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資本主義經濟的深海中,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是資本家剝削工人勞動力的兩種主要方式。 這兩種方法不僅反映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而且揭示了資本主義經濟下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機。
首先,讓我們通過傳統製造企業的例子來理解絕對剩餘價值。 假設有一家紡織廠,在工業化初期,由於生產技術和裝置的限制,每天工作長達 12 小時,甚至更長。 工人長時間工作,強度大,創造的價值超過了他們所需要的價值,而這部分價值就是絕對剩餘價值。 資本家通過絕對延長工作日或增加勞動強度,從工人身上榨取這種額外價值,從而增加自己的利潤。
然而,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特別是自動化和機械化,資本家開始尋求一種更有效的剝削方式——相對剩餘價值。 就紡織廠而言,隨著機械裝置的引進和生產效率的提高,原本需要12個小時才能完成的任務,現在可能只需要8個小時。 這時,資本家不會減少他的工作時間,而是把剩下的四個小時花在生產更多的產品或其他增值活動上。 這樣,資本家在不增加工人工作時間的情況下,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來獲得更多的剩餘價值。
相對剩餘價值的生產是以整個社會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前提的。 在資本主義發展的後期,特別是進入資訊化和智慧型化時代之後,生產相對剩餘價值成為資本家常用的方法。 資本家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公升級,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從而在相同的工作時間內創造更多的剩餘價值。
應該指出,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的本質都是資本家對工人剩餘勞動的剝削。 這兩種方法雖然形式不同,但本質上都是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手段。 在資本主義經濟下,資本家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提高剝削程度,從而實現了對工人剩餘勞動的占有和支配。
綜上所述,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是資本主義經濟下資本家剝削工人勞動力的兩種主要方式。 這兩種方法不僅揭示了資本主義生產關係的本質,而且展示了資本家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內在動機。 在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過程中,資本家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不斷提高剝削程度,實現了對工人剩餘勞動的占有和支配。 然而,這種剝削模式也導致了工人階級的貧困和剝削,加劇了社會的階級矛盾。 因此,在政治經濟學研究中,需要深入分析資本主義經濟下剝削的性質和規律,為工人階級的解放和社會主義的建設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