業航天工業有了發展的萌芽。 在此期間,我國在商用航天領域的政策不斷公升級,行業備受關注。
在頂層設計的不斷開放和優化下,各地也開始根據自身特點發展商航產業,希望引進鏈主,打造優質產業鏈,謀求未來更好的發展定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盧炳恆:我們的商業航天已經取得了第一批初步成功,發射次數差不多有十幾次,這是現狀,但任務還很長,就是各種載荷、可變推力,特別是在這方面,我們要大力發展。
圖網路。 如果實現“國家隊”與民營企業的緊密合作,將這些技術投入到民營企業開展的航空航天專案中,可以大大節省民營企業在技術研發上的鉅額投入,進一步降低風險。 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焦偉新表示,體制內的力量也可以為民營航天企業的發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幫助。
事實上,體制內航天與商用航天的互動往往是雙向共贏的,尤其在創新商業模式方面,商用航天可以讓公眾體驗到航天技術的好處,加速完成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戰略,讓國家力量將資源集中在更具挑戰性和長期性的前瞻性基礎研究探索上。
商業航天領域剛剛起步,技術仍處於迭代階段,市場正處於培育期,在重資產運營下,前期資金需求巨大,依賴外部融資。 由於商業航天領域的投資仍以高投入、長週期、高門檻為特徵,目前尚無成熟的商業化路徑,類似問題亟待解決。
這是一次真正的星辰大海史詩之旅,正如中國科創興行創始合夥人公尺磊所說,錯過“大航海時代”的中國人一定不能錯過即將到來的“航天時代”。
破冰十年,政策春風繼續
破冰之旅始於十年前。 此前,商業航天缺乏明顯的政策鼓勵,審批過程複雜冗長,行業准入資格和配套資源有限等諸多制約因素。
2014年,《關於鼓勵社會投資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的指導意見》出台,突破了商業航天政策門檻。 上述檔案首次提出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建設。 由此,國內商業航天產業正式啟動,整個商業航天產業鏈逐步發展起來。
從那時起,許多商業航天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並在短短幾年內成功實現了多次商業航天發射。 2019年以來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基本形成了國企主導、民營企業為輔的完整產業鏈。
**明確將商用航天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我們迎來了中國商用航天發展的絕佳機遇。 據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遙感專業委員會主任顧興發介紹,目前我國商業航天的發展勢頭非常迅速。
圖網路。 2020年4月,衛星網際網絡首次被列入國家公布的新基建類目,成為通訊網路基建類。
2020年9月,中國以“GW”的名義向U提交了星座頻譜申請,計畫發射12992顆衛星,並逐步構建衛星網路。 中國計畫發射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衛星。
2021年,星際探測和重型火箭被寫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大綱,上述檔案明確提到發展空間基礎設施系統、星際探測、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和可重複使用的太空運輸系統、探月工程第四階段、 以及北斗等重大航天專案的產業應用或航天科技發展與應用方向。
2021年4月26日,中國衛星網集團(以下簡稱“中國衛星網”)正式成立,負責中國衛星網際網絡領域發展的整體規劃,被譽為中國版的“星鏈”。
北京、上海、天津、深圳等地紛紛出台航天產業扶持政策。 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北京市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促進實施方案》,在未來空間領域提出了未來太空探索的需求,重點發展商業航天、衛星網路等子產業。
2023年10月,上海市人民**印發《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基建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根據規劃,到2025年,形成每年50枚商用火箭、600顆商用衛星的量產能力,以打造“上海之星”和“上海箭”為目標。
目前,上海松江致力於建設低軌寬頻多星“G60星鏈”。 實驗衛星已經發射並成功聯網,第一階段發射了1,296顆衛星,未來將有超過12,000顆衛星聯網。 上海與長三角9個主要城市共建全國首個衛星網際網絡產業集群。
2023年12月,G60衛星網際網絡首顆商用衛星在吉斯宇航G60衛星數字工廠下線。 上海聯合投資黨委書記、董事長秦健表示,2024年,通過格思航天衛星工廠數位化生產線,元芯衛星將發射並組網至少108顆衛星,G60衛星網際網絡產業基地將形成初步的商業服務能力。
日前,北京市印發了《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計畫》。 《規劃》指出,到2028年,北京將率先在全國實現可重複使用火箭入軌復飛,形成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星箭產品研發能力和大型星座建設運營能力,引進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和獨角獸企業; 打造特色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園區,不斷壯大北京商業航天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些城市利用原有的產業優勢,試圖吸引鏈主入駐,打造生態圈。 憑藉材料和先進的製造,無錫在航空領域積累了豐富的生產經驗。 目前,無錫正在積極加大航天產業建設力度,希望借助航空材料的成熟優勢,助力航天產業加速成熟發展。
圖網路。 藍箭宇航空間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CEO張昌武對《CarCaijing》表示,現在,藍箭宇航已在惠山區投資建設高階火箭智慧型製造基地,旨在與無錫共同打造新的產業生態。
一些地區依靠自身的地理優勢,建設對商業航天更友好的發射基地,從而擴大航天資源的開發。
