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彈丸監控、電梯安全監控、火災自動報警......你有沒有經歷過生活中這些新的“智慧”變化?
在“智慧”時代,新技術融入社群治理,不斷豐富著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場景。
從物業管理到生活服務,從家庭保健到社群醫療......智慧的觸角逐漸延伸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數字技術如何讓社群更智慧型、生活更美好? 在本期《創新中國》中,人民日報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團隊將探討科技在我們身邊的智慧社群中帶來的生活方式新方式。
科技賦能智慧社群蓬勃發展
智慧社群就是充分利用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等資訊科技手段,整合各種社群服務資源,打造以資訊化、智慧型化管理和服務為基礎的社群治理新形態。
目前,我國智慧社群建設處於總體發展階段?
國家智慧型建築與居住區數位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 TC426)副主任馬紅告訴研究團隊,智慧社群建設就是利用數位化手段,為人們提供更舒適、更便捷的生活環境。 真正的智慧社群建設始於2018年至2019年,隨著網際網絡和物聯網的發展,社群資訊化逐步實現以人為本,從居民需求出發,為業主提供全方位的“智慧”感受和幸福。
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我國智慧社群市場規模保持較快增長。 相關資料顯示,到2023年底,我國智慧社群建設將催生萬億元市場規模。 挑戰與機遇匯聚在“新城市建設”規劃的沃土上,滲透著“新人居”理念的萌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
從國家產業政策來看,多項鼓勵性政策的出台對智慧社群的發展起到了引領作用。 大資料、雲計算、AI無人機等科技創新力量在智慧社群場景得到廣泛應用,科技創新為真正的智慧型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此外,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為智慧社群提供了有效的潤滑作用。 馬巨集認為,政策、科技創新、服務業發展等因素推動了智慧社群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
英特爾中國市場部總經理呂冬表示,智慧社群對於科技公司和行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社群是由成千上萬的家庭組成的,這是幸福生活最基本的地方。 科技公司的技術解決方案旨在改善人們的福祉。 ”
在智慧社群行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資料協作不佳等挑戰。 如何彌合資料鴻溝,搭建數字橋梁,是當前智慧社群建設中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重要問題。
彌合差距,使社群服務更容易獲得
“高空射彈”預警監測的使用場景在“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
研究團隊在山東省濟南市某智慧社群走訪時發現,數位化技術和平台融入到社群管理的日常服務中,展現出眾多智慧型化應用場景——高空監控攝像頭可以讓中控室第一時間接收到“高空射彈”預警,並根據軌跡追蹤源頭; 電動車樓上與家庭監控平台可與電梯控制形成一體化智慧型控制,有效保障社群居民安全。
智慧型停車系統解決了......老人跌倒時的“停車困難”和“一鍵呼救”這些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場景,被賦予了智慧型大腦,有效提公升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的電動汽車樓上家庭監控平台的使用場景。
從技術到產品,從場景到應用,構建精準化、立體化、智慧型化的社群,實現智慧社群的良好有序管理和服務,離不開數字技術的支撐。 這背後有哪些科技創新?
