鴉片戰爭是我國近代史的開端,雖然曲折曲折,但象徵著邁向現代化的一步。
在清朝的領導下,中國在這場戰爭中扮演了失敗者的角色: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甚至八國聯軍侵華,每一次都見證了民族危機的加劇。
與此相反,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再次侵華,1937年全面戰爭爆發時,中國雖然齊心協力抵禦外敵,但由於軍事實力懸殊,處於被動狀態。
一年後,萬家嶺戰役的勝利鼓舞了全軍士氣,當地日軍幾乎全軍覆沒,慘敗。 它被稱為抗日戰爭的三大勝利,與平星觀和太兒莊的偉大勝利並列。
那麼,日軍在萬家嶺的勝利中遭受了怎樣的打擊呢? 當時,日本侵略中國的計畫早已謀劃已久,1931年的“9·18”事件就是明證。
然而,由於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東北三省不僅淪陷,而且使日軍更加囂張。
1937年,日方先後發動了“七七事變”和“八·十三事變”,並提出了三個月內滅華的計畫。 日軍的囂張行為,完全是因為他們看到了中隊在前兩次事件中的表現。
猝不及防之下,上海保衛戰開始了。 在這場戰鬥中,我軍雖然英勇抵抗,但由於日軍海空支援的優勢,最終抵擋不住敵人的進攻,上海淪陷。
上海的淪陷對南京構成了直接威脅,由於戰略轉移的疏忽和南京國防的空虛,南京的防禦還沒有真正開始,人民決定將重要機關的人員轉移到重慶。
失去南京,使南京市成為人間煉獄。 戰爭初期的兩次失敗,嚴重打擊了中國人民的自信心,尤其是在日本提出三個月內滅納中國的計畫之後,許多人感到悲觀,感到國家處於危險境地。
當時,中國迫切需要一場勝利的戰爭來增強全國人民的信心。
在抗日戰爭即將取得勝利的前夕,鬥爭的白熱化達到了頂峰,許多愛國人士為抗日事業而奔波不停。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成在習發起“軍事訓誡”,成功拘捕蔣介石,號召他放棄內戰,共同抗外敵。
同時,他們還就救國八項主張發出了電報,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黨和黨的積極響應和支援。
在得知張學良和楊虎成想和平解決事件,不想傷害蔣介石後,南京**派宋子文和宋美玲到習談判。
在***等人的積極斡旋下,蔣介石同意接受包括停止內戰和聯合抗日在內的六個條件的和平解決方案。 最終,習事變於1936年12月25日和平解決,蔣介石被釋放回南京,國民黨和共產黨再次走上合作之路。
在此期間,蘇方對我國抗日勢力給予了支援和指導。 1938年上半年徐州會戰後,蘇方判斷日軍的下乙個目標是漢口,同時提醒中國採取防禦措施。
蘇聯警告日本可能會通過鄭州和這條鐵路線進攻漢口,利用其河內艦隊的力量採取陸路和水路兩線進攻戰略。 得知此事後,蘇聯派出專家重新部署該中隊。
他們特別強調了南潯鐵路的戰略重要性。 德安作為江西的主要交通路線,是起到連線作用的重點區域,成為中日爭奪的焦點。
作為武漢戰役的一部分,萬家嶺戰役展示了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的勇敢和決心。 1938年10月,面對日軍的進攻,我軍早有準備,並成功派薛岳為總司令,建立起對日軍的防線。
同樣,日方也派岡村仁治總司令指揮第十一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正面戰。 然而,這一戰的情況與之前不同,岡村忍治甚至對此感到驚訝。
這是中國抗日戰爭中難得的一次勝利,顯示了我軍的英勇和機智,令人欽佩。
他沒有意識到中國守軍已經做好了戰鬥的周密安排,所以他對僵局和長時間無法進攻的局面感到非常困惑,甚至很快失去了耐心,利用空中優勢對我軍陣地進行了詳細的偵察。
日軍很快發現我國兩條鐵路之間的守軍存在缺口,決定冒險,派第106師團強行插入這個缺口,大約有2萬人左右。
此外,他們還攜帶個人口糧,企圖對我軍後方進行偷襲,但這一招卻被薛岳看穿了,他試圖插入我軍兩支主力部隊之間,這無疑是非常危險的舉動。
薛岳立即向領導請示,在敵人滲透的同時,他集結了我軍十二個師團,嚴密包圍日軍。 等剛村寧姬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岡村忍治試圖讓部隊急轉彎北上,但再次被我軍切斷,在恐慌的狀態下,他只能求助於空中支援,但由於地形的限制,他還是無法擺脫困境。
五天後,被圍困的第106師損失了一半,剩下的部隊彈藥和食物已經用完了,只能依靠空投來補充,隨時都有被殲滅的危險。
在緊急情況下,華中總司令親自率軍救援並調動了大量預備隊,但無濟於事。 在包圍敵人的第七天,我軍發動了最後的攻勢,成功地給敵人造成了重大損失,導致日軍軍官損失慘重,師長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第二天,薛岳接到蔣介石要殲滅日軍的命令,於是立即組建敢死隊,準備突破日軍防線。
在一場持續了一天一夜的激戰中,日軍第106師團全軍覆沒,只剩下幾百名殘餘人員和松浦淳六郎逃走了。 這場戰爭的勝利,讓中國人民歡欣鼓舞,震驚了國際社會。
從後來的描述和檔案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日軍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慘重。
我們徹底殲滅了敵人,敵人的首領松浦才逃過一劫,戰場上的屍體堆積如山,敵人的鮮血在山川之間流淌。 日方也承認了這場戰鬥的結果,稱其為“萬家嶺災難”。
在萬家嶺戰役中,日軍第106師團的損失驚人,相當於日軍在從九江到德安的線上兩個多月的損失的兩倍多。 這是中隊在抗戰防禦階段唯一一次全殲整個日軍師團的戰鬥,也是國民黨與共產黨合作史上前所未有的勝利。
據日軍戰報,日軍第106師團在戰鬥中傷亡3300人,受傷4000人,因病住院9000人。
日軍所謂的“因病住院”似乎有些可疑,或許只是他們為了挽回面子,把死亡人數說成是住院**。 這種說法與日軍在中國的統計大致一致。
他們聲稱,廬山上的炮彈如雨點般落下,對日軍構成嚴重威脅,造成大量人員**。 甚至,他們還引用了我國歷史上的經典詩句《我不認識廬山的真面目》,把廬山視為中國的“度假勝地”。
儘管日軍精銳部隊在萬家嶺戰役中遭受了猛烈的炮火和中隊的頑強抵抗,但戰鬥仍在繼續。 報告指出,戰爭的前景並不樂觀,可能會影響家庭團聚。
但是,歷史證明,這份報告的**是正確的。 萬家嶺戰役是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對於處於戰略防禦階段的中隊來說,每一次勝利都給了我們勝利的希望,增強了我們的戰爭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