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如何打破同學聚會的防線? 近日,有網友表達了春節期間回老家參加同學聚會後的心理差距。 有人說他們在北京、上海和廣州,住在家鄉的同學人均有兩套房、兩輛車、兩個嬰兒。 一些從小城鎮被錄取的“尖子生”也感嘆“好好學習不是唯一的出路”,似乎覺得自己多年的努力“不值得”。
如今,一些同學聚會似乎已經改變了口味,不再是回憶同學友情的機會,而是變成了炫耀財富、吹噓、比較的舞台。 這種不良心態的人,在干擾別人情緒的同時,也容易被打擾:會看不起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會對那些過得好好的同學“羨慕嫉妒恨”。
不止一兩個朋友說,他們參加過的同學聚會沒有好印象,以後再也回不去了。 這與一些同學聚會的浮誇和無聊的內容直接相關。 有些人,不管是住在老家還是大城市,都會在同學聚會上盡量刷自己的存在感,表現得很活躍,其實就是在證明自己所謂的“成功”。 比較和炫耀多了,但同學之間真正的友誼卻少了。 同學聚會上的混亂確實“勸阻”了許多人。
幸福不是比較,成功從來都不是被定義的。 總比來好,明顯偏離了同學聚會的初衷。
大城市與小縣城的差異從來都是客觀存在的,這不僅體現在它們不同的經濟條件和發展程度上,而且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隨著城市化程序的推進,很難說在大城市和回老家哪個更好,只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選擇一種讓你感到舒適和接受現實的生活方式,同時不斷鼓勵自己前進是最明智的態度。
大城市放不下身體,小城市放不下靈魂“——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 在大城市打拼,雖然面臨更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但我也接受了生活中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留在家鄉的老同學們,雖然放棄了更大的世界和更刺激的機會,但能夠相對輕鬆地買房生孩子,得到了悠閒的生活體驗。 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意味著放棄其他的生活方式,放棄獲得,不僅要看自己生活的缺點,還要忽略自己已經獲得的東西。
除了個人生活觀念因素外,我們還應該注意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民生的進步,許多小縣、鄉、鄉、農村的基礎設施條件和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年輕人不能留在大城市,回到家鄉或選擇相對容易安家落戶的二三線城市也不是不可能。
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節奏都不一樣,那些“兜兜轉轉”,回老家的年輕人,絕不是失敗者。 他們外出的經歷給了他們更廣闊的視野,給了他們更多的鍛鍊,更強的意志和豐富的知識,這也有利於他們未來的成長。
*:中國青年報客戶。