2024年1月,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重力一號”成功完成首飛,創下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和國內最大民用和商用火箭的新紀錄。
海洋東方航天港是中國第五個火箭發射場,也是中國第乙個海上發射母港。 在海陽的總投資額為2637億元,涵蓋星箭研發製造、航天資訊應用、航天文旅產業等多個領域。
當前,各地加大了分量,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和絕對優勢,為產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有利於商業航天產業長遠發展的健康發展,也有助於地方產業公升級,實現雙方良性互補。
在政策的春風吹拂下,我國商業航天事業發展逐步加快。 據企業查核資料顯示,我國航天衛星相關企業21家470,000; 2023年,514萬人,同比增長42人84%。
我國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速,市場需求十分旺盛。
2023年,中國共向太空發射衛星270顆,其中商用衛星137顆,佔比65%。 在270顆衛星發射中,有13顆是通過商業火箭進行的。 據專家分析,2024年,我國商業航天發展將繼續加速,未來5至10年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預計在五年內,中國將有1200多顆商業衛星在軌。
從行業角度來看,未來五年,隨著國家大型遙感星座和低軌通訊星座的建設,商用火箭端顯然是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
以星鏈為基準的衛星網際網絡應用證明,火箭市場是乙個快速開放的市場,廠商之間基本沒有直接競爭。 東方航天聯合創始人兼聯席CEO姚松告訴《財經》記者,至少在2030年之前,只要企業能夠製造出運載能力足夠可靠、價格足夠便宜的火箭,衛星網際網絡發射的訂單基本不會短缺。
在資本的加持下,我們期待人民的共同進步
商業航天領域剛剛起步,技術仍處於迭代階段,市場處於培育階段,因此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援和更充裕的資金支援。
航天工業投資的高峰出現在2019年至2021年,直到2021-2022年,由於幾家公司的發射失敗,商業航天經歷了低潮。 不過,從2023年開始,由於國家政策層面開始加大支援力度,資本市場對商業航天的熱情明顯提公升,很多**指導**和對政策比較敏感的人將重點放在航天產業上。
據七查查資料顯示,在融資方面,2023年中國商用航天領域133個品牌產品共完成170筆融資,披露融資總額超過185億元。
從融資輪次來看,2022-2023年,近一半的融資事件將以股權融資為主,有160例; A輪23個,佔6個91%;種子輪、天使輪等早期融資42筆,佔12席61%。
2022年12月,長光衛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上海證券交易所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有望成為國內首家IPO的商業航天公司。
圖網路。 2024年1月,東方航天宣布完成近6億元B輪融資,將用於研發“力-85”10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加速研製“重力-2”中大型液體運載火箭。
然而,航空航天業太昂貴了。 在重資產經營下,前期資金需求巨大,依賴外部融資。 據第十二航天院戰略規劃推進部測算,OneWeb、Starlink等巨型網際網絡星座建設規模為1000顆衛星,資金需求約100億美元。 建設規模為100顆衛星星座,資金需求也在30億美元左右。
因此,商業航空航天需要大量資金才能跨越死亡之谷(初創企業獲得正現金流之前的損益曲線)。 根據衛星和太空市場研究和諮詢公司Northernsky Research的資料,全球只有18%的星座能夠達到發射階段,少數公司擁有衛星發射能力。
從市場規模來看,我國商用航天產業已初具規模,進入產業發展快車道。 從應用場景來看,商業航天雖然仍處於產業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吸引了資本市場的持續投資。 然而,隨著資本逐漸向優秀企業集中,商業航天企業需要加快商業應用的實施,形成先發優勢。
商業航天領域的投資仍以投資高、周期長、門檻高為特徵,目前尚無成熟的商業化路徑。 從投資角度來看,由於准入門檻的限制,人民幣**在商業航天領域的投資具有本土優勢。
圖網路。 商業航天還有兩年時間“,新鼎資本董事長張馳告訴《財經》記者,商業航天即將迎來大規模發展,龍頭企業的先發優勢將顯而易見。 而且,整個產業鏈沒有汽車和晶元那麼長,所以如果你看乙個好的專案,你必須盡快拍攝。
說到商用航天和國家航天的關係,業內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對此,張馳認為,我國產業鏈完整,善於實現規模化、產業化規模化推廣。 正如特斯拉貫穿了鋰電池汽車製造的商業邏輯和產品原型,最終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消費和製造全鏈條市場一樣,商業航天更適合利用成熟的技術不斷探索和拓展盈利模式。
事實上,兩者之間的互動往往是雙向共贏的,尤其是在創新商業模式上,商業航天可以讓公眾體驗到航天技術的好處,加速完成國家在航天領域的戰略,讓國家力量將資源集中在更具挑戰性和長期性的前瞻性基礎研究探索上。
跳出體制機制的天然差異,或許可以用另一種思維方式來理解商業航天——“從商業屬性出發,可以自我造血,謀求航天事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 “這不僅需要完善航天領域現有的基礎設施,如上述火箭發射、衛星製造效率、低價、規模化,更需要全產業鏈的創新,以及創新業務的探索和商業化運營。
在基礎設施投入巨資之後,如果沒有商業運作和市場化擴張,很難充分體現整個行業的價值,甚至不可能體現出來。 萬物盛華工程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劉雨飛認為,商業航天不應只是對傳統航天的補充,而應是航天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和轉型路徑。
600年前,從大河內海到海洋,600年後,從地球到星辰大海。 俗話說,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中國應該在人類文明探索航天的征程上向前邁進一步,商業航天是一支不容忽視的龐大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