據山東中威世紀科技有限公司產品總監李敏介紹,智慧社群有自己的“心臟”——管理平台和配套伺服器。 平台可相容不同廠商的攝像機、錄影機等裝置,在物聯網系統中搭建終端監控裝置,實現統一監管和運營。 目前,智慧社群使用的智慧型安防一體機嵌入智慧型安防管理平台,可以讓終端實時共享,打破系統和資料孤島的困境。
從硬體的角度來看,硬體裝置是智慧社群的基礎設施,其技術的飛躍對行業的發展尤為重要。 在深圳元濟科技總經理楊健看來,智慧社群的本質是人機互動的過程,應以人為本、分類規劃,從而提高硬體結構設計能力。
科技是親密的,生活才能更舒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造福”人民。 只有堅持以人為中心、以需求為導向、安全發展,加快智慧社群建設步伐,挖掘更多可複製的成功經驗,才能讓社群更加和諧有序,提供更加溫馨的服務,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整合資源,將智慧醫療融入社群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持續增長和城鎮化程序的加快,社群醫療衛生服務日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以社群老年人需求為導向,整合社群現有資源,結合智慧醫療、智慧養老等高科技手段,智慧社群建設為社群醫療健康服務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動力,也為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健康服務。
AI骨密度檢測軟體在“創新中國”節目中展示。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醫院腦病中心主任陸勇認為,社群醫療需要新技術的支撐,尤其是智慧醫療,能夠實現患者在家庭環境中的關注,幫助社群居民實施健康管理。 “例如,骨質疏鬆症篩查一直是骨科的重點。 以前,不可能要求健康人接受標準化和複雜的檢查,但通過智慧型醫療技術,可以使用影像學檢查來檢測可能的骨質減少,從而構建更豐富的資料集。 陸勇說。
為此,研究團隊參觀了AI骨密度檢測軟體研發團隊,了解人工智慧技術在社群健康服務中的創新。 在這裡,研究團隊看到,與傳統的骨密度儀器檢查不同,具有人工智慧“加持”的骨密度檢測系統不需要做額外的檢查、放療和操作,而是在現有CT的基礎上自動準確地計算出三維骨密度。
匯藝慧英創始人兼CEO柴向飛告訴調研團隊,近年來,很多大城市的社群衛生中心都配備了CT,再加上人工智慧骨密度檢測系統,可以幫助社群衛生院等基層機構更便捷地開展骨質疏鬆症篩查檢測任務, 快速、有效、低成本。除了在醫院使用外,裝置還可以部署在區域雲中,通過構建醫療聯盟模式,使廣大社群衛生中心的醫療裝置得到更好的利用和發揮。
合作共享:智慧社群未來充滿希望
科學無國界,創新無國界。 面對人們對幸福生活的迫切需求和智慧社群發展面臨的挑戰,中國與國際科技界不斷加強高水平科技合作,共同努力,為創新合作注入新動力。
呂冬認為,實時響應、資訊保安、管理統一、使用經濟是智慧社群發展面臨的挑戰。 為了更好地賦能智慧社群,英特爾建立了從雲端到邊緣再到端的整體技術解決方案,構建強大的計算平台。 “我們與垂直領域的硬體製造商、軟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整合商和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合作,建立智慧型社群解決方案並協同開發。 ”
呂冬表示,目前,AI技術的發展為科技公司構建智慧社群解決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來,養老、育兒、寵物飼養、社群文化生活等,將因科技而更加智慧型、便捷、暖心。
對於當前智慧社群面臨的發展困難和挑戰,馬紅認為,社群建設和治理的最終目標是通過棋局、網路化、融合來實現這一目標。 如何真正實現資料互聯互通、標準化水平和大資料真正協同,是兩個需要改進的方面。
智慧社群建設中仍存在許多資訊孤島,不同的運營實體運營不同的平台,沒有真正實現業務和資料協同。 馬紅表示,下一步,在智慧社群建設中,加強資料要素治理,完善資料要素政策法規,資料資產化是需要努力的目標。
>>>研究人員說<<<
在本期《創新中國》中,我們對幾個典型的智慧社群進行了深入研究,不僅體驗了新社群的效率和便利性,也深入探討了智慧社群背後的“黑科技”。 社群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單位,是城市數位化發展的關鍵部分。 通過研究,我們看到技術進步和數字治理的概念讓許多社群“聾啞人”。 高空彈丸監控、電梯安全監控、火災自動報警等成為眾多智慧社群的標配,為居民帶來全新體驗。 這次調研讓我們深深感受到,智慧社群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但在探索和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何規劃社群智慧型化轉型,如何連線多個系統,打通資料孤島,是智慧社群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科技用心,生活才能舒心。 未來,我們期待智慧社群的建設者能夠充分利用新一代資訊通訊技術,編織更大的數字網路,構建更加廣泛的智慧社群體系,使社群更加和諧有序,提供更加溫馨的服務,不斷增強居民的獲得感。 幸福和安全。
張文婷,人民日報網財經研究院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