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養殖 春季放養蟹是河蟹一年一度的繁殖季節的開始,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年末的收穫。
春河蟹放養管理技術包括池塘消毒、水草種植、蟹種選擇與放養、肥料水培藻類、水質控制、餌料投放、日常管理等方面,其中池塘消毒、蟹種選擇與放養、肥料水培藻類是影響早期成活率和蛻皮生長的三個最重要環節。
1.池塘的消毒。
池塘消毒是成年螃蟹養殖的第一步。 消毒前應將池塘水排幹,將池塘充分乾淨,將池塘底部乾裂,使沉積物中的有機物充分氧化分解,增加沉積物的氧化還原電位。 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生石灰可用100公斤,漂白粉可用50公斤,水變成水後整個池塘飛濺,殺死捕食性生物,同時補充鈣鎂元素。 擬除蟲菊酯類藥物可在沉積物中富集,半衰期長,導致蝦蟹慢性中毒,導致河蟹不吃東西,肝胰腺變性,最終導致“水洩氣病”(肝胰壞死症候群)。
2.螃蟹品種的選擇和放養。
近年來,隨著螃蟹養殖技術的不斷提高,大多數螃蟹養殖場每畝產量已達到250公斤以上。 然而,在畝產量增加的同時,蟹類魚種質量在一定程度上下降,這是成蟹養殖回捕率低的原因之一。 如何做好蟹類的選擇,要仔細取樣檢查蟹類的體表、鰓、肝胰腺等三個方面。 優質蟹種需要有良好的遺傳優勢,體表光滑乾淨,無寄生蟲; 螯和腳步聲健全,爪尖不磨損; 鰓光亮整齊,無病變和骨折; 肝胰腺豐滿,橙黃色; 臨時休養期不得超過1天。
蟹仔放養密度根據養殖方式進行調整,大型優質成蟹養殖模式放養密度一般為1200-1500畝,蟹仔規格在50斤左右; 高產、中型成年蟹養殖模式的放養密度一般為2000-3000畝,蟹種大小在80斤左右。
放養蟹魚苗時,將蟹魚苗放在浮板上,使蟹魚苗可以自由地爬入水中,同時將浮盤勻速劃到池塘內各個地方,使蟹苗均勻分布在池塘內,避免聚集。
螃蟹魚種放養後,用碘等消毒劑對池水進行消毒,並根據溫度適量餵食餌料。
3.肥料水培藻類。
春季氣溫低、浮游藻類數量少、活力弱時,應在晴天施用適宜肥料,補充藻類(外源水或商品藻類),促進藻類生長。 更豐富的藻類具有多種好處,例如降低水的透明度、抑制苔蘚生長和穩定池塘水質。 施水時,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避免一次施肥過多,會導致區域性水質惡化,影響蟹類的蛻皮。 定期檢查水體透明度和水質指標,及時補充肥料。 池塘施肥後,水體肥沃、活潑、嫩爽,水生植物隱約可見,透明度約50cm,氨氮和亞硝酸鹽控制在較低水平。
研究發現,幼蟹和成蟹具有與跳蚤樣幼蟲和大眼幼蟲相同的能力——濾食,消化吸收水體中的浮游藻類,通過施肥水培藻類,在早春為蟹類提供豐富的天然餌料,促進河蟹的早期攝食和補充營養,保證蟹類的順利蛻皮和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